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提供了電影創作者無限的靈感與創意,但是,電影卻可能悄悄搶走了歷史的詮釋權,如果電影能讓歷史中泛黃的人影得到重生的機會,即使電影充滿了偏見或誤讀,對我而言,都無傷大雅。
今天外電傳來的最新消息是「鐵達尼號」還有最後一名生還者活在人世,她的名字叫做米兒維娜.狄恩(Millvina Dean),如今已經九十七歲了,卻因為付不出養老院的費用,生活堪慮,於是曾在1997年以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創造無數財富的導演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男主角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 Caprio)與女主角凱特.溫絲蕾(Kate Winslate)合捐了三萬美元給她。
「鐵達尼號」在1912年首航就撞上了冰山,米兒維娜當時才剛出生二個多月,結果父親罹難,她則是存活了下來,讀到這則外電時,眼前似乎就浮現出鐵達尼號沈船前,世人爭相逃命,但是救生艇有限,於是就有比利.贊(Billy Zane)飾演的無賴男人硬是搶過人家嬰兒,爭得上救生小艇的逃命資格,米兒維娜或許就是眾多襁褓嬰孩之一吧?
《鐵達尼號》創下了許多電影藝術與技術的高峰,我最佩服的其實是蘿絲(Rose DeWitt Bukater)的虛構角色,透過當時已經快八十歲的老女星Gloria Stuart來詮釋老年的蘿絲,念念難忘老情人傑克,在垂暮之年依舊急著想要重溫鐵達尼舊夢的心情,揭開了這艘世紀巨輪曾經有過的一頁浪漫傳奇。
電影中狄卡皮歐飾演的傑克曾經替蘿絲畫了一張人體素描,當老蘿絲重新取得這張裸畫,神遊當年旑妮風光時,一句:「那是我這輩子最銷魂蝕骨的片刻。」滿室春光的風情就已躍然銀幕,創造了無數想像,而她的孫女想要追問:「然後呢?」她又會俏皮地回應說:「你是想知道我們到底『做了沒』?是嗎?」
光是這幾句話對話,就已是記憶夢幻與真實人生的絕美對話,「鐵達尼號」是真實事件,但是踩在真實的邊緣,用虛構人物來編織創造另外一個美麗傳奇,又能合情入理,深情畢露,才是《鐵達尼號》最迷人的創意所在,就像船上樂團堅守崗位,演奏到最後一刻的真實故事,何等動人,但是他們最後演出的曲目真的就是「更加與主接近(Nearer My God to Thee)」嗎?事實經過藝術的美化,則是另外的美麗異想了。
傑克與蘿絲的故事,其實只是冰洋傳奇的夢幻泡影,但是卻巧妙讓很多人透過他們的夢幻肉身來記憶或理解「鐵達尼號」沈船記。電影從來不會是史書,卻可以竊取或掠奪了歷史的部份解釋權,看著年老的米兒維娜孤苦無依,等待救援,你或許會慶幸九十九歲的Gloria Stuart依然還健在人世(當年,她在八十八歲高齡還以女配角入圍者身份,出席奧斯卡盛會時還寫下了最年長的入圍影星出席紀錄呢)。
《鐵達尼號》的電影賣座與得獎記錄,早已寫進了歷史,它的野史手筆,自然無需太認真對待,但是「鐵達尼號」家族持續相扶持的傳奇故事,還是一則美麗的人生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