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師:諾貝爾新后

多數人沒讀過她的小說,愛看藝術電影的影迷對於改編自她的小說的《鋼琴教師》印像極深。

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產生了,得主是奧地利的女作家艾芙烈Elfriede Jelinek,台灣讀者對艾芙烈最深刻的印像,或許不是她的文學作品,而是曾經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及最佳女演員獎的電影〈鋼琴教師(La pianiste)〉。

《紐約時報書評》曾經形容她的《鋼琴教師》是「一本探討法西斯的書,不是政治上的法西斯,而是人際間的法西斯。」但是,她在書中卻撕開了一位鋼琴教師的和善外衣,她雖然整日沈浸在安靜典雅的古典音樂中,和人人嚮往的藝術繆思對話,但在她的音符底層裡卻氾濫著波濤涵洶湧的情欲,找不到生命出口,不論是到色情錄影帶店看A片和汽車電影院的偷窺行為都無法滿足她的情欲深淵,最後更發現自己連愛一個人都不知道該從何表達,原來她雖是藝術世界裡的巨人,卻是現實世界裡的侏儒,更是徹底的愛無能!

這種對比強烈的文學性格也反應在她的電影品味上,艾芙烈平常最愛看的就是鬼片。她認為電影銀幕就像是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畫布,明明有影像在上面跳躍,可是你卻什麼也捉不到,你的眼前好像有魂魄在閃動,卻無法與它對話,它所發生的各種情境,你可以清楚看到,卻絕對不希望真實生活中會遇見。這種只想看見,不想遇見的「鬼片」心理學,其實就是電影世界的奧妙精義。

艾芙烈認為電影世界總是強烈暗示人生的一切都是可以計數衡量的,所有的情緒和故事都在改變了真實人生的時間和空間感覺後,要硬壓縮進一個半小時之內完成,其實是很不可思議的粗暴行為。所以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最初要改編她的《鋼琴教師》時,她其實非常抗拒,無法想像漢內克如何在那麼緊迫的時間內捕捉生命的縱深和寬幅,她堅信電影是活動的影像,是流逝的時間藝術,不論文字或意像,什麼都捉不住,觀眾一旦陷進電影情境,你就成了藝術之囚,不能從中昇華。

1008.JPG

但是漢內克找來了艾芙烈最相信的女演員伊莎貝拉.雨蓓(Isabelle Huppert)擔任女主角(雨蓓曾在一九九一年擔綱演出艾芙烈的第一部電影劇本《馬林納(Malina)》,透過她極度嬌小的肉體,來詮釋小說主人翁那種極其複雜又龐大的欲望,看完電影之後,艾芙烈油生了一種自己被外力穿透的感覺,對電影藝術因而產生了更多的好感。

近年來,在影視作品中亮相也成為艾芙烈的興趣之一,先後參加了兩部紀錄片的演出,最有名的作品要數2002年的《外國人止步,席林恩錫容器(Foreigners out! Schlingensiefs Container)》。

《外國人止步》是奧國知識份子抗議極右派的自由黨領袖海德在大選獲勝所發想的藝術抗爭作品,他們在維也納市中心設立了一座藝術集中營,使用大量的攝影機捕捉觀光客的路人影像及好奇目光,極其有趣但又極其驚悚,以多媒體的街頭藝術手法,表達極右派政黨將來會像老大哥一樣監視和凌虐人民的隱憂。艾芙烈也在現場發聲,這個極其聳動的前衛抗議藝術,果然引發了強烈的政治風潮,上千的民眾在現場狂吼叫囂,演變成街頭暴力動亂。

今年,艾芙烈再度在紀錄片《我,席林(Ich Schlinge)》中露臉,該片以互動藝術的手法讓只要犯下恐怖罪行的人都有機會成為宗教聖徒,對歐洲社會風行的異教邪說現象提出嚴厲批判。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