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0:華語片音樂

我雖然比較偏好原創音樂(這也是我的排名順序把選用現成音樂的作品,排得稍微殿後的原因),但也從不諱言,懂得運用現成音樂或歌曲,亦能傳達出強而有力的戲劇感情,例如《父後七日》能夠小兵立大功,除了台灣喪葬文化的誇張趣味之外,音樂扮演的煽情功能,居功厥偉,其中Harry Belafonte演唱的「Hava Nageela」一曲頗有點題趣味,至於用「To Sir With Love」和「Galaxia – ANA D」來妝點牽繫父女感情,處理得亦頗為細緻,雖然都不是原創音樂,但是用得恰到好處,當然值得一書(伍迪.艾倫的音樂選材亦都偏好現成音樂的再利用)。

 

同樣地,《乘著光影旅行》用是光了烏仁娜演唱的《在路上》一曲,光是馬頭琴與喉音的交響共鳴,就已經把攝影師李屏賓往返世界角落和電影創作人生的各種旅行滋味表現得淋漓盡致了;再搭配林生祥的「瓦窯坑」與羅思容的「孤毛頭」中的口琴樂音,生命的飄泊與滄桑韻味,也格外讓人動容了(類似這種活用現成音樂的作品其實還包括了《初戀紅豆冰》中使用的「午夜香吻」和「純文藝時代」;《愛你一萬年》的重唱「愛你一萬年」、《三槍拍案驚奇》的華格納歌劇「女武神的飛行」,只是很可惜未能擠進前十名)。

 

台灣作曲家今年的表現相當突出,新生代作曲家徐文雖然被金馬獎給忽略了,但是他替《第四張畫》和《一頁台北》打造的音樂卻極有韻味,值得一聽再聽;理應獲得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的《當愛來的時候》則是最大的遺珠了,《當愛來的時候》在聲音上的傑出成就,我已寫過專文剖析,不另多述,作曲家吳睿然交出的成績單,層次繁複多元,既動聽又有深度與徐文的《第四張畫》和陳珊妮的《艋舺》堪稱今年三雄。

 

陳珊妮在《艋舺》中的音樂鋪排,參考了不少Nino Rota創作《教父》音樂的布局與形式,史詩與浪漫,舞曲與主題的搭配都捉準了少年的浪漫情懷,觀影時頗有煽情功效,單獨聆賞時亦耐人咀嚼。

 

一曲動人,則是我對《台北星期天》、《第36個故事》和《被遺忘的時光》的綜合印像,雷光夏作曲填詞『第36個故事」中的一句「給我,想要的生活」,『她的改變』中的一句 她微笑關了窗,城市燈熄滅…」,都帶來無窮盡的想像之美;《被遺忘的時光》中的主題曲「素描」,信手拈來皆是佳句:「一部一部 動人電影 一首一首 流行歌曲 一句一句 甜言蜜語 一段一段 刻骨銘心 都會過去 慢慢忘記」多準確呼應著失智老人的電影主題?!至於《台北星期天》中的幾首歌曲則有著精彩的混血性格,外勞與台北生活的混合情貌就在電影歌曲的引領下,完成最精彩的對位效應。

 

進榜的《葉問2》和《一頁台北》則是以配樂效果見長,川井憲次的作品風格適合動作電影,《葉問2》的節奏與曲風,很能帶動電影人物的爭鬥張力,徐文的《一頁台北》則是另外以兼具了東洋與西洋曲風的混合體,替台北的旖旎嫵媚多添了誘惑餘韻。至於也花了不少力氣去製作音樂的《花木蘭》、《歲月神偷》和《安非他命》,我只能說確實也曾完成了一些動人的旋律,可惜電影平平,音樂能加的分數不多,殊為可惜了。

 

以下就是我個人鍾愛的2010十大華語電影音樂:

 

01《當愛來的時候》作曲家:吳睿然

02《第四張畫》作曲家:徐文

03《艋舺》 作曲家:陳珊妮

04《台北星期天》作曲家:蔡曜任

05《第第36個故事》作曲家:雷光夏、侯志堅     

06《葉問2》作曲家:川井憲次

07《一頁台北》作曲家:徐文

08《被遺忘的時光》作曲家:鍾,黃韻玲       

09《乘著光影旅行》   

10《父後七日》   

 

未能進榜的則有:

《花木蘭》

《初戀紅豆冰》

《歲月神偷》

《愛你一萬年》

《安非他命》

《三槍拍案驚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