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菱艷:舞魔心魔情魔

作為芭蕾舞電影的先驅,1948年的《紅菱艷(The Red Shoes )》有其的歷史位階,從安徒生童話延伸到掌控與唱和的人生欲念,勿寧是編劇導演Michael Powell和Emeric Pressburger用力與用情較深的執念。

時隔四分之三個世紀重看《紅菱艷》,在意的不是修復師在色彩或聲音上的汗水氣力,而是電影書寫的「狂熱」。

從劇院開門前的叫囂到開門後的狂奔,追求藝術的「熱情」點燃了全片火苗。

年輕作曲家Julian (Marius Goring飾演)發現作品遭人不吿而取,憤而離席,要求解釋、道歉或賠償,都合情理。

然而,Lermontov舞團團長Boris Lermontov (Anton Walbrook 飾演),冷漠以對,以舞團需要作曲家就收編了期待出頭的年輕人,《紅菱艷》的職場無情與名利現實,到今天依舊是有效的職場權術。

芭蕾舞團團長有多大威嚴?Lermontov富貴榮華一應俱全,要求團員不能結婚,是多粗暴要求絕對奉獻?不接受應酬即興演出,又是多專業的傲慢與潔癖?優雅的惡魔,多立體的雕塑。

《紅菱艷》的每一場舞作都很動人,Moira Shearer飾演的女主角Victoria的舞姿本身就有能量,穿上紅鞋子就再也脫不下來的神話是魔咒,也是祝福。

Michael Powell當年的創舉無非就是以十五分鐘長度搬演「紅鞋子」芭蕾舞劇,當然是透過電影語言細細刻畫女孩穿上紅鞋就再也停不下來的瘋魔,穿鞋靠剪接,身旁男人施加的壓力依序幻化成團長和指揮家,更是清楚明白的女性心情投射。至於尤紙片人可以變成舞者,都是讓人看得津津有味的影像魔法。

不過,Moira演技實在平平,情場與舞蹈專業的左右為難,看不出煎熬起伏,即使Martin Scorsese 盛讚她和紅鞋子對抗拔河的眼睛閃動,卻也只是外露的盲動,鑽不進她的靈魂深處,以至於最後的跳軌欠缺鋪排,更不動人,只讓人扼腕又在父權至上的框架下輕言犧牲。

倒是Lermontov這位團長竟然對台柱間的戀情不知不覺,貼合職場生態(長官總是最後知道),但他願意用燈光取代「消失」的女主角跳完這齣「紅菱艷」,有膽識,有眼光,有決心,真正展示頂尖舞團的經營長才。難怪Martin Scorsese 坦承他深受Lermontov影響,《蠻牛》男主角Robert De Nino的角色塑造就有Lermontov的影子。

安徒生的「紅鞋子」童話是悲劇,Michael Powell和Emeric Pressburger的《紅菱艷》也是悲劇,然而更多人看見的是讓人風魔的跳舞魅力,林懷民因為這部電影立志習舞,成就雲門世紀,一部電影的感染力真的全看觀眾怎麼看:愛他,著魔,終身纏繞;恨他,咒罵潑糞。世世代代不曾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