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票選片單去按圖索驥,其實是很有趣的觀影人生。
觀眾票選結果一定和影評專家的選擇有所出入,但是亦會有所見略同之處,比對參照兩份名單也可以得著「口味異同」的咀嚼趣味。
我在2011年的12月18日整理了一份美國紐約林肯中心的影評片單:
「2011回顧(C):林肯中心」,做為自己在DVD租售店裡尋片撈寶的參考依據,最近則又看到了林肯中心完成了觀眾票選的2011年前廿大電影的片單,雖然出入不大,但是其間的異動變化,還是有值得細細品味之處。
這前二十部作品的排名順序如下:
1 《永生樹(The Tree of Life)》
2 《驚悚末日(Melancholia)》
3 《落日車神(Drive)》
4 《雨果的冒險(Hugo)》
5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6 《大藝術家(The Artist)》
7 《愛情對白(Certified Copy)》
8 《繼承人生(The Descendants)》
9 《米克的近路(Meek’s Cutoff)》
10 《分居風暴(A Separation)》
11 《危險療程(A Dangerous Method)》
12 《諜影行動(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13 《性愛成癮的男人(Shame)》
14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
15 《尋求庇護(Take Shelter)
16 《魔球(MONEYBALL)》
17 《溫心港灣(Le Havre)》
18 《迷懵夢寐(Martha Marcy May Marlene)
19 《魔球(Moneyball)》
20 《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但是光看排名,趣味少了一半,只有拿來與影評名單細比較才得著趣味。
這兩份名單至少告訴了我們兩件事:
01.美國人真的很愛《永生樹》,可以從戰爭傷害的註解,來體會美國人連年海外征戰的心情,亦可以從浮世光景的心情抒懷。
02.民眾比影評人更愛《大藝術家》與《落日車神》,卻沒有那麼喜歡《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和《里斯本的秘密》。我則是相信若非《大藝術家》真的讓當代影迷找回看默片的趣味(這亦是該片最重要的行銷策略),未必能在奧斯卡盛會中獲勝,至於備受奧斯卡冷落的《落日車神》,其實採用了極其冷酷低調的藝術風格,看似知音有限,卻能從影評的第22名躍居第3名,亦說明了參與投票的觀眾很能接受風格的挑戰,他們的回應,應是創作者最窩心的回饋了。
我個人並不完全認定兩份片單,對我的意義則在於我知道接下來還要去戲院觀看即上映的《危險療程》、《諜影行動》、《性愛成癮的男人》和《溫心港灣》四片(那是名單的選片指南功能),至於蒐尋 《米克的近路(Meek’s Cutoff)》、《尋求庇護》和《迷懵夢寐》的蹤影,則是每一回站到租售店的陳列架前,東摸西翻的另一種樂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