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30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最新電影:更好的世界(HævnenIn a Better World)》

 

丹麥女導演蘇珊娜.畢爾(Susanne Bier相信暴力可以逞一時之快,一吐胸口島氣,卻也相信暴力會帶來更多傷害。她在更好的世界》中不但關切了校園霸凌事件,也點出了粗魯莽夫的蠻橫霸行,甚至更批判了軍閥獨夫終究也是一介病人,也得靠醫生診治救命,但是人生更大的暴力是什麼?是戰爭?還是死亡?

 

人生都得面臨大大小小的暴力,有些習焉未察,有些渾然不覺,有些只能逆來順受,有些則讓人怒極反撲。問題不在於情緒,而是在於激情之後,猶需面對的善後結果。 

 

更好的世界》兩位主角是同為七月七日出生的丹麥中學生Elias(由Markus Rygaard飾演) Christian(由William Jøhnk Nielsen飾演)。EliasChristian的表演非常精彩,友情與義氣的自然顯現,悔恨與焦慮的澎湃於心,都讓人印像深刻。iabw002.jpg

另外值得參考的是編劇Anders Thomas Jensen的對照手法,他選用了兩組平行線來訴說人生的暴力現像,一組是孩子與父親面對暴力人生的血性與理性反應;一組則是丹麥和非洲兩地各以不同情貌上演的人生暴力情貌,人種有別,文明有別,暴力卻相似。

 

使用音樂:

希臘作曲家Mikis Theodorakis 指揮Dimitris Typaldos兒童合唱團演唱的Olympia

挪威歌手Kari Bremnes演唱的Fantastisk Allerede精選集

 

 

第二小時: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化城再來人》

 

今天繼續介紹【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影展─《化城再來人》】,主角是曾經在台北市武昌街明星咖啡屋的樓下走廊邊的書攤賣書的詩人周夢蝶,一位被喻為詩僧的詩人。

 

poetzho2.JPG要介紹周夢蝶的傳奇,不如先來讀有關他的詩作,本集節目中介紹的周夢蝶詩作至少包括了以下三首:

 

讓軟香輕紅嫁與春水

讓蝴蝶死吻夏日最後一瓣玫瑰,

讓秋菊之冷艷與清愁

酌滿詩人咄咄之空杯;

讓風雪歸我,孤寂歸我

如果我必須冥滅,或發光──

我寧願為聖壇一蕊燭花

或遙夜盈盈一閃星淚。

 

 

是誰在古老的虛無裏

撒下第一把情種?

從此,這本來是

只有「冥漠的絕對」的地殼

便給鵑鳥的紅淚爬滿了。

 

想起無數無數的羅蜜歐與茱麗葉

想起十字架上血淋淋的耶穌

想起給無常扭斷了的一切微笑……

 

我欲摶所有有情為一大渾沌

索曼陀羅花浩瀚的瞑默,向無始!

 

poetzho4.jpg

 

徘徊

 

一切都將成為灰燼,

而灰燼又孕育著一切──

櫻桃紅了,

芭蕉憂鬱著。

 

祂不容許你長遠的紅呢!

祂不容許你長遠的憂鬱呢!

「上帝呀,無名的精靈呀!

那麼容許我永遠不紅不好麼?」

 

然而櫻桃依然紅著,

芭蕉依然憂鬱著,

──第幾次呢?

 

我在紅與憂鬱之間徘徊著。

 

 

使用音樂:《大時代的避風港》

島嶼寫作》系列紀錄片的主題樂章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與愛別離》

loveleft00803.jpg

 

新導演林孝謙執導的《與愛別離》,描繪的是一則殘酷的愛情故事,一段一男兩女的三角關係,發展出一段意外戀情,讓三個人的一輩子都難逃巨大的哀傷。

 

《與愛別離》的故事框架並不新,首先是情緣,兩個女人是最好的朋友,只是不巧都愛上了同一個男人,而且亦都各自懷了他的孩子;其次是現實,元配是平常女工,第三者是老闆女兒,愛情與現實的拔河成了另一層誘惑。

 

人生面臨各式誘惑,也面臨選擇與決定。每個選擇,都會改寫人生路途,有時候一個決定,更會讓相關的關係人一輩子都活在苦惱與懺悔的深淵,

 

使用音樂:2008響韻嚴選》

 

更好的世界:暴力解剖

人生遇上暴力,該忍氣吞聲?還是以暴制暴?丹麥女導演蘇珊娜.畢爾(Susanne Bier)在《更好的世界(HævnenIn a Better World)》提出了耐人深思的問題,她相信暴力可以逞一時之快,卻也相信暴力會帶來更多傷害。沒有標準答案的答案,反而打造了一個更寬闊的天地,任人翔遊思索了。

 

