Crescendo:鋼琴大賽真性情

因為真,因為純粹,很多紀錄片比劇情片好看。

《幕前幕後:范克萊本鋼琴大賽(Crescendo)》就是一部揪心又賞眼悅耳的紀錄片。

電影第一場就是年輕選手在幕後來回踱步,指揮上前問他:「你還好嗎?」

「我很緊張。」你似乎看見他在發抖。

然後,指揮抱了他一下:「我會幫助你。」

最後,他拿到了金牌。

電影提出的核心問題是:參加大賽前,你的心情如何?得到金牌後,你的世界有什麼不一樣?答案其實都一樣:不斷練習,不斷探究偉大的作品。運動如是,藝術如是,人生亦如是。

電影原名《Crescendo》,音樂術語,指的是「漸強音」,譯成《幕前幕後:范克萊本鋼琴大賽》,因為本片紀錄的是2022年舉辦的第十六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賽事前後,30位鋼琴演奏家的身心煎熬。

電影教會我的第一件事是:誰是范·克萊本?

Van Cliburn(1934-2013),美國知名鋼琴演奏家,人高手長的他曾於1958年前往莫斯科,拿下的第1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的鋼琴冠軍冠。成為冷戰時期,美國人的民族英雄。當年,莫斯科的評審眼中只有音樂,沒有國籍;他創辦的鋼琴大賽,在2022年賽會中,不但有交戰中的烏克蘭和俄羅斯鋼琴家同台競技,最後更拿下銀牌和銅牌。大賽堅持的藝術底線,想要傳遞的「藝術無國界」訊息清楚明白。

電影分享的音樂家故事更是動人。

有位鋼琴家說:鋼琴是透明的樂器,每個琴音都清楚訴說你的心情與努力,告訴大家「你是誰」。

雖然,其他樂器也有同樣功能,但是這份告白清楚標識著「人如其琴,琴如其人」的道理。

有位鋼琴家說:家境貧窮,只因為從小看電視聽到有人唱歌,就會情不自禁跟著鬼吼鬼叫,母親就送他去唐人街地下室去學琴,當時只能彈電子琴,後來爸爸從垃圾堆撿到一台別人棄置的直立鋼琴,讓他終於可以在家裡練琴。伴隨音樂而來的諸多喜悅,都說明了音樂鑽進人類靈魂的魅力所在。

這部電影紀錄了溫暖與殘酷。

音樂怎麼比賽?怎麼分高下?透過知名大賽的名氣與後續的經紀與行銷網絡,卻是年輕音樂家讓世界看見,也能持續演出,持續擁抱最愛的出口。這是現實的殘酷之一。

之二在於比賽就有勝負,就有悲喜。從初賽到決賽,有一半的頂尖高手得枯坐板凳,忍受聽不見自己名字的挫敗與失落。要多大顆心臟,才能練就這股得失一瞬間的抗壓性?要多大的愛,才會鞭策你不計勝敗,繼續練習再練習,追尋看不見終點的極致?

我喜歡其中一位選手的自白:「我已經全力彈出每一個音,剩下的是評審的決定。」盡人事,聽天命,心想事不成,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就是如此殘酷。

參賽鋼琴家一開始是獨奏競技,直到決賽才和樂團搭配合奏,擔任大賽評審團主席的著名指揮家Marin Alsop也兼任樂團指揮,一方面協助,一方面觀察,評審眼光就更深入精準。但她從沒忽略合作的都是年輕高手,送暖、搭台讓他們全力發揮,更是她的重要使命,看到每位演奏家在休止符前高舉完奏雙手,上前擁抱感謝的喜極而泣眼神,你明白,評審也可以是天使,而非閻羅。

電影讓我認識了南韓鋼琴家任奫燦(Yunchan Lim),也讓我聽見了布拉姆斯、克里斯西賓、李斯特、以及拉赫曼尼洛夫的天籟樂章,打開音響,再次走入古典音樂的世界中,應該也是這部電影送給影迷的感恩節禮物了。

series-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