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很多人都愛選十大電影,我亦不例外,一方面是透過這種型式,來回顧過去這一年的觀影紀錄,另一方面則是整理自己的觀影感動與美學體認,每個人的成長經歷、觀影視野與品味美學各有不同,選出的片單就會有相當落差,例如美國時代雜誌選出《安娜卡列妮娜(Anna Karenina)》為年度佳片第四名,就讓我噗哧一笑。
至於法國「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ema)」和英國「衛報(Guardians)」同樣都把法國導演(Leos Carax的《花都魅影(Holy Motors)選為年度十大佳片之林(「電影筆記」甚至排為榜首),則讓我不禁駐足沈思,何以我欠缺同等程度的感動?至於俄國導演蘇古諾夫(Alexadre Sokourov)的《浮士德(Faust)》同樣獲得「電影筆記」的肯定,我則只能說:我也看到了蘇古諾夫的才情與力氣,但是就排不進我的十大片單,或許就是個人的偏見吧。
另外還有觀影時序的問題,有些電影,歐美市場早就演了,台灣還難得見,因此就不列入評比了,例如陳可辛的《武俠》在時代周刊排名第八,就讓我嘿然說:「去年我們早就肯定了《武俠》成績了。」當然,電影市場有這麼多作品,誰能全數看過?誰不是瞎子摸象?
我個人的2012年度十大外語劇情片片單如下:
01.《愛.慕(Amour)》
理由:人類社會已經難以閃避老人安養與安寧問題,在兩位精彩演員的詮釋下,除了社會現象解剖,另外也多添了動人的愛情溫度,導演的聲音和場面調度手法,有著讓人驚豔的細膩巧思,足為研究範本。
02.《分居風暴(Nader and Simin:A Separation)》
理由:再平常不過的家務題材,再嚴密不過的精準對話,再周延不過的劇情環扣,綿密小針繡出了人性的幽暗與無奈。
03.《凱文怎麼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理由:暴力的種籽究竟何時埋進人的基因呢?罪的清償,又要多久長的煎熬?在血腥暴力日益嚴重的今日,本片的主題論述讓人低迴,本片的藝術表現讓人心驚。
04.《空降危機(Skyfall)》
理由:歷經半世紀,原本已經老掉牙的續集電影,有著變不出新意的刻板英雄,卻在死亡之後得著重生的轉機。一部清洗傳統,重新來過的續集電影,勇氣和創意各自扮演著催化的力量。
05.《花神咖啡館(Café de Flore)》
理由:精巧的剪接,縱情揮灑的才情,帶領觀眾從迷宫般的人生情困中理出人生情愛的私欲本質;又從演員的精彩詮釋下,享受豐潤的戲劇果實。
06.《新手人生(Beginners)》
理由:同樣是愛情主題的電影,透過父子的迷航平行線,揭示了愛情的動人力量,對寂寞的書寫,更是一絕。
07.《騎單車的男孩(The Kid with a Bike / Le gamin au vélo)》
理由:不負責任的父親,渴望親情的兒子,失序的人倫關係,導演透過一輛單車與一位男孩,就清楚替當前社會的紊亂病灶把出了脈象。
08.《人間師格(Detachment)》
理由:混亂的校園,疲累的教師,以寫實語態素描了斷裂的師生關係,帶出了動人的社會關懷。
09.《超能失控(Chronicle)》
理由:多數的科幻電影都只在舊議題上,重炒冷飯,唯獨本片另外結合青春的探索,搭配絕對的能力與絕對失控的哲學理念,另有回甘空間。
10.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理由:在體例上重現小說神髓,在科技上另闢視覺新界,今年最成功的小說改編電影。
未能擠進十大的遺珠: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s Rises)》
理由:既生瑜,何生亮,有了《空降危機》,我就不選《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了。
《雙面誘惑(Die Unsichtbare/Cracks in the Shell》
理由:同樣是既生瑜,何生亮,有了《黑天鵝》在前,就只好割愛了。
《昭和感官物語(Tatsumi)》
理由:其實是今年唯一讓我動容的動畫片,只可惜有些橋段走火了些。
《親愛的別哭(La guerre est déclarée)》
理由:同樣是人間摯愛的生死議題,演員的功力略遜一籌。
《皇家風流史(En kongelig affære /A Royal Affair)》
理由:極其冷酷自抑的歷史電影,揭開了一頁世人陌生的歷史,可惜皇家悲劇的岐異性不大。
《法外見真情(Les neiges du Kilimandjaro)》
理由:不景氣年代認真探討失業問題的電影。
《繼承人生(The Descendants)》
理由:相較於《愛慕》癡與真,本片確實略遜一籌,但在喜感中滲透的人生嘲諷,亦頗可觀。
《大藝術家(The Artist)》
理由:重現電影史的力作,但是光看狗明星的表演,《新手人生》就勝過太多了。
《諜影行動(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理由:要做間諜的前提就是不能相信任何一個人,而且要在細微動作中揣摩真相,以低調的電影風格詮釋低調的人生,看不見的風暴卻有讓人心驚的力量。
01.《多桑的待辦事項》
理由:真實人生的最後素描,一位真實個體的最後行蹤,讓電影亦活了。
02.《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Journal de France)》
理由:片如其人,獨特的美學視野與生命態度,讓生命回顧多了幾分詩意。
03.《艾未未‧草泥馬(Ai Weiwei: Never Sorry)》
理由:認識一位藝術家的最佳方式,就是看他如何與世界對話,特別是看他如何挑戰獨裁政權。
04.《碧娜鮑許(Pina Bausch)》
理由:認識一位藝術家的次佳方式,就是讓作品重生,而且新詮其作品。
來不及看到的電影:沒有理由,就是來不及看到,沒有能力討論。
《安那托利亞故事(Once Upon a Time in Anatolia)》
《性愛成癮的男人(Shame)》
《謊言的烙印(Jagten (The Hunt)》:
《南方野獸公園(Beasts of the Southern Wild)》:
《00:30凌晨密令(Zero Dark Thi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