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瀾:掌聲的宿命

米基.洛克(Mickey Rourke)問鼎奧斯卡影帝的《力挽狂瀾(The Wrestler)》,讓我猛然想起了法國導演尚賈克.貝內(Jean-Jacques Beineix)的名作《歌劇紅伶(Diva)》。

 

《歌劇紅伶》描寫的是一位當紅歌劇女高音與歌迷間的傳奇,《力挽狂瀾》描寫的則是過氣摔角選手與女兒和女友失落的生命憾事,一當紅,一過氣,原本是相隔天南地北的懸殊情境,但是兩位主角不約而同,訴說了他們對聽眾與觀眾的心境,不管人紅不紅了,有些人生期待還是那麼相似相近,那一切都屬於舞台本質。

 

美國女高音Wilhelmenia Fernandez在《歌劇紅伶》中飾演一位備受尊崇的歌劇女高音,人們愛死她的嗓音,巴不得能擁有她的唱片,但是她卻是從來不肯灌唱片,即使錄音科技都已經一日千里,可以做到原音重現了,她還是堅持只唱現場,不出唱片,為什麼?答安很簡單:有沒有觀眾,差很多。

 

diva08.JPG

Wilhelmenia Fernandez和靄可親,個性並不孤僻,但是她很堅持原則,不出唱片的原因是:「我是為群眾而唱的,面對人群,面對大家的回應,我才能唱出感情,機械太冰冷,太無情,我沒有辦法關在房間裡,對著機器唱歌。」

 

這是一句讓人很難忘懷的明星心理告白,觀眾的呼吸、目光、期待、陶醉、回應與掌聲,都會影嚮表演者的情緒與心弦壓力,有人因而超越巔峰,有人卻因而怯場崩毀,現場演出的魅力、壓力與張力就在於此。

 

《力挽狂瀾》中已經動了心血管繞道手術的米基.洛克,照理說不能再到摔角場上去拚戰了,他想好好找份工作,卻適應不良,甚至搞砸了與女兒的關係,那是他極力想要扭轉改寫的親情,覺得自己百無一用的米基,發現自己這一輩子只會摔角,於是頂著疲累身軀,決定復出再戰一場。

 

w4906.jpg

那是他的復出秀,卻也是告別秀(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承認,更不想面對),他在掌聲與喝采聲中登場時,拿起麥克風說:「有人說我老了,沒用了,退休了,但是唯一能夠確定我已經老而無用的人,只有你們,只有觀眾…」他的演說,激動了現場觀眾的情緒,也替自己打了一劑強心針,接下來,就是他的人生大秀了。

 

不論是Wilhelmenia Fernandez,或者米基.洛克,他們都說出了藝術家最真切,也最原初的創作心聲:期待共鳴,期待知音。觀眾的掌聲也許空幻,也許很殘酷,也很現實,但是所有的熱度能量,卻濃烈得讓人難忘,也不想閃躲,能量讓他們節節攀高,熱情讓他們九死不悔,一旦作者少了讀者,歌者少了聽眾,導演少了觀眾,那份寂寥與惆悵才是真正噬咬人心的折磨。

 

 掌聲雖然窩心,但是觀眾心理很難預測,無法掌握的,只好回歸自己,歌者努力唱出自己的高音,摔角選手努力演出自己最美麗的身型與力量,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力量足以召喚自己心靈魂魄呢?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上台演出的人,理應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才是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