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29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電影音樂話題:50首動人情歌最後名單

 

09.River Of No Return《大江東去(The River of No Return)》(1954)

08.Le tourbillon de la vie《夏日之戀(Jules et Jim)》(1962)

07.Cucurrucucu Paloma《悄悄告訴她(Talk To Her)》(2002)

06.The Way We Were《往日情懷(The Way We Were)》(1973)

05.Unchained Melody《第六感生死戀(Ghost)》(1990)

04.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La Môme (La Vie en Rose))》(2007)

                             《瓦力(Wall-E)》(2008)

03.Moon River《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

                        《壞教慾(Bad Education)》(2004)

02.What is a Youth《殉情記(Romeo & Juliet )》(1968)

01.Auld Lang Syne《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1940)

                              《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2008) somgs008.JPG 

 

前一周的節目中請大家寫信給我,非常謝謝觀澄、華傑、抒容、娟瑩、勁智、韶騰、格麗、芷勛、常立、榮堯、羿樵、湘華、佼駱等聽友寫信分享,有人遠從約旦,有人則是從台中和宜蘭來信,世界很小,節目可以跑得很遠很遠,這是我最意外,也最開心的收獲了。

 

一直到昨天,都還持續收到瑞釗等聽友來信,詳細寫了歌詞及翻譯,大家的用心和用力,都是我最難以奢想的福氣,非常感謝。

 

當然,有人讀出我的心思,知道我還想做遺珠系列,哈,那是永遠都補不完的了,以後會再找合適的題目與大家一起分享。

 

本周四,我已寄上個人著作一本,請大家有空翻閱,相信大家都會記得:我們持續每周六在空中有約。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出神入化(Now You See Me)》

Now-you-see-me001.jpeg 

電影和魔術,都靠「錯覺」來創造娛樂。奇觀與奇效逗得觀眾開心,如果能夠進一步揭發其「錯覺」的秘密,就會更有恍然大悟的滿足感。

 

劫富濟貧,代表替弱勢主張公道,肯定就會大快人心,用魔術來扮演羅賓漢,是不是更像英雄了?修理罪惡的有錢人,肯定是會讓人點頭叫好的。

 

《出神入化》描寫四位新生代魔術師組成了「四騎士」魔術團,先後在賭城、紐奧爾良和紐約三地演出了驚天動地的「劫富濟貧」散財大秀,他們想要完成對不公不義之人的「最後審判」,其實那也是魔術家族的復仇,只是扯進了聯邦調查局,扯出了魔術師之間的競爭情意結,讓我們在觀賞神奇幻術之餘,還能一起探究復仇之旅的真相,《出神入化》是很懂得觀眾心理學的娛樂佳作。

 

使用音樂: 《出神入化》原聲帶

 

第二小時: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

 

 

超人鋼鐵英雄》的導演Zack Snyder是一位擅長打造陽剛風格的導演,電影的創作核心就在於把大家都已耳熟能詳的超人傳奇,再說一回,給予更合邏輯的角色背景,給予更繁複的視覺設計,再透過剪接與特效處理,突顯「超人」的「超」能力,以符合大家對「超人」的期待。

steel016.jpg 

超人鋼鐵英雄》提供了四個有趣的觀察面向:

01.超人的祖先是科技先進的族類,但是過度開發的結果,星球毀滅了,過去有多少的文明都是如此重蹈覆轍,本片用彷羅馬的考古設計,有多少連結?

 

02.超人是地球的移民,他會不會有不適應症?超人的人性是否豐富了戲劇的想像與人性的連結?

 

03.超人與祖國軍人的對抗,該用什麼樣的美術設計來呈現?用銅雕如何?用911事件的樓塌奇觀如何?前者有古典的美學,後者有當代的驚恐。

 

04.以前的超人電影設下了許多框架,連音樂都是,這一版的電影配樂如何殺出重圍,自成風格?

