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夢比真實更真實?因為夢透露著你最真實的聲音,好電影亦是如此。
童年對人的一生有多大影響?答案其實非常明白,問題只在你如何回憶或面對自己的童年,特別是你要用童年來影射或表現自己的成長印記?
在觀賞《六個大師的童年(Enfances)》之前,我一直以為導演一定會安排名導演楚浮(François Truffaut)的故事,看完電影才知道有柏格曼、希區考克、傑克.大地、尚.雷諾、佛列茲.朗和奧森.威爾斯,就唯獨少了楚浮。
原因可能是自己的童年自己最清楚,楚浮早在1974年的得獎作品《日以作夜(La Nuit américaine/Day for Night)》中就已經拍出了經典,讓人再難超越,乾脆就連挑戰或重現都不必了。
《日以作夜》的英名片名Day for Night,其實指的是一種電影技術:「日光夜景」,明明是在白天拍的戲,加上濾鏡和燈光運用,就能拍出一種類似夜晚的效應。藝術的本質就在人生的模彷,日光夜景的應用則是突破人員和時空的限制,在虛構的層次上彷製出逼真效應,《海角七號》的一場酒席之後,老老少少的各家演員紛紛來到海岸邊療傷談心,創造一種「夜未央」的浪漫氛圍,把電影刻意灑佈的愛情種子,盡皆收納在一個籮筐中(別忘了,就在眾人群聚海邊的此時,阿嘉正和友子在閣樓內春風一度呢!)
但是《日以作夜》最吸引我的不是男女演員的困境,也不是楚浮如何現身說法,解釋自己幹導演時被迫一再調整身段或創意的苦水,真正迷人的是一位拿著一把傘在馬路上急行的少年。
那場戲其實是一段又一段的回憶畫面,因為是回憶,所以影象是黑白的;因為是回憶,所以穿插得很沒章法,讓人搞不清頭緒,不知道該如何解讀這一幕幕突如其來,卻又不交代目的和結果的黑白影像,一直到終場前,楚浮才讓大家恍然大悟,夜行少年其實愛極了電影,他只是急著要到戲院門口,到已經拉下鐵門的海報櫥窗門前,用雨傘刮下一張又一張的電影劇照與海報。
夢最真實,因為總在毫無防備下說出了你最真實的心聲,《日以作夜》的童年夢讓人動容的原因在於它說出了楚浮瘋狂迷戀電影的少年心事。影迷,誰不曾駐足在電影院的櫥窗前,看著海報與劇照,逕自在心頭編織著想像與憧憬?看見讓自己動心的影畫,誰不想收為已有?只是海報與劇照往往只屬於商人所有,影迷想花錢也未能夠如願,類似夜行少年直接用雨傘鈎下劇照與海報,據為己有的「違法」行為,討論的不是法律問題,而是訴求一個只有影迷才能懂的夢想。
那位夜行少年的行徑,真的是楚浮本人的童年往事嗎?其實,一點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透過這樣一則少年傳奇,你明白了影迷被電影癡迷蠱惑的強大能量,正因為心頭有這麼強的熱愛,日後,少年也許成為影迷人,也許就這樣做了導演,別人或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楚浮一直是行動派,他以行動証明了自己對電影的嚮往與感動。
我一直不曾忘記1994年的那個初夏夜晚,一年一度的坎城影展即將落幕前的夜晚,潮濕的空氣中有著騷動與惆悵的情緒,所有的電影交易都已經告一段落了,剩下的就看評審團們如何給獎,為這為期十天的電影節畫下句點。
那一晚,我站在一幅巨大的坎城影展海報前凝視良久,義大利大導演費里尼在1993年十月辭世的,1994年的坎城影展就選用了費里尼替太太茱麗葉塔.馬西娜(Giulietta Masina)在他們合作的電影《大路》中所畫的水彩圖象做為影展海報,那是致敬,也是懷思。我很喜歡這張海報,趁著市場展上乓乒乓乓,大家都在收攤的風流雲散空檔,用最快的速度從牆上拆下這張海報,帶回台灣,作為我對坎城影展的懷念(如今一別十五年了,我竟然再也不曾踩上坎城的土地了)。
拆海報的時候,沒有人阻擋我,愛電影的人都像極了《日以作夜》的夜行少年,楚浮的夜行少年分享的是普世心聲,二十年後的坎城中年也只是眾多翻版的人生景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