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夢冒險王:愛很小

做導演勉強不來,除了要機緣,還要天份。班.史提勒(Ben Stiller)或許是位有票房保証的冷面笑匠,但是導戲功力還是嫌弱了些,以致於這麼有趣的《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拍得如此沈重緩慢,真是讓人扼腕。

首先,當然是宅男的可信度。電影中,他是Life雜誌的底片部主管Walter,就算一直單身,少了人生閱歷,如何能在媒體當起一級主管,而且他還不是一般少年宅男,他是鬢角已泛白的中年人,縱有懷春之思,縱然暗戀辦公室妹妹Cheryl(由Kristen Wiig飾演),但是人家才剛報到一個月,你就怦怦然癡心妄想,固然可以解釋成久旱枯井,終見甘霖的雀躍,但那種蠢動的心思,豈不是更像老道的獵人?

 smitty092.jpg

班.史提勒選擇用「發呆妄想」來調塑Walter的封閉性格,不管是跳樓救人或者破牆而入,逗笑有餘,卻因目的只在帶出他欠缺行為能力的怯懦,散發的訊息混亂,失去了加乘效果,尤其是他使盡渾身解數,要教會Cheryl兒子滑板秘訣時,卻也因為該看的人沒看見,一再製造無緣與惆悵的遺憾(雖然最後有冰島上的回馬槍,卻嫌狗尾續貂了)。

 

縱使斧鑿太過分明,班.史提勒至少還懂得用「錯焦」來表現「中年宅男」的焦慮。就在Walter填好交友網站資料,猶豫著要不要按下「傳送」鍵之際,整個人退居「後方」三思,此時只見人影模糊,因為攝影機的焦點全在「前線」的滑鼠上,「後方」忐忑難安的人影,雖然模糊不清,但是上下蠕動的模樣,卻遠比七情上臉的「清楚」模樣,更具說服力了,至少他敢這樣玩鏡頭,也玩得出個道理,還是值得稱許的。

 

其次,電影的第二個議題焦點是公司要被兼併了,改組裁員勢在必行,這是21世紀資本主義主會履見不鮮的場景,《白日夢冒險王》借用Life雜誌的往事(曾經從1936年到1972年,風光了卅六年,最後還是得從周刊變成月刊,再變成不定時的特刊,甚至只在網路上浮沈)來驗證紙媒文化的大江東去,但是Adam Scott 飾演的接收團隊經理人Ted,卻一直停滯在「傲慢、無知又粗魯」的傳統框架中, 沒錯,那種表演很有戲劇效果,卻也因負面能量太鮮明,人物徹底扁平,再無層次可言了。smitty005.jpg

 

白日夢的好處是可以天馬行空,不負責任,全片唯一可以大快人心的場景因此給了Walter,讓他有機會在白日夢中痛擊Ted,是的,這種阿Q式的精神勝利,除了搞笑,還是只有搞笑,根本無法說明最後這位不懂,也不屑Life文化傳統,只會跋扈叫囂的Ted何以最後會願意選擇那張封面?

 

第三,暗戀歸暗戀,逼使Walter走出辦公室,直奔新聞前線的關鍵人物,並非來自Cheryl,而是他交不出Ted要的那張編號25號的底片。Cheryl只是負責查證攝影師Sean O’Connell(由Sean Penn飾演)的下落,亦即飯碗與專業的壓力才是逼他走出辦公室,實踐Life雜誌那種To see the world, to see behind walls, draw closer,看見世界,透視高牆,更加貼近」的工作信念,當然,催動「上山下海」那些冒險的始燃點在於白日夢中的Cheryl彈著吉他演唱出Ground control」與「major Tom的對話(包括了太空人與地面控制中心對出航任務的期許,以及軌道出岔的無奈,最動人的一句則是:Tell my wife I love her very much, she knows.),可是胸懷千萬里的Walter,心頭可有任何對Cheryl的掛念?smitty096.jpg

 

班.史提勒最不凡的筆觸則是把紅塵懸念,全繫在不時會打手機給Walter的交友網站站主,每一通電話都讓Walter的交有履歷有了更誘人的生命冒險,偏偏,Cheryl卻早已關閉了網站連繫,那一切,畢竟又是Walter的另一場白日夢。Walter最終成就的還是自己,但也唯獨找到了自我,他與Cheryl的情緣才有了開展契機。是的,Walter談一場戀愛尚且談得如此辛苦,看得觀眾都累了,《白日夢冒險王》的「白日夢」終究大過了「冒險」,王不成王,愛不成愛,觀眾的失落與迷惘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