 

使用音樂: 超人鋼鐵英雄原聲帶

06月22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電影音樂:動聽情歌五十首

 

18.The First Time Ever I Saw Your Face《迷霧追魂 Play Misty For Me 1971)》

17.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1969))》

16.My Heart Will Go On《鐵達尼號(Titanic (1997))》

15.As Time Goes By《北非諜影(Casablanca (1942))》

14.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新娘百分百( Notting Hill 1999)》

13.Lili Marleen《莉莉瑪蓮(Lili Marleen 1980)》

12.Speak Softly Love《教父第三集(The Godfather (1972)》/《教父(The Godfather III (1993))》

11.Tu Viendra《雙面維若妮卡(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1991))》

10.The Sound Of Silence        《畢業生(The Graduate (1967))》

 

今年六月,節目一共播出五集,所以我特別製作了影史上動聽五十首情歌的專題,下周就要播出最後的九首作品了,我們的選擇也許各不相同,但是我很想聽見大家的選擇,歡迎有興趣的影迷寫信給我,寫下你最鍾愛的電影情歌曲名,出自那一部電影,以及你喜歡的原因,並且附上你的姓名與地址,收到信後,我會回贈自己寫過的一本書:《日出》。

 

來信請寄:twlai@ms9.hinet.net

 

期待你的來信。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音躍巴黎(Night Train To Lisbon)》

 

記錄廣播人生的電影很少見,《音躍巴黎(La maison de la radio)》能在台灣上映,其實是台灣影迷的福氣,因為法國紀錄片導演Nicolas Philibert執導的《音躍巴黎》,記錄下法國國家電台如何運作的實況,你可以清楚看見法國廣播人如何來製作新聞、評論、音樂、廣播劇、機智問答和運動轉播等節目,讓世人清楚看見了法國人如何對待廣播這個媒體,參與的員工又如何從聲音發想,透過聲音記錄當代的生活與文化。MDR05.jpg

 

《音躍巴黎》讓我動容的重點有三:第一,有樂團的現場演出,現在流行放CD,因為音質好,演奏已經千錘百鍊,而且現場演出還得有技師操控麥克風等器材,省了很多麻煩,其實,現場演出是能量釋放,麻煩歸麻煩,卻能聽見難得的生命力。至於介紹新書或者時事辯論,則讓廣播有了深度與即時性格。

 

第二,則是廣播劇的製播。聲音可以有多少想像?文學名著透過廣播劇來呈現,是多有趣的床邊故事,這些節目,似乎早已悄悄消失了。

 

第三,運動賽事的直播。以前,廣播還是主流媒體的時候,電視還不是那麼普及的時候,播音員要透過聲音解說來呈現賽事全貌,那得要多流利的口才,多精準的觀察?看見《音躍巴黎》,我想起的是自己走過的廣播歲月。

 

使用音樂: Pink  MartiniUna Notte A Nopoli; Splendor In The Grass

左岸:法國香頌Quand je pense a Toi; Danse avant de Tomber

舒伯特:鱒魚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藥命關係(Side Effects)》

side004.jpg

 

看電影往往能開發我們的感官,有人求淚腺運作,從悲劇電影中哭個痛快,有人則是嫌人生已經夠苦了,不要再花錢找罪受,他要開心就好;有的人則從驚悚電影中找到了腎上腺素快速分泌的快感,但是除了感官的滿足之外,如果能夠開啟我們的智慧,對人生對了點認識,不就更妙了?

 

藥命關係》探討的主題是醫生和藥廠之間能有什麼關係?什麼樣的醫生才是好醫生?是愛理不理,始終沒好氣的兇悍醫生?還是有問有答,百問不爽的耐心醫生?另外,醫生為什麼會讓病人試新藥,是真的為病人好,還是背後另有龐大的商業利益?如果有人懂得這種關係,演出內線交易的案外案,會不會讓大吃一驚的影迷,對真實人生的利益糾葛真相,有了更多的體會?

 

驚悚電影的必要法則之一就是不要相信你的眼睛,因為你所看到的現象都是片面的,容易誤導,容易偏信,但是好看的驚悚電影就要善用這種力量,演出好戲,《藥命關係》提供了這一層次的娛樂。

 

使用音樂: 藥命關係原聲帶

06月15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電影音樂:動聽情歌五十首

 

29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Que Sera Sera)」《擒兇記/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6)

28Marble Hall     」《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 (1993)

27Septembre(Quel Joli Temps)」《夏日琴聲/(Mademoiselle Chambon 2010)》

26Besides You」《美夢成真 What Dreams May Come (1998)

25I will Always Love you」《終極保鑣/The Bodyguard (1992)

24Edelweiss」《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 (1965)

23Green Leaves of Summer」《邊城英烈傳/The Alamo (1960)

22The Music of the Nigh」《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2004)

21Falling Slowly」《Once (2007)

20Cheek To Cheek」《禮帽 Top Hat (1935)

