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別離曲:因為愛你

蕭邦的「別離曲(Étude Op. 10 No. 3 )」淒美纏綿,很多人都試著改編成歌曲,有法文版的「Tristesse」,也有英文版的「No Other Love」。

「Tristesse」 1939年由Reinaldo Arias Gomes填詞,Toni Rossi唱紅;「No Other Love」則是1950年由Bob Russell填詞,Jo Stafford主唱。

2025年柏林影展評審團主席Todd Haynes導演則在他方2014年的女同志電影《因為愛你(Carol)》中採用了「No Other Love」這首歌。因為電影的時空背景就在1950年,時空扣合精準。

《因為愛你(Carol)》中,飾演貴婦Carol的Cate Blanchett 愛上了百貨公司的女店員Therese(Rooney Mara飾演)。

保守的1950年代,不分性別,同性戀情都是禁忌,女生承受的社會壓力絲毫不輸男生,極難橫眉冷對千夫指。

Carol與Therese的同志情緣跨越階級,也跨越傳統禁忌。儘管相愛,卻只能潛入地下。不能曝光。

Todd Haynes採取了「心領神會」的默契語法成就《因為愛你》最幽微的戀情。

她們沒想張揚,但是眉宇知之,眼神知之,心靈知之,從眼神、手勢到體態,你看見了磁吸,你看見了悸動。一切就像是一首樂章,有音符自主流動。就像打乒乓一樣,有回有應;更像鋼琴的黑白鍵對話。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此時,歌聲響起:

《因為愛妳》是一部講究細膩柔情的電影,導演透過特寫鏡頭告訴你:什麼叫做一見鍾情?什麼叫做一往情深!

戀人的手眼身法步都會透露藏不住的激情,例如Therese聞見了Carol身上的香氣,心馳神往,那是愛的萌動。接下來,Carol分享了自己的香水,光是香氣的合體,就有濃烈的性暗示,此時我們又看到Therese手背交錯,如煙氣交錯繞轉,麻花般的手勢,同時勾動起香氣,伴隨腕關節的旋轉,氤氳揚升,看在Carol眼裡,儼然就是情愛交歡的酥麻了。

激情是感性,真情則要理性。愛不難,呵護才難。

Carol面對壓力,不能愛她所愛,只能選擇割捨遠離以保護愛人。此時再透過「No Other Love」的歌聲再說一次我的愛,音樂精準傳遞了說不出口的千愁萬慮,你的心會跟著嘆息、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