更好的世界》兩位主角是同為七月七日出生的丹麥中學生Elias(由Markus Rygaard飾演) Christian(由William Jøhnk Nielsen飾演)。Elias的父親Anton(由Mikael Persbrandt飾演)在非洲行醫,照顧難民,母親(由曲娜.蒂虹/Trine Dyrholm飾演)則與父親失和分居,他自己則不時在校園受到身材高壯的同學霸凌,新近才因母親罹癌去世,從倫敦轉學回到丹麥的Christian看不過去,直接拿單車打氣筒和小刀就打倒了霸凌同學,從此免除了校園滋擾,驗証了「以暴制暴」確實是避免爭端的有效方法,EliasChristian也因此結為好友,不時出遊。

heaven522.jpg 

但是Elias的父親Anton卻因為在公園裡排除小男孩的爭執,意外遭到對方家長的耳光羞辱,追求和平,不相信暴力的Anton不願與對方一般計較,吞下所有委屈,但是EliasChristian卻忍不下這口氣,決定要用他們相信的有效方式制裁粗暴野人,愛打電動玩具的Christian參考了網路資訊和倉庫的煙火材料,研製成了土製炸彈,要來懲罰惡人。

 

編劇Anders Thomas Jensen選用了兩組平行線來訴說人生的暴力現像,一組是孩子與父親面對暴力人生的血性與理性反應;一組則是丹麥和非洲兩地各以不同情貌上演的人生暴力情貌,人種有別,文明有別,暴力卻相似。

 

劇情的矛盾焦點在於隻身前往非洲照顧戰難災民的Anton,銳利的焦點更如雙刃在他們的工作和家庭場域上考驗著他的信念與毅力。

heaven5011.jpg 

電影的第一個畫面就是Anton坐著敞蓬貨車駛進難民營,成群的非洲孩子跟在車後高喊著:「How Are You? How Are You?Anton則拋下一顆足球讓孩子們逐球戲耍,他無法改變非洲軍閥的殘殺暴行,只能默默行醫助人,只是一旦軍閥都登門求診,他該醫或不醫呢?他的病人質疑他普度眾生,不辨善惡的盲愛,他的醫療團隊亦不願伸手協助殺人惡魔,但是Anton的眼中只看見了瘸腿病人,全然不顧他的身份,該醫就要醫,他的做為基本上就是醫聖希波格拉底斯Hippocrates)誓詞的人間實踐:「無論到了什麼地方,也無論需診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是自由民是奴婢,對他們我一視同仁,為他們謀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

 

只是,醫生也是人,一但軍閥傷好了,能站起身來了,卻又出言不馴,羞辱一位亡故女性時,Anton也會暴怒,也會驅趕他的病人,任由憤怒的民眾把怒氣發洩在體力依舊孱弱的軍閥身上。一位希望在戰場中散布愛與和平的醫生,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暴力事件在眼前上演。

heaven505.jpg 

更不堪的是,他在丹麥家鄉面對惡人時的說理態度與不抵抗主義,因為惡人依舊囂張,依舊耀武揚威,他不與豎子計較的信念並不足以說服孩子,反而刺激了心有不平的孩子去製作土製炸彈,尋求自力救濟的暴力洩憤管道(編導此時亦很委婉地暗示了電動遊戲暗含的暴力殺伐元素,以及網路上隨手可得的暴力資訊)。人性是如此脆弱,神出鬼沒的魔鬼不時就會出面邀你共舞,不但困惑著Anton,也質問著觀眾:換成是你,會如何因應呢?

 

暴力是股怒氣,有時讓人出氣,有時則會累積鬱氣,更好的世界》完成的暴力解剖,面向相當多元,在在發人深省。例如,Christian是因為病魔以暴力奪走了母親,他只能在母親的葬禮上朗誦著以往是母親哄他入睡的安徒生童話「夜鶯」片段,心中怨怪著父親不曾盡力救助母親,母親亡逝的痛就鬱積成為地雷,一旦遇見有人恃強凌人,隨時就一觸即發。至於他偏愛走上工廠頂樓陽台邊緣,體會天堂和地獄只有一腳之隔的危險心靈,更充份解釋了少男對生命徬徨與失落情懷。

heaven510.jpg 

至於丹麥當家花旦曲娜.蒂虹則是從另外的人性角度來討論與情緒與暴力的流轉效應,面對兒子重傷,她把怒氣全出在同學身上,渾然不知自己的語言暴力會對幼小心靈造成多少傷害?事後得花多少力氣才能彌補(甚至可能來不及搶救)?暴力就是魔鬼的試驗,能過關者幾希?

 

更好的世界》耐人咀嚼的韻味就在於每一位角色面對暴力(或者使用暴力)的方式,各不相同,電影只能提醒,至於觀眾體會,真的只能各憑機緣與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