19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阿根廷別為我哭泣/Evita (1996)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電影話題:《柯羅耶夫人的情人(The Passion of Marie)》

marie004.jpg 

北歐才人輩出,問題是我們位處亞洲東端,相隔千萬里,陌生又遙遠的文化隔閡,透過電影來跨越,最是省事。

 

柯羅耶夫人的情人》是畫家與音樂家的真實故事,亦是《安娜卡列妮》的北歐版,既讓我們認識了Marie KroyeSoren Kroyer還有音樂家雨果.阿爾芬 (Hugo Alfven)。

 

雨果從索倫的畫作中認識了瑪莉,驚為天人後說:「妳先生只畫出了妳的外表,沒有畫出妳的靈魂。」求之不得時,他寤寐思服,得手後,卻以自由之名,婉拒成婚,這是多現實的人生?

 

電影中,Hugo Alfven彈奏了自己創作的「瑞典狂想曲(Swedish Rhapsody N° 1, Op. 19)」之《仲夏夜禱Midsommarvaka》,這時才知這首名曲竟是如此陌生。

 

使用音樂: Hugo Alfven作品

「瑞典狂想曲(Swedish Rhapsody N° 1, Op. 19)」之《仲夏夜禱Midsommarvaka》,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末路車神》

place005.jpg 

一個不知道自己做了爸爸的浪子,要怎麼贏回爸爸的身份?要怎麼奪回愛人的心?

 

他用心,但是用錯了力。主要是因為沒錢,最快的方式就是去搶銀行,夜路走多了,就一定會出事。

 

一位狗熊的誕生,可能就是另一位英雄的誕生。浪子逃亡過程被警方圍捕,就在衝門而入時,浪子墜地,英雄誕生。

 

但是他真的是英雄嗎?還是因緣會,誤打誤撞,實則內心怯儒的狗熊?

面對同事的白吃黑德行,面對出賣同事以自保的壓力,他要如何因應?

 

浪子的兒子長大時,殺父之仇,他又要如何面對

 

《末路車神》是一部罪與罰的人性道德劇,兩代糾纏,兩家糾纏,雖然刻意了些,但是青年的問題,岐路的問題,在在都讓人深思。

 

使用音樂:《末路車神》原聲帶


 

06月08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電影音樂:動聽情歌五十首

 

上星期的節目中,有不少聽友回信給我,寫出了曾經讓大家動容的一些情歌,很多人都選了《往日情懷》的「The War We Were」,提供了我在排序上的參考,謝謝!

 

另外亦有聽友點出了《英烈的歲月》的Danny Boy,亦讓我開心極了,對照今天的曲目榜單,我相信大家會明白那份有交集有共鳴的感受。

 

上星期節目播出後,有些聽友回信晚了些,來不及送電影票了,不過,沒關係,今年六月,我們持續播出動人情歌,歡迎大家繼續寫信給我:twlai@ms9.hinet.net,分享聆樂心情,我都會仔細收藏,下次只要有贈品,我再個別通知。

 

以下是本集節目播出的歌曲排序和曲名及出品年份:

40    Falling in Love Again《藍天使(Der blaue Engel1930)》

39    Danny Boy《英烈的歲月(Memphis Belle1990)》

38    I’ll wait for you《秋水伊人(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1964)》

37    I Will Follow Him《修女也瘋狂(Sister Act1992)》

36    Do Not Forsake Me《日正當中(High Noon1952)》

35    This Is My Song《香港女伯爵(A Countess from Hong Kong1967)》

34    Johnny Guitar 《琴俠恩仇記(Johnny Guitar1954)》

33    Shall We Dance《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1956)》

32    The Windmills of your MInd  《天羅地網(The Thomas Crown Affair)/1968

31    Hallelujah《史瑞克(Shrek2001)》

30    Over the Rainbow,What A Wonderful World       《心靈訪客(Finding Forrest2000)》《第六感生死緣(Meet Joe Black1998)》

 

使用音樂:電影音樂:動聽情歌五十首/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印象雷諾瓦(Renoir)》

 

我愛看畫家傳記電影,想對照名畫與電影的互動可能,一如小說改編電影,文字與影像究竟如何流動?一直牽動著我的掛心。

《印象雷諾瓦(Renoir)》吸引我關切的有三個原因:

01.主題/雷諾瓦的畫作與人生;

02.攝影師李屏賓,攝影的光與流動如何與名畫產生交集與對話;

03.Alexandre Desplat的音樂如何書寫時代與人物的風情?

