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金穗獎,就如同一次遇見台灣影壇的新秀俊彥,豐富又飽滿。
台灣電影景氣雖然不好,工業水平亦不高,但是愛電影的人很多,在有限的資源下尋找夢想出口的方式,是多數人持續奮鬥的志氣,金穗獎就是多數初出道的創作者
讓人「看見」自己的入門機會,這也正是過去兩年來,我陸續接受台北電影節和金穗獎之邀出任評審的主因: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密集得見台灣電影工作者的創作活
力,能夠「看見」期待被人「看見」的優秀作品,其實是最開心不過的事,因為入目的盡是年輕人的夢想、火花及執行力。
早期以鼓勵實驗電影起家的金穗獎,近年來已擴大參賽資格,不只歡迎學生創作,也歡迎有志拍片的年輕或資深工作者一起來角逐,細審參賽作品就可大致窺見台灣
電影夢想家的工作實況,不論是創意構想或表現手法,都有特別的時代座標,一個多月的看片心得是:本屆金穗獎參賽作品的基本創意特質是在「工整」與「開創」
的兩個軸線間擺盪;表現手法的座標則是明顯朝向打造美學風格的「低限」手法傾斜偏移,強調實驗顛覆的「新潮」創新則是相略嫌虛空不足。
「工整」意謂著技術水平的普遍提昇,「開創」則是展現著創作者的能耐與企圖心:「低限」反應的是偏向清冷的影音美學;「新潮」的不足,同樣也讓人看到了創
作空間的局限,這些傾向都和台灣電影產業的低迷生態有緊密的關連。即使如此,不論那一單元的參賽作品,創作者都在嘗試開發多元敘事,卻也是今年金穗獎參賽
作品的共同特色,不以成敗論英雄,他們走過的足跡印痕,還是讓人印像深刻的。
以動畫單元為例,入圍的《棋局》、《衍生》、《木偶人3熱鬥》和《十二點前》都有著明確的意念動機,配合已經相當純熟精進的技術,發展成主題、技術和趣味
兼具的動畫作品,而且美術與敘事風格各不相類,頗有百花齊放的美麗場景。更重要的是創作者都已擺脫世俗成見,讓動畫電影在短片格局中得能出現更深刻的人生
意義。
例如《棋局》就將世事如棋的人生命運主題發揚光大,以棋子單足跳躍,卻也跳不脫背後主宰的那隻人手的「操控/閃躲」生命本質做了讓人驚豔的論述,甚至連本
屬單調乏味的戲偶五官都能在鏡位與場景的調度下,出現了複雜的表情,適時反應了角色的心理層次,成就不凡;至於《衍生》以流暢的韻律,繁複的算圖技法,將
「人」與「牆影」的音樂對話拉開到了趣味與哲理對話的層次;《木偶人3熱鬥》則是結合實境與虛擬的動畫片,簡要的機械蚊子與機器人的對決主戲,精確掌握了
台灣動畫短片最欠缺的戲劇元素及觀賞樂趣,更從《木偶人2巴哈Kuso板的逆襲》的本土狂想躍進到普世共鳴的對戰主題,可看性極高。至於以簡單線條構成人
物情貌的《十二點前》,雖然部份靈感來自《駭客任務》,但是手法與敘事都能對準失眠者的焦慮與困惑,帶領觀眾進入夢幻出走的世界。
另外,極具本土風味的《大頭仔的三塊厝》和《遺忘的寶藏》則是在濃烈的劇情主軸下,將鄉野趣味及動畫元素結合為一。《大頭仔的三塊厝》強調小男孩與小公雞
的「人雞鬥法」,從小詭計到小趣味,無不活力四射,美術場景亦充份呼應了鄉野田園的本土美學,極為別致;《遺忘的寶藏》不但嘗試拓廣動畫疆界,嘗試以音樂
劇的形式帶出一齣充滿歷史反思的作品,還將寶藏傳說的歷史趣味包納成為帶動劇情動力的能源,創作格局和落實夢想的能耐,都極有可觀,如果能在音樂歌曲的普
及度及敘事力上更上層樓,成就自更不凡。
多元美學的展現是本屆金穗獎動畫作品最讓人驚豔的成績,
紀錄片單元則是在「工整」與「開創」的兩個風潮極端都各有才子各領風騷。
《草木戰役》是「開創」型的代表,以巧妙的「原生種」和「外來種」的生態觀察角色,產生了「藉物寓人」的力量,結合政治時勢的議題,既揶揄又鞭笞了政客翻
雲覆雨的政治現實,全片的人文及生態視野,既有歷史的縱深,也有細微的追蹤紀錄,表現手法勇於嘗新,議題論述更是在在發人深省;《綠的海平線》則是揭露罕
為人知的一頁台日歷史,以極其工整的考據功夫補齊歷史空白,不帶激情地重現歷史情懷,堪稱是傳統紀錄片的「工整」模版。
位於「工整」與「開創」的這兩端軸線間的《我愛小魔頭》和《雲的那端》則同樣有著耐心的守候紀錄及鮮嫩活力的人物特質,作品中流露的強烈生命力及生命困惑
都讓人動容。《我愛小魔頭》在近身觀察的守候下,捕捉到自由浪漫的年輕靈魂,面對職場上的制式僵化與學子互動的共鳴回應,
有澎湃熱情,亦有教育議題的爭
論,成績不俗;《雲的那端》則是透過當代科技,點出了異國婚姻的文化阻隔,而異地分居的現實無奈只仰賴科技來互聯,卻也引發了親子難相認的親情疏離,惆悵
又無奈的現代人生素描,同樣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