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世紀:一曲最難忘

1202_thumb
你看過希臘雕像裡的俊男美女最英挺的五官輪廓嗎?你是不是曾經在美術課裡試圖用鉛筆畫下他們的素描?卻又覺得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有一首歌,歌頌著青春永駐的歲月,有一部電影,用這樣的一首歌,歌頌著只有電影底片可以捕捉紀錄的不老身影。 這部電影叫做《舞動世紀》。 閱讀全文 舞動世紀:一曲最難忘

愛情長短調:兩種愛情

人類的歷史在世人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中翻轉前進,人類的愛情亦然。

愛情的發生與結束,也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不論是向左走或向右轉,千瘡百孔的心理波折總是在悲喜交織的情境中落幕。愛情來了,怎麼也擋不住;愛情說走了就走了,怎麼也留不住,更難重來。唯獨在電影裡,透過大師的巧手,可以將完全不同的發展面向並列呈現,提供世人更多的深思與回想。

波蘭電影大師奇士勞斯基的作品一向深受台灣民眾的喜愛與關注,因為他總能在山窮水盡之際,讓觀眾看到生命的綺麗與柔軟。他雖然在一九九六年心臟病突發離開了人間,七年來,他的電影依然在影迷間口耳相傳:《十誡》系列和《三色》系列的DVD都是藝術電影迷最鍾愛珍藏的瑰寶;他生前最後的劇本《天堂奔馳》去年由德國導演湯姆提克威拍成電影,再度贏得聲聲讚歎;他在一九八八年拍攝的《愛情短片(Krótki film o milosci/A Short  Film About Love)》在台灣以前都是只做影展放映,最近則換穿新衣,以《情路長短調》為名,三度在台重映。

《愛情短片》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八十七分鐘的電影版,另一個則是五十八分鐘的電視版就是奇氏「《十誡系列》的第六誡。兩個版本差了十九分鐘,但是劇情同樣是描寫年輕的郵局職員湯梅克(Olaf Lubaszenko飾演)愛慕中年婦女梅妲(Grazyna Szapolowska飾演)的故事,由同樣一組男女演員擔網,結局卻完全不同,電影版生機盎然,電視版則悲涼殘酷,天南地北的劇情結論,呈現不同視野的人性境界,也考驗著影迷的生活品味與生命體悟。

「人間根本沒有愛情,一切都只是為了性。」奇士勞斯基試圖用一百字簡介《愛情短片》時特別提到了這句話,那是歷經滄海的梅妲發覺湯梅克一路偷窺她,釘視她,甚至公然敲門示愛後,以親密的愛撫行動讓湯梅克失控洩精時告訴他的人生教訓。初解人事的湯梅克因而悲憤奪門而出,回到家就割腕自殺,那一剎那,梅妲才發覺其實湯梅克就是她年輕時期的翻版縮影,她也曾經愛過,曾經以生命戀眷追逐愛情,但是過去的經驗告訴她:人間根本沒有愛情,男人的示好愛慕都只是為了性。所以冷酷的她以行動拆穿了湯梅克的夢想。

梅妲早已被無情歲月摧折死去多時的「少女心情」就在此時悄悄復甦:她開始偷窺湯梅克的公寓,到郵局查訪他的故事,他的生死,他的愛情與夢想成為她好想再擁有的人生情夢……

就在此時,奇氏安排了兩種結局:《情路長短調》中,湯梅克從醫院返家後,梅妲走進他的房間,電影戛然而止,屬於她們的故事可能就此展開,也可能無言告終,開放式的結局將各種的可能性交由觀眾自己去想像;《第六誡》中,湯梅克傷癒重回郵局上班,梅妲前往探視,湯梅克卻語氣泠淡地告訴她:「我不再偷窺妳了。」那是愛情已逝的最後告白,也是青春夢幻的終結。

電視版的結局是奇士勞斯基原始劇本的構思,他認為此一結局比較接近真實人生,因為愛情與傷害其實是比鄰而居的;電影版的結局,則是出自女主角的建議,因為愛情的酸甜滋味最難名狀,開放性的處理提供了更多的解讀空間。

一個故事,兩種結局的戲劇,是兩種閱讀人生的角度,王子和公主今後未必會過著快樂的日子,但是王子和公主今後也不必像仇人相見般冷漠眼紅,奇氏沒有提出標準答案,這種安排固然饒富趣味,但是《情路長短調》中最有創意的處理手法卻在觀點的轉折。前半段,觀眾全盤接受湯梅克的觀點,陪著他一同窺視、試探梅妲,分享他那種「愛一個人,就要那麼不問緣由地投入」的絕對主觀;然而,觀眾從不了解梅妲,她是畫家?還是妓女?她為什麼要莫名其妙接受這麼一個完全打擾破壞她生活的愛情?她為什麼要接受少男的愛慕?

劇情走到三分之二時,男主角住院療傷,一切峰迴路轉,我們的焦點才從「愛人的人」的大男人觀點轉向「被愛的人」,萍水相逢,生活裡突然闖進來一位少男,她到底該怎麼面對一份已經折翼受傷的愛情?她過去受的傷,現在的寂寞,未來是不是還有夢?她的癡情守候,夜半夢迴,讓你我驚覺,其實,她再也不是前半劇情中你自以為已經了解她的那個人……

多數的愛情悲劇都是因為愛情讓人昏頭,有人張牙舞爪地把「愛」掛在嘴上和追求行為上,只認定自己的追求目標,一旦得到愛情就欣喜若狂,失去愛情就難免落寞而自傷或傷人,卻忘了問他一聲:「我的愛,就是你要的嗎?」奇士勞斯基先讓佔有的愛情欲望得到伸張,隨後的觀點轉折,卻讓我們看到被愛的人如何徬徨,等待,以及追逐。

 

多一個轉折,人生的境界才豁然開朗,多一個轉折,人生的觀照才更完滿,多一個轉折,才讓我們得見奇士勞斯基與眾不同的大師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