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入者,一直是戲劇世界最神奇的力量,平淡的人生會因為意外的闖入者起了巨大變化;緊繃的人生,亦會因為闖入者起了旋乾轉坤的逆轉結果。愛情電影如此,科幻電影亦然。
陳國富導演在《風聲》中就巧妙運用了闖入者,帶動了奇襲逆轉的結果,創造了讓人引頸期待的勾引效應。
首先是開場戲中,汪精衛政權中的機要大員正試圖說服國民黨大老重出江湖,壯大聲勢,那是一個私密的飲宴場合,四周都是汪政府的警備人員,理應戒備得滴水不漏,然而就在廚房從昇降梯上菜,交由女服務生端菜上桌之際,突然有人擲石擊破了窗子。
「誰?」原本就高度警戒的現場護衛立刻轉身迎接意外,那顆破窗的石子是「闖入者」嗎?沒有,現場一片寂靜,沒有任何後續的攻堅行動,就在大家才要鬆缷喘氣之際,臥底的間諜就在此時展開了獵殺行動。
「闖入者」確實是石頭,但那只是誘敵幌子,目的只在讓警衛轉移注意力,才會有破綻可乘,「闖入者」似乎當時並未發揮應有的效果,卻創造了更震撼的震盪效應,一緊一鬆再一緊,陳國富的節奏控制,讓《風聲》的開場戲頓時收伏了觀眾的心,興致勃勃地等待著這位魔法師來訴說一則鬥智又鬥力的諜報故事。
第二回的「闖入者」是神秘的針灸師傅。面對酷刑,原本都還打死不招的特務在針灸師傅的神針伺候下,幾乎無人能不吐實。他第一次出場時,文質彬彬,謙恭有禮,完全看不出針法可怖,陳國富只用遺體上的殘針,卻已交代出神針威力,那其實只是一個心裡鋪陳,威力卻已足夠,等到他第二次出場時,觀眾都會打心眼裡喊出一聲:「慘了!」鐵打的漢子肯定也難逃一劫了……電影創作者其實和觀眾一直在玩著一種默契遊戲,創作者定下規矩文法,觀眾也能心領神會,順著規矩邏輯承受所有的後續發展。
第三回的「闖入者」工程則是交給了剿匪大隊長吳志國(由張涵宇飾演),一位已經被日軍特務扣留,隨時都有生命危機的嫌疑犯,何以甘冒大不諱闖進另一位嫌疑犯顧曉夢(由周迅飾演)的房間裡?他的行動是不是等同於暴露身份?加添特務猜疑,直接把問號焦點都鎖定在這兩位有異常聯絡接觸的嫌疑人身上?以前大小聲都聽得一清二楚,不曾疏漏的監聽器材,何以就是會在此時出現雜訊,什麼都聽不清楚了?還是那只是「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苦肉計?
以前毫無淵源的一對男女,突然在生死關頭有了私會接觸,本身就是個疑問破綻,特務頭子王田香(王志文飾)以最快速度趕到了顧的房間,看到的卻是推門而出,嘴角滲血的吳志國,以及衣襟被撕裂的顧曉夢,撞入眼簾的偷腥未遂,真的就讓人相信那是色欲薰心的爆發?雖然,電影並未就王田香與顧曉夢之間的私密關係多所著墨,但是光就顧曉夢的一句:「他該死!」不更坐實了王田香採取霹靂手段,拿吳志國開刀的理由嗎?
每一次的「闖入者」行動,都隱著危機訊號,但是這一回的「闖入」行動,勾動了行動扳機,也挑動了觀眾的問號神經,卻沒有提供讓人滿意的解答(謎底其實是安排在多年之後,透過當事人的敘述追懷,才發揮了解謎效果),高高舉起,卻輕輕放下的結果,則是讓在旁窺伺,等待解謎的觀眾徒增不解與納悶。
邀請觀眾,是驚悚懸疑動作電影必要的過程,《風聲》中的前兩位闖入者都成功扮演了邀舞角色,觀眾也能優遊其中,享受威力強大的驚悚刺激;第三位闖入者其實才是真正的「突破」關鍵,太早揭示謎底,劇情就再無懸疑張力了,卻也因此使得編導必需將「真事隱去」,留待最後再來完成拼圖,這個頓挫是必要的伏筆,但是這個頓挫,卻也使得後續的拷問少了循線辦案的疑點邏輯。
觀眾想要知道答案,即使最早釋放出來的「風聲」是故意欺敵的煙幕,卻也是不能缺少的必要元素,有了這些假情報與錯誤邏輯的餵養,《風聲》才得以讓恍然大悟的觀眾意猶未盡地走出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