MDR019.jpg 

《印象雷諾瓦(Renoir)》滿足了我的三個想像:

01.畫家與模特兒的感情;

02.父子可能同時愛上一個女人嗎?

03.重建名畫場景與重現時代風情,那個畫框的界限究竟在何方?

 

我找不到Alexandre Desplat的《印象雷諾瓦》原聲帶,另外選用了時代感情相近的掘井工的女兒 (La fille du puisatier)原聲帶,意外有了巧合連結。

 

使用音樂:《掘井工的女兒 (La fille du puisatier)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閉嘴聽音樂(Shut Up and Play the Hits)》

 

shut_up_660.jpg2013年是紀錄片的豐收年,除了奧斯卡得獎紀錄片《尋找甜密客(Searching for Sugar Man)》,我們還介紹過《台灣黑狗兄》號、《凝視瑪莉娜(Marina AbramovićThe Artist Is Present)》和《漢內克的導演秘密(Michael H. Profession: Director)》,今年則是要介紹Dylan SouthernWill Lovelace執導的《閉嘴聽音樂》。

 

雷諾瓦一輩子不想停下畫筆,即使他有類風溼性關節炎,手掌都已變形,依然想要一直畫下去,每天在與時間戰門。

 

LCD Soundsystem (液晶大喇叭)」的主唱James Murphy才四十出頭,卻選擇了急流勇退,早早就要告別演唱,只是因為不想重複同樣的生活,不想頭髮白了,臟器也白了,他只想好好煮個咖啡,過自己的生活。

 

同樣都是藝術家,時代不同了,價值觀就不一樣了,生命期許亦不相同了,在在使得《閉嘴聽音樂》這部紀錄品多了當代紅塵的滋味。

 

使用音樂: LCD Soundsystem (液晶大喇叭)專輯

 

06月01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電影音樂話題:

 

時序到了六月,暑氣慢慢逼人,讓我們來聽動人的情歌來消暑吧!

 

六月起,讓我先從A Red Red Rose這首自己最愛的情歌做開場,既而介紹我個人偏愛的五十首情歌吧!目的在於拋磚,盼能引發聽友心中的玉。

 

50    I Was Born Under A Wandering Star    長征萬寶山

49    Colors of the Wind 風中奇緣

48    Elo Hi      瑪歌皇后

47    Non, Je ne regrette rien   全面啟動

46    Who Will Buy 孤雛淚

45    First of May    兩小無猜

44    Dont worry be happy  雞尾酒

43    Way Back into Love       K歌情人

42    Over the Rainbow   綠野仙蹤

41    Gloomy Sunday      狂情難了

 

偏好的情歌,其實很唯心,很秘密,沒有絕對的,所以,聽友的鍾愛

可能就另有見解與韻味,敬邀願意分享的聽友來信分享,

我會送出十張電影試映券給寫信給我的前五位聽友,

那是6/13()20:00天母影城試映的《藥命關係》。

 

請注意送票方式:請寫信推荐你中意的電影情歌

郵件請寄:twlai@ms9.hinet.net

內容請包括:01.你最愛的電影歌曲叫什麼名字?

                        02.這首曲子出自那部電影?

                        03.為什麼?

字不必多,但請告訴我你的名字,得到電影票的聽友,我會回郵通知你。

敬候來信。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電影話題:給我一杯忘情水

 

忘不了,是癡情人最深情的歌詠;忘了吧,則是傷情人最痛心的生命抉擇,

不想再想起,曾經美麗,卻只剩傷痛的回憶了。tgg05.jpg

 

這一段的節目有兩種情懷,一種是忘不了的癡情,來自《大亨小傳》與《羅密歐┼茱麗葉》動人歌曲所傳唱的主題;另一種則是忘了吧的絕情,來自《索命記憶》中,女主角把有暴力傾向的男主角給催眠洗腦了,忘了舊愛,就不會用相害,這種情到深處情轉淡的絕情處理,其實早在《王牌冤家》中就曾有過非常深刻的描寫,愛恨情仇很多都源自我們的大腦,改寫大腦記憶,人生就有新貌嗎?還是大腦多深奧了,還有很多我們不懂的事,因為不懂,才有奇情異事繼續發酵!

