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奇片:噪反城市

相見恨晚,有時候是人間憾事,有時候卻還是來得及說聲:「慶幸!」因為就算晚了些,畢竟得能相見就是有緣,亦有幸,也就不必嫌晚了。

 

2012初始第三天,遇見了瑞典導演歐拉、辛蒙生(Ola Simonsson)與約翰.史特傑恩.尼爾森(Johannes Stjärne Nilsson)執導的《噪反城市(Sound of Noise)》,既有著相見恨晚的懊惱,又有著三生有幸的喜悅。

 

《噪反城市》的原始創意源自於瑞典導演辛蒙生與尼爾森在2001的成名短片《One Apartment and Six Drummers》,藉公寓裡的各種日常用品創作出意想不到的音樂與節奏,但是隔了十年後,故事放大,短片變成了長片,背景則從公寓變成了城市,一位反體制反威權的鼓手創造了一首四個樂章的交響樂「Music For One City and Six Drummers」,就在女友Sanna發動下,邀集了頂尖鼓手,協力完成了反社會的一次音樂表演。

son002.jpg 

《噪反城市》的創意來自於如何表現聲音?《噪反城市》讓人動容的成就則在於提供了人間樂音與噪音的反思。

 

故事發想人約翰.史特傑恩.尼爾森提供了兩個非常古典的音樂元素做開場,其中之一是男主角的小名叫做「Amadeus」,其次則是每回的音樂表演時都少不了節拍器。眾所周知,Amadeus是莫札特的小名,但是Bengt Nilsson飾演的Amadeus卻不是音樂神童,即使出身音樂世家,卻彈不了琴,只想安靜過日子,差別在於他的弟弟成為知名的指揮家,他卻成了反恐怖份子的警探,而且這回他要偵辦的對象卻是每回犯案都會留下節拍器的「音樂」恐怖份子,他們雖然會用噪音來造反,但是離不開節拍器的犯案模式,卻也暗示著他們的叛逆,依舊踩著古典的基礎前進。凡此種種,都是有趣的古典變奏曲。

 

女星Sanna Persson所飾演的Sanna是被音樂系開除的學生,因為她發表的作品不再是古典學院所相信的古典音樂美學,而是著迷於現代人對聲音與生活現象的深層反思(她會在發表會上對著煙霧偵測器點火,啟動警報器與灑水裝置,在混亂中找尋現代音樂的可能表現面向,看似帶有濃濃的實驗精神,卻也直接提供了一個聲音美學的思辨:無所不在的噪音,有無合宜的表現空間?

 

反體制的Sanna執行的音樂處方就包括了在手術房用人體與儀器演出音樂(Doctor Doctor Give Me Gas (In My Ass));到銀行用數鈔機、廢紙機和蓋章戳印的敲打聲即興演出(Money 4U Honey);在音樂廳外用挖土機和電鑽等重型工程器具破壞海頓交響樂的音樂會演出(Fuck The Music (Kill! Kill!));以及把鼓手掛在電線上敲打電纜線(Electric Love The Wires),每一次的音樂演出其實都突顯了生活裡無所不在的雜音或者噪音世界(手術房的醫療器材、銀行裡的顧客號碼牌顯示器,總是擾人清夢與工作的重機器噪音,甚至還有浮盪在空中的線纜聲與電磁波),每一次的音樂表演其實就在重新檢視紅塵濁世的亂耳噪音,其實是那麼強烈地干擾著我們對聲音的感知。

son006.jpg 

更諷刺的是Amadeus在追緝音樂恐怖份子時,耳朵被蜂鳴器給震破耳膜,出了血來,他必需戴耳塞才能去聽弟弟指揮的海頓《驚愕交響曲》音樂會,偏偏《驚愕交響曲》雖然有優雅的主題,但是重複兩次八小節後,卻也會讓定音鼓來個驚天一擊,讓他受創的耳膜更加不堪(何只噪音傷人?優雅的古典樂亦會傷人?),簡單又饒富趣味的音樂設計,頓時就讓噪音、樂音及知音之間產生了發人深省的拉扯拔河(別忘了,son011.jpg《驚愕交響曲》的首演傳奇中,就包括了定音鼓一聲巨響,曾讓許多貴族名流誤以為出了大事,驚慌逃出演奏廳),《嗓反城市》借用了這樣一則音樂典故,融合成音樂恐怖份子的干擾效應,用海頓的人間遊戲來呼應電影的噪音論述,亦堪稱是神來之筆了。

