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電影翻譯多數出自飽學之土的手筆,俄國作家納布可夫的小說《羅麗泰》中有老夫慕少艾的老牛吃嫩草之實,所以中文譯名成了《一樹棃花壓海棠》,形意都很貼切,維妙維肖地傳達出電影意境。
海明威的小說「旭日依舊東昇(The Sun Also Rises)」拍成電影,就成為《妾似朝陽又照君》;至於《Waterloo Bridge》成了《魂斷藍橋》的典故,更是「橘逾淮為枳」的最佳範例,我在十月二十三日的文章中就已經做了說明,讀者只要翻察「太平廣記」,就知道唐朝詩人斐航在藍橋驛遇見了仙女雲英的神仙姻緣傳奇,就能明白何以滑鐵盧橋到了中國就成為藍橋。
今天則是要從《Gone With the Wind》這本小說談起。
當年的譯手把書翻成了「飄」,拍成電影時,片名卻成了《亂世佳人》,美國南北戰爭算是亂世,女主角郝思嘉也算是能屈能伸的佳人,到底「飄」的譯名比較雅?還是《亂世佳人》比較有想像空間?其實見仁見智,難有定論。
比較精彩的其實是郝思嘉的譯名,原文中,郝.思嘉叫做Scarlet O’hara ,Scarlet譯作「思嘉」, O’hara譯做「郝」,都是既達又雅的妙譯,六十六年來不敢有人逾越,大家都謹守分際,女主角費雯.麗等同於郝.思嘉,已成共識。
然而,《亂世佳人》的精裝版DVD才剛在台灣上市發行,郝思嘉卻悄悄地借屍還魂了,而且還是棲身在日本動畫電影《蒸氣男孩》中。
《蒸氣男孩》是日本動畫大師大友克洋的最新作品,喜歡《光明戰士阿基拉》的動畫迷一聽說大友克洋有新作上市,幾乎都懷抱著朝聖的心情去看片,面對著以「蒸氣機」發明年代為背景,描寫科學家的發明被野心勃勃的大企業利用,成為軍事武器大觀的發明競賽傳奇故事,場面壯觀,新武器不少,但是明明是祖孫三代狂愛科學的題材,卻不時有《星際大戰》和《綠巨人浩克》的影子,都是科學發明無罪,唯獨企業財團邪惡,這不也是《異形》以降的科幻電影經常使用的公式和手法嗎?
《蒸氣男孩》最大的問題不是二D和三D動畫的轉換效果好不好,而是祖孫三代熱情和親情矛盾完全欠缺說服力,壞人不壞,就是方法不對,使得戲劇衝突無從表現,至於爺爺信賴的蒸汽機發明人史蒂文生的角色也前後搖擺,性格矛盾,如果他是悲天憫人的偉大發明家,後來接連推出的各式新武器卻坐實了他也不過 個窮兵黷武的劊子手,英雄不再是英雄,卻也不是壞人,可憐的觀眾到底要怎麼看這部動畫電影的故事線呢?
除此之外,《蒸氣男孩》中的大友克洋顯然對《亂世佳人》沒有好感,代表美國財團惡勢力的奧哈拉家族,有位千金,名字就叫做Scarlet O’hara,這個名字譯成中文就叫做郝思嘉,《亂世佳人》的南方豪門郝氏家族竟然成了邔惡勢力的代表,而且小說和電影的年代又那麼湊巧都是一八五0年代,南北戰爭前夕,如果郝氏家族有那麼多科學利器,他們就不會輸掉南北戰爭了,這是電影中的歷史荒謬,讓人看了有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無力感。
而且這位郝思嘉也像極了《亂》中的郝思嘉,既是富家豪門女,平常嬌滴滴呼來喊去,而且看起來毫無心機,卻是有錢一定賺,極盡勢力本色,但是又不忘緊纏著我們表男主角,扮演著純情少女,這樣的矛盾,不能讓並無情愛想法的「蒸氣男孩」變成白瑞德,只是滿心俠義地英雄救美,又讓整部電影完全欠缺感人的戲劇力量,看完一部完全使不上力的《蒸氣男孩》,你是不是和我一樣,長長一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