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英皇喬治六世菸癮極重,後來因肺癌辭世,大衛.塞德勒(David Seidler)利用這則史實,轉換成《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中的君臣抗爭的對話焦點,極具巧思。
堂堂王子卻有口吃障礙,確實讓人苦惱,艾伯特王子因為在體育館開幕啟用的壓軸致詞都會突槌,自信心和自尊都備受打擊,因而由王妃伊莉莎白(海倫娜.波罕.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飾演)出面尋訪名醫,找上了傑弗瑞.洛許(Geoffrey Rush)飾演的萊諾.羅格(Lionel Logue)。
諱疾忌醫,其實是艾伯特王子最基本,也最微妙的心情,不公開尋訪名醫,只是微服私訪,就已經道盡不願張揚,卻又不能不面對宿疾的兩難心思,柯林.佛斯(Colin Firth)飾演的艾伯特王子要顧全王室和個人尊嚴,身段就無法柔軟,來到萊諾的簡陋診所,看著那一面斑駁,沒有刷漆或者掛畫的破牆時,更有著王子蒙塵的受屈心理。
紳士總是表面矜持,心理卻有萬千波瀾,大衛.塞德勒的劇本此時就先來玩了一場「平等」遊戲,萊諾先是和王子平起平坐,繼而問他該如何稱呼?王子就是王子,偏偏萊諾要以王子的Bertie小名相稱,「這樣才平等!」王子怎麼肯和平民玩平等的遊戲?而且如果真是人人平等,王子又何必在意自己是否口吃?何必降尊紓貴來求診?不就是因為王室尊貴,不宜有口吃殘障,才不得不來求診,何況萊諾還堅持不外診,即使貴為王子也得到診療室來就醫。內心千迴百轉說不出有多憤怒,卻不好發作的王子於是從口袋裡拿出菸要抽,不料,Lionel當場制止他抽菸,開始了一場「君不君,臣不臣」的唇槍舌箭。
Lionel不准王子抽菸的理由是菸氣入肺會害死王子(這就是善用史實的最佳註解),艾伯特則回應說是御醫認為抽菸能夠紓緩喉嚨,「他們都是白癡!」萊諾毫不客氣地罵起御醫,王子則辯稱:「他們可都是策封的爵士啊!」「那就策封他們做笨蛋啊!」萊諾振振有辭的基本態度在於他堅持:「My Castle, My Rules/我的地盤,照我的規矩。」不善言辭的王子有口難辯,只能勉力配合。
《王者之聲》的這一場醫病矛盾其實都是在測試王子的自卑指數,滿腹委屈,卻找不到宣洩出口的王子,一路受制於萊諾,一直到萊諾追問他何時出現口吃毛病時,焦燥的王子才找到反制點,反詰他是來看病,不是討論私事的,但是不談病史,如何斷根?萊諾鍥而不捨地追問下去,惱羞成怒的王子頓時大聲反駁了起來,是的,盛怒下的王子突然變得不那麼結巴了,萊諾似乎也就找到了可以對症下藥的竅門了。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在西敏寺登基前,萊諾一定要坐上英皇龍椅,冒著大不敬的褻瀆罪名,也要激發王子的激情,讓脾氣暴燥的國王意外地聽見自己在盛怒下也能那麼俐落地脫口罵人。
至於王子那一場戴起耳機,聽著莫札特音樂唸起「哈姆雷特」獨白的錄音治療過程,其實是故意跳tone的非寫實安排,導演要觀眾只聽見音樂,有如聽不見自己聲音的王子,才能有後來聽見唱片後的訝異與服氣。
《王者之聲》不同於《窈宨淑女(My Fair Lady)》之處在於不相信特效藥,也不訴諸奇蹟。萊諾不是藥到病除的神醫,四五歲就開始口吃的王子亦不是在醫生輔導下,就可以讓舌頭與牙齒可以隨心運轉的神蹟見証者,他的進展其實是舉步維艱,從登基、彩排到宣戰演講,每一回的開口都讓人提心吊膽,也正因為慢如蝸牛,所以才能凝聚焦慮,才帶出了戲劇的懸疑與期待。
《王者之聲》的顯性主軸是一位口吃帝王,克出宿疾的勝利出擊;隱形主軸其實是想洗盡英國皇室的神話光輝。所以,國王亦有殘疾,亦有性格弱點,萊諾的「平等」要求,萊諾威武不能屈的專業堅持,讓他們得能從君臣變朋友,從對峙到輔佐,合則兩利的友情世界,就在他們可以不必行禮,以相等高度相視對坐的問診時刻得著了最有力的影像宣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