 

使用音樂:《大亨小傳》原聲帶《王牌冤家》原聲帶

《羅密歐┼茱麗葉》原聲帶 《索命記憶》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與《鋼鐵人3》

 ironman303.jpg

多數人看電影,求的是娛樂與解放,極盡聲目之娛,成為許多製片人與創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標。

 

聲色之娛有兩個前提:創意與執行力。前者攸關才情,後者攸關製片預算。目前看來,只有好萊塢有此商業規模可以開發相關題材,與觀眾之間取得熱切的互動平台,有人生產,有人捧場,市場因此熱絡。

 

今天的節目試圖從這兩部熱門科幻電影的原聲帶切入,光從音樂,很難清楚分辨電影的性格,我的意思是很多的主題,其實少了鮮明記號:一種讓人聽了,就知道那位英雄現象的主題力道。但在配樂技法上,兩片都玩了不少人聲吟唱的方式來創造氣勢,對比之下,就可以更加清楚好萊塢生產線上對音樂元素的要求規格了。

tk014.jpg 

使用音樂: 《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原聲帶

《鋼鐵人3》原聲帶

 

鋼鐵人3:爆米花煙火

Shane Black執導的《鋼鐵人3Iron Man 3)》是一部標準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場面取其大,挫敗求其慘,英雄求其多,變數求其險,然後,不忘從經典電影找尋進化版靈感,就有煙火燦爛的效果。

 

先談經典取經吧,《鋼鐵人3》至少從《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the Oz
)》和《西遊記》找到了可以發揚光大的加油添醋能量。

《鋼鐵人3》先塑造了大反派滿大人(The
Mandarin
,由Ben Kingsley 飾演,此人此名,透露著中國威脅論的陰影),他是策動暴力行動的恐佈份子首腦,冷血嗜殺,其實一切卻都是控制媒體又利用媒體的一場大秀,滿大人不過是《綠野仙蹤》中的那位善用科技來唬人的巫師而已。

 

iron3000018.jpg


滿大人集團發動的攻擊以綁架美國總統為目標,而且是在空軍一號上劫持,飛機註定要爆破,機要幹員註定要飄飛,即時救援的鋼鐵人如何能夠救苦救難?特別是電腦研判他最多只能救四人時,他又得如何靠著空中接龍的本事畢其功呢?別擔心,這場戲只是炫技,不可能的任務亦能即時完成,不就是好萊塢英雄最擅長的遊戲公式嗎?何況,《空軍一號》中真正飛到太空的只有總統一人,《鋼鐵人3》十數倍於此,節奏與場面也就更壯觀了。

 

《西遊記》裡的孫悟空遇到強敵,拔一撮汗毛,用力一吹,就能幻化成眾多孫悟空,其實是最早的「複製人」概念,《鋼鐵人3》則是將其發揚光大,Tony Stark沒事關在自家豪宅中的研發就是建立鋼鐵人生產線,用在最後的大決戰上,雖然是以多欺少的奧步,少了英雄對決的豪情,但是帝國主義的武力信念不一直就是以強凌弱,以大欺小嗎?生得出這麼多的鋼鐵人,才是本事(雖然,大量生產後,卻也稀釋了鋼鐵人的威風指數了)!

 

至於七十二小時沒睡覺的Tony Stark,雖然是鋼鐵人本尊,卻也會演出情緒失控的狂言,引來了對手的毀家滅屋式攻擊,《鋼鐵人3》這場戲的目的在於營造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趣味,卻也愚蠢得可以,歹徒對Tony
Stark
的身家早已調查清楚,連副總統都已受他宰制了,還需要等Tony Stark自爆家門地址,才會大舉來犯嗎?這種不用大腦思考的邏輯,目的只在帶出「帝國毀滅」式的娛樂刺激,強人基地的飛灰湮滅,不正是最能唬弄觀弄的奇觀嗎?

iron300013.jpg

《鋼鐵人3》唯一有趣的創意來自吃素的,可以打敗吃葷的。

Rebecca Hall飾演的科學家Maya
Hansen
在千禧夜的派對上,展現了她的植物復生研究:拔掉樹葉後,植物就能快速復生的復原能力。那是常見的植物生理,差別在於速度,奧妙亦在此,雖然全片並沒有交代植物能量轉變的機轉(有的話,或可爭取諾貝爾獎了),卻已足夠提供Guy Pearce飾演的反派角色Aldrich Killian反撲復仇的能量了。

