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聆周藍萍:匆匆六年

我從未見過周藍萍先生,可是我卻是聽他的歌長大的,和我一樣的人太多了,可是我僥倖地曾經幫周先生辦過一次小小的影展。

 

今天上班,同事興奮地通報我:「有人問候你。」誰啊?「周揚明。」啊,匆匆六年一別,還真的音訊就此斷了。

 

同事是到台大總圖書館去採訪《寶島回想曲──周藍萍與四海唱片贈藏展》活動,一開始有點悶,因為他並不知道誰是周藍萍,更不知道何以台大要替這位「陌生人」辦展覽,但是到了現場,聽見「綠島小夜曲」的樂音在空間迴盪,他卻有了共鳴,是的,他會唱「綠島小夜曲」,但是他並不知道周藍萍就是「綠島小夜曲」的作曲家。經由這次的採訪,我相信,她的歷史斷層就又少了一塊缺憾,或許這亦是替一位曾經風雲一時的人物辦個展覽,能夠完成的薪火相傳使命。

 

現在的年輕人,有誰知道周藍萍是誰?誰又會知道周揚明就是周藍萍的女兒?我是知道的。

 

年輕導演侯季然,相信亦是知道的。

 

去年的台灣短片集《10+10》中,侯季然執導的《小夜曲》試圖重現了1954年台北市新公園裡,「綠島小夜曲」頭一回在錄音室裡,由18歲的年輕歌手紀露霞對著中國廣播公司的麥克風,以現場播音的方式,悄悄向台灣民眾唱出了這首曲子,而且侯季然還找來了高齡75歲的紀露霞,接續著自己的年輕身影,在重搭的錄音室裡再度唱起這一首所有台灣人都熟悉不過的歌曲了。

0510.JPG 

《小夜曲》裡有歌手,有樂師,有錄音師,還有公園裡的聽眾,只可惜,侯季然只透過播音員的聲音,點出了周藍萍作曲的簡介,我無從確知,眼前這位穿著背心就指揮樂團和歌手現場演唱的男子,是否就是周藍萍?但是他透過「綠島小夜曲」完成的時空連結,已然是2011年最深情的歷史回眸。

1954年的電台廣播何等精彩?現場有樂團,還有指揮,歌手必需精準地唱出每個音符,還要字字句句皆有感情,在那個只能現場直播的年代裡,一切都得真槍實彈,做不得假,對照今日廣播製播的輕便隨興,還真是時光再難回頭,卻讓人好生豔羨的美好舊時光了。

 

後來,李翰祥主導的國聯公司亦曾在《狀元及第》的預告片中,第一個畫面就是周藍萍指揮樂團和合唱團,替《狀元及第》配樂的工作畫面,樂音浮動,人聲唱起「一封急信到京城,禮部尚書心震驚,信寫夫人生重病,未說女兒受欺凌,早回三日能相見,晚回三日見不成,披月戴月,馬不停蹄,馬不停蹄、馬不停啼趕回程電影畫面才緊接而來…

那個年代的電影預告片即敢如此前衛大膽地讓幕後工作者亮相,用周藍萍傲人的音樂成績來吸引觀眾(那是當時最流行的黃梅調音樂),李翰祥那個年代的電影工作者還真是既風騷又瘋狂的電影癡人啊。

 

周藍萍替《梁山伯與祝英台》或者《大醉俠》打造的電影歌曲,對於少不更事的我都是難忘的瞎唱樂趣,一知半解地享受著戲中有歌,歌中有戲的美麗時光。真正開始去探索周藍萍的音樂才情,其實是年過百半,重看了李行導演的1963年作品《街頭巷尾》才逐漸明白的。

《街頭巷尾》中,由李冠章飾演的石三泰,明顯是來自中國的新移民,無以為生,只能拾荒度日,他才初亮相,周藍萍就配上了「綠島小夜曲」,但是新移民立足台灣的最佳音樂見証,就算他只能拾荒,走過街頭,卻也有無盡的江山深情,就在李冠章才剛於台北新公園前的公園號喝了杯酸梅湯之後,電影配樂則從「綠島小夜曲」換成了「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那是一首帶有反共色彩的思鄉歌曲,但是沒用唱的,純粹只是音樂,聽懂的人,就能明白這一首思鄉歌曲,如何委婉道盡了這位外省新移民的出身與背景,他的心頭或許還思念著遠方的人影,但是椰子樹的蒼影與明媚的月光,卻已都準確呼喚著台灣的地理座標,這位外省人即將要在台北的大雜院裡與一群外省與本省人同甘共苦過日子,透過「綠島小夜曲」與「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周藍萍已經以音樂完成了《街頭巷尾》的劇情精華報告,那是多敏銳的心靈?多精湛的技藝?才能如此不露痕跡完成電影配樂的功能?

 

周藍萍創作的流行歌曲中,還有兩首舊曲,讓我戀戀難忘,不時仍會在嘴邊輕唱,其一是,當年由劉碩夫先生所填的主要歌詞如下:

我愛唱的一支歌,是你的詩,寫的是我
我愛唱的一支歌,是我的話,對你訴說
只有在你的詩意裡,才使我領略到人間的溫暖
只有在我的歌聲中,才使你不覺得塵世的寂寞

其二是根據余光中詩作譜寫的「昨夜你對我一笑」,主要歌詞如下:

昨夜你對我一笑,到如今餘音裊裊
我變作一葉小舟,也隨著音波飄搖
昨夜你對我一笑,酒渦裏掀起情潮
我變作一片落花,也隨著漩渦打繞

今天的思緒與文字全因周藍萍先生而起,《寶島回想曲──周藍萍與四海唱片贈藏展》一直會在台大圖書館展展出到三月月十五日,有興趣的朋友,何妨先點選本文的音樂連結,再去現場觀看那一頁被很多人遺忘的昨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