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房間:釣魚的策略

《紅色房間(Les Chambres Rouges/Red Rooms)》會讓你一直想看到最後,想明白漂亮的女模特兒Kelly-Anne(Juliette Gariépy飾演)何以如此鍥而不捨,不住科技豪宅,寧願露宿街頭,爭取到法院旁聽重刑案審理的旁聽席次?

她關心的案件是涉嫌以殘暴手段肢解殺害三位年輕女孩的罪犯Ludovic Chevalier(Maxwell McCabe-Lokos飾演),檢方是否罪證確鑿,足以定罪?法庭上,她的目光總是注視著被害女孩母親悲泣無助的背影。像她一樣關切的還有一位也願意徹夜排隊的女子Clementine(Laurie Babin飾演),就相信Ludovic是無辜的,更爭取在媒體前發言替嫌犯發聲。

《紅色房間》導演Pascal Plante最高明的手法就是不告訴觀眾:到底Kelly-Anne內心在想什麼?一位與被害人或加害人毫不相干的女孩何以會不辭辛勞逐庭旁聽?Clementine也曾經問過她:妳為何要來這裡?Kelly-Anne沒有回答,到最後也沒有。觀眾得不到答案,只能自行腦補,拼湊自以為是的答案。

《紅色房間》一開場就是法庭審理戲,檢辯雙方各自描述的事理讓觀眾知道了Ludovic犯案梗概,也知道檢方只發現了兩位受害女子的受害影片,知道兇手帶了頭罩,只能從形體動作和眼神判斷極似Ludovic,還差第三位受害者的影片,嫌犯有罪無罪?還差臨門一腳的直接證據。

有答案卻不說,構成了《紅色房間》的誘餌(就像嫌犯究竟有多兇殘,只讓觀眾聞聲,卻不見影),想知道究竟的,就會聚精會神看下去;嫌導演釣胃口的,難免就會不耐。Kelly-Anne也是把答案或真相放在心裡的人,她同情Clementine,也招待Clementine,看著Clementine熱情表態,她也沒表態相挺或反駁,看似同一陣線,是敵是友?卻一直曖昧不明。這款明明白白放在觀眾眼前的問號,同樣也是導演Pascal Plante的釣魚手法。

導演另外給了Kelly-Anne兩項人格參數:一,她是電腦高手,二,她是知名模特兒。這兩項參數都讓電影劇情進展時得到延伸空間:不管是找出犯案影片,或者是模仿受害人。Kelly-Anne穿針引線的真相探索,提供了極多懸疑驚悚副作用,但也真要一直沒開口講話的嫌犯終於眼神相對,這些參數才算有了交集,也有了焦點。

偵辦案講究嫌犯動機?《紅色房間》對暗網世界的描述相當詳盡,Kelly-Anne到法院旁聽等於也是在上課,但是她的真正動機究竟為何?導演不但一直諱莫如深,也不想多做交代。一切就像她的模特兒工作,亮麗耀眼吸睛,但是你很難認識真正的她,這也算是導演對人生百態的一款素描吧。

《紅色房間》的音樂及聲音處理都很優異,沒有故弄玄虛的低級趣味,作曲家Dominique Plante是導演Pascal Plante的弟弟,古典樂曲及電子聲響的適度搭配,讓女主角的探索及冒險都有著合拍的律動共鳴,旋律又能直人心房,算是全片旗幟鮮明的藝術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