打不死的反派,一直是好萊塢電影愛玩的把戲,《異形》如此,《魔鬼終結者》亦是如此,沒完沒了的生命靭性提供了糾纏不休的契機,也讓電影生命得到無限延伸的可能,《鋼鐵人3》除了照抄公式之外,還進一步海納百川以成其大,一旦男女主角都能擷取對手的特質,你幾乎可以預見《鋼鐵人4》的紫青雙劍,陰陽合壁了。

iron300005.jpg

闇黑無界:星艦同樂會

儘管《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Into Darkness)》不時複述著從《星艦迷航記(Star Trek)》開始就已深植人心的一句經典台詞:Enterprise was “to explore strange new worlds, to seek out new life and new civilizations.”企業號的任務就是去探索新世界,探尋新文明與新生活。」但是再美麗的口號,仍無法迴避深藏其在科幻電影包裝下的帝國主義本質。

 

究竟什麼才是「新」文明或「新」生活呢?《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的開場有了很清楚的選擇:企業號來到一個紅豔豔的星球,既有著原始叢林,亦有著身塗著白漆的土著,他們用原始的箭矛,追逐著偷盗了部落圖騰的企業號寇克艦長(由Chris Pine飾演),那是科技文明與原始文明的碰撞,另一方面,蠢蠢欲動的火山則是預告著自然的力量即將吞噬著這個文明,企業號大副史波克(由Zachary Quinto飾演)深入火山核心盼能遏止火山噴發,以拯救這個文明,儘管形勢危急,史波克卻堅拒企業號現身救援,就怕土著驚見了未來新科技,破壞了他們只見証文明,不引導文明的遊戲規則。

tk007.jpg 

這個破題論述,散佈了一則清楚明白的訊息:高科技有如神明,只要有不忍人之心,就可能改造文明。這或許是文明演進的事實,但是史波克的犧牲決志,有如普羅米修斯神話的再版,普羅米修斯把火種帶到人間,即使被罰日曬鷹啄亦無悔的傳奇,不正是高等文明改變低等文明的演化頌歌嗎?

 

從《星艦迷航記》到《星際爭霸戰》,名為和平探索,要去認識文明,艦上成員都是戰鬥軍裝,亦配備有重裝武力,自衛與和平的恐佈平衡,其實是影集/電影一開始就接受的議題,骨子裡就是帝國主義的餘緒做祟,但亦無需就此論評電影,畢竟這只是一部販賣科技奇觀與戰爭遊戲的娛樂作品,開場的原始文明戲,賣弄的無非是色彩與美術,炫耀的是速度與力量,只是套用進十九世紀帝國主義強權對待弱勢文明的框架,而且縱使史波克一再強調不可逾越「規則」,寇克卻一再違規挑釁的破壞性創造,又暴露了文明道德的虛假與脆弱。tk001.jpg

 

違規闖紅線,其實是魔鬼的誘惑,愛違規的不只是寇克,連Peter Weller飾演的總司令Alexander Marcus亦然,所以他才會要喚醒冬眠的武裝戰士Khan(由Benedict Cumberbatch飾演),先策動城市爆炸(像不像希特勒的國會縱火案?),既而以伸張正義,追緝逃犯為名,追入禁區,點燃發動戰爭的引線,《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的劇情動力就是在各個主角一再違規下完成的一超速競賽。

 

trek0015.jpg《闇黑無界》的最大弱點在於敘事。太多的關鍵場合竟然讓寇克扮演起說書人的角色,首先他在艦長會議上自說自話:「爆炸案炸毀的只是一般資料庫,目的何在?莫非是歹徒知道我們的作業程序,知道我們一定會齊聚一堂,共商對策?」話沒說完,Khan已駕機來襲同樣地,寇克先接納Khan的棄械投降,既而又自言自語問道:「他為什麼要投降?」這才又打開了Khan的秘密盒子,帶出了他的陰謀企圖。主角提出問題,導演隨即提供了答案,這麼簡單的敘事邏輯,這麼容易串連的自問自答,基本是很弱智的娛樂,不過,《闇黑無界》的重點還是在特效排場,並非要講什麼大道理(也講不出什麼大道理),有問有答,大家都不用動大腦,就讓聲光娛樂滿足視聽吧,就讓熟悉《星艦迷航記》的影迷來比對《星際爭霸戰》中的人物與情感今昔吧,這是一部新瓶裝舊酒的同樂會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