 

豐富的城市聲音,對於觀賞《噪反城市》的觀眾而言既是刺激,亦是挑戰,因為導演在主角出沒的生活環境中找齊了各種城市聲音:從刺耳的警鈴聲到汽車行駛聲,無所不包,既困擾著主角,亦混亂了觀眾。做不了正規音樂家的Amadeus,卻是唯一懂得這六位音樂恐怖份子的知音,最後他不但親臨鼓掌,甚至還創作了一首集合電力、燈光及雜音的「光音」交響樂共襄盛舉,更讓噪音美學攀抵了匪夷所思的高度。

 

我用「奇片」來形容《噪反城市》,不但是因為編導懂得從人間噪音編織出充滿生命哲思的動人故事,更因為音樂家能夠身體力行,真的從人間雜音中創造出新式的生命交響樂,有理念,亦有執行力,《噪反城市》的聲音成就值得所有音樂愛好者仔細聆聽。

01月07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最新電影音樂:《金陵十三釵》

朋友送來張藝謀最新作品《金陵十三釵》的電影原聲帶,原本淡而視之,可是一看到陳其鋼的名字,我就迫不及待想要打開來聽了。

 

fow053.jpg理由之一:張藝謀的前一部作品《山楂樹之戀》有點可笑,但是音樂極其動人,同樣是陳其鋼的手筆。

理由之二:陳其鋼寫過《大紅燈籠高高掛》芭蕾舞劇和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主題曲《我和你》,用札實的古典音樂訓練,來寫流行音樂,韻味自是不同。

理由之三:《金陵十三釵》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當年譚盾的配樂寫得極其沈重,如今呢?我充滿好奇。

電影還來不及看,但是既然有了音樂,就先從音樂切入吧。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年度回顧:2011十大外語電影》

我的年度十大外語片排名是:

01.選戰風雲

02.博士熱愛的算式

03.借物少女

04.更好的世界

05.我愛故我在

06.猩球崛起

07.落日車神

08.玩命關頭5

09.魔球

  10.傷心潛水艇

 

且讓我分成三個單元來介紹:

第一部份:我最心儀的三部作品:

選戰風雲》的魅力在於突顯人性的醜陋,理念可以掛在嘴上當行銷,一旦遇上利益衝突時,你的選擇就更加突顯了人性的現實與無情

《博士熱愛的算式》的魅力在於清淡但有韻味,所有的生命哲理轉化成為數學來解析時,似乎都會有了新的體悟。

借物少女艾莉緹》的魅力在於透過比例尺的改變,看見了大呼小叫,大驚小怪的基本人性,透過「借物」概念進而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pmms037.jpg使用音樂:《選戰風雲》原聲帶

借物少女艾莉緹》原聲帶

第二部份:三部探索人間暴力的歐洲作品:

更好的世界》透過在非洲戰場行醫的父親,回家鄉面臨自己小孩受到同學霸凌,自己也遭人羞辱的諸多人生暴力情貌,讓暴力造成的世界悲劇有更多引人深思的迴旋空間。

《傷心潛水艇》透過一對兄弟在兒時照顧小弟,卻不幸往生的傷痛,進展到他們頹廢人生中,仍想為下一代盡點心,卻力有未逮的人間殘酷。

我愛故我在》一齣極盡物質與欲望之美的中年女人愛情故事,不對稱的愛情,要如何才能確定你的愛情是真?值得犧牲一切去追逐呢?

使用音樂:《更好的世界》原聲帶

我愛故我在》原聲帶

 

第三部份:幾部好萊塢作品:

首先是討論續集電影究竟該怎麼拍?

傳統是一集接一集,順著故事劇情走下去,

第二種則是回到源頭,詳加解釋人物爭鬥的源起

第三種拍法則是人物相彷,但是故事單獨成立,可以單獨觀賞

《哈利波特》屬於第一種

X戰警:第一戰》屬於第二種

《猩球崛起》屬於第二種的變形記。

《玩命關頭5》屬於第三種

另外再簡單介紹《魔球》

至於《落日車神》就且待來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