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教父:耶誕變奏曲

耶誕節到了,你看過什麼耶誕節的背景電影呢?耶誕節的電影有那些特色呢?你最難忘的耶誕節電影是那一部呢?

耶誕節電影有那些?今天的課堂上我問了七年級的年輕同學。

 

有的人說:「《小鬼當家》!」也有人說:「《北極特快車》!」更有人說:「《食神》!」

 

其實以耶誕節為背景的電影不勝枚舉,除了這些,還有《扭轉奇蹟》、《聖誕夜驚魂》、《終極警探》、《公寓春光》、《今天暫時停止》、《小氣財神》、 《二見鍾情》……連王家衛的《2046》都要扯上2004122420041225這兩截火車上最冷的車廂。

 

在這個西洋人最熱中的節目裡,外頭的世界大雪紛飛,屋裡的人裡應闔家團聚,其樂融融,該是感恩的時刻,也該是反省的時刻;該是放假嬉戲的時刻,也該是清心寡慾的時刻……一切就看你用什麼心情來面對這個節日。

 

其實,2004年的台灣電影市場有一部以耶誕為背景的電影被忽略了,在歲末時刻,該要重新整理一些被忽略的電影,就讓我們從今敏的《東京教父》談起吧。

 

這是一部被片名限制思想的電影。一提到《東京教父》,你就是會想到《教父》,典型的黑社會火拚電影,頂多是把紐約和義大利背景換成東京吧,我在看電 影之前,心裡就這樣喃咕著,直到看完電影,才明白約定俗成的《教父》概念有多害人。其實,牛津字典裡對《教父》的定義是:「孩子受洗時擔保其宗教教育之 人。」只是我們後生晚輩被柯波拉洗腦,只要提到教父就認定與黑道有關。

 

耶誕節的傳奇故事很多,其中,東方三王(或三博士)順著星光到伯利恆的馬槽朝拜耶穌誕生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東京教父》利用這個經典傳奇的原型 轉化成東京的三個流浪漢意外收容了一個小棄嬰的故事,因為這個小寶貝,三個流浪漢因而組成了一個「小家庭」(又高又壯,卻是心地善良的人妖小花等於就是媽 媽、因為沈迷賭博而迷途棄家的阿仁儼然就是爸爸、離家出走的少女美雪則 女兒,原本共患難,同飲食的生活,在小寶貝的加入後,必然秩序大亂,但也透過「生命中意外的闖入者」,使得他們各自得去檢視、面對自己的舊傷口,透過圓謊、剖析和療傷的多層次軸線,彼此都得能重生,找到自己的生命皈依,剛好符合傳統耶誕節電影那種「在天寒地凍中明心見性,終能光明在望」的傳統。

 

《東京教父》企圖心很大,不只是做一部簡單的耶誕節應景電影而已,首先,它是東京生活的總反省,只要你去過東京的新宿車站,你可以看見從新宿驛一路 排到市政府的長龍遊民陣仗,一入夜,遊民就從車站廊下、公園帳蓬開始打開行李,攤開報紙睡下,而且人數不是十幾二十人,而且幾公里長,接近五六百人的大陣 仗,以遊民做主題,基本上就捕捉到了東京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

 

就在此時,金敏一方面把所有工作人員的字幕分別懸掛在街頭看板、貨櫃車廂,商店廣告上,讓觀眾透過這種巧妙的嵌合法看見了畫家筆下的東京浮世繪,同時也認識了電影的工作班底,每一個工作人員字幕的出現方式都讓人眼睛一亮,完全符合了我一直相信的好電影必勝公式:好電影一定會有特殊的片頭開場設計;開 場有巧思,片頭夠噱頭的電影,成績一定不會差。

 

至於這三個遊民急著替小寶貝找到生身父母的尋覓過程,其實正是日本近代社會發展史,小家庭制度在泡沫經濟下的崩毀,男女情愛的分合隨意,性別錯亂的 失序人生,以及勢利的貧富社會,以清除垃圾為名,行暴力發洩之實的小太保,以及透過腳踏車、計程車、貨車、11號公車等交通公具來誇張說故事的日本喜劇性 格,都有讓人唏噓及狂笑的效果。在在証明了今敏是當代日本的動畫導演中最有親加力,也最幽默的新血輪。

 

當然,由鈴木慶一替這部電影創作的主題音樂,不但有耶誕名曲「平安夜」及貝多芬「快樂頌」日本化的歡慶處理,更有兼揉搖滾和日本傳統演歌的精彩變 身,在襯顯電影主題和帶動情緒的效果上,都浪漫多情地激發火花出來,看完電影,你其實就會學起日本人那樣用最不純熟,最不標準的外來語發音法唱著聖誕歌 曲,而那就是最另類也最有趣的耶誕風味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