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se:兒時點點滴滴

伏兵常有奇襲效果,電影中的歌曲,往往就像伏兵,專門來偷觀眾的心。

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勳的《兒時的點點滴滴》(おもひでぽろぽろ/Only Yesterday),就派出「The Rose」來偷觀眾的眼淚與笑聲。

歌曲出現在電影終場前,請了十天長假的上班族岡島妙子,來到山形縣重溫農村生活,想起小學五年級時的美好時光。就在假期結束,妙子踏上歸途時,剎那間似乎明白自己該珍惜的是什麼,此時歌聲響起,妙子於是在兒時玩伴的精靈歡呼簇擁下,折返農村。

歌曲是Amanda McBroom填詞作曲的「The Rose」,歌名和歌詞卻都被高鈿勳日文化了,成了「愛是花,你是那種子(愛は花・君はその種子)」,最後那幾句「就在以為愛不會降臨之時,讓回憶起來吧。哪怕冬天被深埋雪下,在春日的愛情下,種子終會開出鮮花」的歌詩,觀眾一定會想起,青春時期曾經想做,卻一直沒能完成的憾恨……

多數人認識「The Rose」,源自Bette Midler演出又主唱的《熱淚心聲(The Rose)》片尾曲,光是開頭四句的歌詞:

「Some say love
It is a river that drowns the tender reed
有人說愛情像條河流,覆蓋了柔嫩的蘆葦。
Some say love
It is a razor that leaves your soul to bleed
有人說愛情像把利刃,割裂你的靈魂讓血淌流
Some say love
It is a hunger an endless aching need
有人說愛情是種渴望,再怎麼疼痛也不停歇的欲求。
I say love
It is a flower and you it’s only seed
但我說愛是一朵花,你則是這花的種子。

簡單又精準說出了愛情的嚮往、蜜甜、傷痛與不悔。

高畑勳在電影中大量使用各國歌謠,既是兒時回憶,也呼應片名的「兒時點點滴滴」。最後選用這首歌曲標識女主角的心路轉折,其實很有「說明風」,註解了妙子回歸故里與農村的生命頓悟,字字句句都流瀉出生命智慧。

更重要的是幾乎人人會唱「The Rose」,七分熟悉,三分意外,調和出前所未嘗的新滋味,讓觀眾願意細細咀嚼新歌詞,對照妙子的生命選擇。

高畑勳的最後祝福是鼓勵擔憂心碎,懼怕失敗的人勇敢去愛,大膽逐夢。或許正因為訊息如此明白,有情人才會動情落淚。

長夜漫漫
旅程迢迢
在寒冬深雪下藏一顆種子
春日甦醒將化為玫瑰綻放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