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紐約:光陰的故事

肯做事,有在做事的人,都應該先拍拍手,打打氣的,至於能不能做得更好,有沒有改善空間,平心而論,那是第二階段的事。

 

今天,在紐約時報網頁上瞧見了《童年往事》中的游安順劇照,先是覺得意外,稍一細想,就知必定是新聞局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電影出擊行動了。

 

確實,新聞局與紐約林肯中心電影學會從五月六日到十九日起在林肯中心的Walter Reade放映廳,舉行了二十部精選作品的「台灣電影展」,其中包含了五部新片,分別是《艋舺》、《茱麗葉》、《第四張畫》、《眼淚》及《海角七號》;另外還有《蚵女》、《啞女情深》、《秋決》、《街頭巷尾》、《俠女》、《西施》、《台北發的早班車》、《家在台北》、《母親三十歲》、《光陰的故事》、《童年往事》、《我這樣過了一生》、《怨女》、《青少年哪吒》和《暗戀桃花源》等十五部經典台灣作品。

 

乍看這份片單,我是錯愕的,「老」片太多,新片太少,是我的第一個反應,原因是要介紹台灣電影,何以還是原地踏步,一直圍著老經典上打轉,既然要行銷台灣,何以不介紹活力四射,選材求新的新導演?久久才文化出擊一次,卻拿不出太多新菜色,不積極經營新生代,還是不停地倚賴早已名垂影史的舊作,會不會讓人產生台灣電影就是拿不出新佳作了的「錯覺」?

 

關鍵可能在於辦活動的心態。新聞局行銷的不是新台灣,而是昔日台灣。

 

新聞局到紐約辦「台灣電影展」的始意是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才會從台灣過去五十年的作品中選出二十部,算是一次總回顧,難免就老片偏多,不知情的老外,如果聽說「台灣電影展」之名,想藉此觀賞到新人新片風采,就此認識台灣最新風貌,就難免覺得菜色老了;但是若想一次認識台灣電影的發展面容,這次的「台灣電影展」倒也提供了歷史回顧的欣賞管道。

 

要向老外介紹台灣並不容易,要在文化首善之都辦電影活動更不容易,如果不是訴諸老導演和名導演的名字,幾乎不容易找到交集與共鳴(雖然,你只要接受這層論述,就代表著你亦同意台灣電影的國際知名度,有著嚴重的斷層現象),我不是愛挑剔,細讀紐約時報的介紹文章,他們對於鈕承澤、鄭文堂、魏德聖和鍾孟宏的名字其實是相當陌生的,文章提到的名導演不是侯孝賢,就是楊德昌和蔡明亮,當然還有李安,由前輩帶領新人,未必是壞事,只是江山風景不能全靠老撐持,畢竟要持續有新血,才能常保氣血紅潤。

 

我從1984年開始跑電影新聞,每個星期至少可以寫一篇報導,提到侯孝賢、楊德昌和萬仁導演的新作又獲得某一個歐美影展的邀約參展,那是台灣新電影廣受歐美重視的關鍵分水嶺,新聞局又不時會安排國際影展的選片人直接來台看片兼做導演訪問,彼此互動極佳,由於大家對台灣電影很覺驚豔,邀約頻繁,而且頻頻在各大小影展得獎,喜訊不斷,先是有人譏諷,都是一些鳥不拉屎的鄉鎮影展來邀約(殊不知,那個時候的台灣電影人就是如此這般走遍大都市或避暑勝地,散播台灣的影像魅力);繼而又有人批判,台灣新電影的娛樂性不高,票房不成比例,得獎影片必屬悶片……但是曾幾何時,台灣電影在國際影壇的熱潮逐漸退燒,媒體已經很難看見外國人如何看待台灣電影的報導了,重要影展上也很少再看見有台灣影片入選的消息了,唯一還算讓人欣慰的消息是台灣民眾對於自家電影的關心程度逐日回溫,如果再有銳利新作,贏得更多的國際關注,或許就能應驗一代新人換舊人的名言了。

bale.jpg 

這次的「台灣電影展」中有一部象徵台灣新電影里程碑的《光陰的故事》,我心中想起的就是台灣電影曾經風光走過國際,如今依舊在尋找肯定的光陰故事,游安順在《童年往事》中鐫刻的台灣孩子形象其實是1980年代的記憶了,下一回,紐約時報再來介紹台灣電影時,會不會改用《第四張畫》裡的畢曉海劇照?或者是《賽德克.巴萊》中的莫那魯道呢?我期待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