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歌初動:影史回頭看

有些歌曲有神秘力量,每回出現在電影中,意謂有事即將發生,八成是奇蹟妙事,兩成則是哀傷憾痛。

這首有魔法的歌,名叫「驪歌(Auld Lang Syne)」,無數電影都透過這首曲子書寫男女主角的命運彎轉。

例如:費雯.麗初聽此曲,確認此生摯愛;再聽此曲,確認今生無緣。

例如:梅莉.史翠普聽聞此曲,驚見老公偷情去了,人生變色。

例如:威廉.荷頓原本要告別情人,卻在驪歌聲響後,改變心意,最終魂斷離恨天。

「Auld Lang Syne」是蘇格蘭民謠,18世紀著名詩人 Robert Burns (1759-1796)採集整理後,傳唱至今。每逢跨年時刻,很多人都愛高歌此曲。

台灣長大的4、5年紀生,小學畢業典禮上通常會高唱由「Auld Lang Syne」重新填詞的「驪歌」(也有人唱日本歌改編「青青校樹」,那是另外一首歌),華文憲(1899-1940)填寫的「驪歌」歌詞如下:

(本文是節略版,原文有國民革命軍色彩)

此曲另有中文翻譯。分別是:「友誼萬歲」和「友誼天長地久」。

歐美人士傳唱「Auld Lang Syne」的歷史悠久,透過大銀幕放送成為通俗文化主流,則要歸功電影《魂斷藍橋(The Waterloo Bridge》,尤其是費雯·麗的坎坷愛情。

「Auld Lang Syne」是古英文,發音近似「歐蘭桑」,歌詞大意如下:

在《魂斷藍橋》中,勞勃.泰勒約了剛認識的費雯.麗去一家餐廳用餐,勞勃.泰勒知道這家餐廳在打烊前,樂師會演奏一曲「告別華爾滋」,讓用餐男女把握最後時機,在燭光熄滅前,來到舞池相擁ㄧ舞。

這首曲子就是「Auld Lang Syne」,情人們踩著華爾滋旋律細語擁舞,樂師再效法海頓「告別交響曲」的典故,逐一熄去譜架上的燭火,悄悄隱退,舞池中一片昏暗,只留人客繼續起舞,剛才的樂音好像還在耳畔縈繞,愛情在暗夜中繼續發酵…「Auld Lang Syne」輕而易舉就穿透觀眾心房,費雯.麗再難抗拒邱比特的撩撥,觀眾也期待有情人終成眷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VwuS3K7Hcw

後來,誤傳勞勃.泰勒空難殉國,無力謀生的費雯.麗淪落為妓女,有一天卻在經常拉客的滑鐵盧車站再次遇見了劫後餘生的勞勃.泰勒。

重相逢,是該論及婚嫁了,勞勃.泰勒還特別安排了樂團在自家豪華莊園演出定情曲,「Auld Lang Syne」再度響起時,費雯.麗思前想後,覺得自己的身軀和名節都已不再無瑕,黯然決定分手。

日後,勞勃.泰勒年年重返滑鐵盧橋,思念佳人,「Auld Lang Syne」的樂音再度響起,陪伴所有哭腫雙眼的影迷走出電影院。

同樣一首歌,同樣的一對男女,情境不同,意義和效果就都各不相同了,這就是電影音樂的奧妙了。

後來,黑澤明的《醜聞》、比利.懷德的《日落大道( Sunset Boulevard)》、薛尼.波拉克的《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法蘭克.卡普拉的《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 )》喬治.史帝文斯的《巨人(Giant)》都曾用了這首曲子做為劇情轉折的關鍵音樂,巧妙各有不同。

《遠離非洲》中,所有旅居肯亞的歐洲人都在除夕時同聚一堂,準備歡慶新年,時間一到自然是大家齊聲高唱「Auld Lang Syne」,而且要跟身旁的家人或情人相擁相吻互道新年快樂,可是女主角梅莉.史翠普四顧茫茫,找不到夫婿,好不容易看到他的背影,卻是擁著其他的女人快步離去。

那是一顆破碎的心,在新年元旦,她只能靠自己走出一條路來。Robert Redford 就是老天送給她的禮物。

《日落大道》中的威廉.荷頓原本是過氣女星豢養的小白臉,他不堪無聊,除夕夜決定自己出外找朋友相聚狂歡,讓他備感溫馨,甚至打電話回家請管家幫他收拾行李,決心要斬斷情絲。

沒想到,管家在電話中告訴他:「小姐自殺了,醫生正在急救!」嚇出一身冷汗的他趕回家,小姐的手腕上都是白紗布,他還來不及開口說出想要分手,時間已經到了跨年時刻,樓下樂師立時彈奏出「Auld Lang Syne」的音樂,「豈可遺忘老友,不再思想起?」的歌詞句句打中他的心房,他不能做見死不救的負心漢,於是回身擁抱,這段孽緣就再也糾纏無解了。

《風雲人物》的意外轉折也差不多,詹姆斯.史都華飾演的小鎮青年,滿懷壯志卻一直遇挫,除夕夜更是大勢已去,不料,奇蹟逐一顯現,「Auld Lang Syne」的音樂響起時正是噩運走到盡頭的轉捩點。電影也在歌聲中畫下句點,喜悅酣暢成為觀眾走出戲院時的心情寫照。

黑澤明《醜聞》中的「Auld Lang Syne」則是悔過贖罪的再生力量。

電影中的年輕畫家三船敏郎在旅途中偶遇歌星李香蘭,卻遭狗仔記者撞見,渲染成兩人有私情。他們委託了志村喬飾演的律師打官司,但是志村喬卻因女兒重病在身,需錢孔急,因而出賣了當事人,導致穩贏的官司意外落敗。

那年除夕,他們在酒館相聚,志村喬帶著酩酊酒意,唱起日文版的「Auld Lang Syne」-「螢の光」,想要告別過去一年的灰頭土臉。

音樂響起,先是樂團輕唱,繼而是沈醉的、失意的、清醒的酒客陸續都開懷跟唱,一首歌真的能夠洗清過去這一年的胸中塊壘嗎?唱歸唱,無情人生依舊無情。志村喬的悔恨,其實非常寫實,非常傷痛。

至於《巨人》中使用的「Auld Lang Syne」則是最幽默,也最嘲諷的。

女星伊莉莎白泰勒下嫁德州牧場主人洛.赫遜,卻因人權觀念不同,時常爭吵,憤而帶著三位子女回娘家過感恩節,小朋友都愛極了外公餵養的火雞,沒想到在感恩節大餐上就是吃火雞,而且吃的就是早上才玩在一起的那隻火雞,於是小孫女首先發難痛哭,其他兩位兄姐也跟進嚎啕,餐廳原本正迴盪著「Auld Lang Syne」的音樂,如今突然變成啼哭三部曲,爺爺正拿刀要切食火雞肉,眼中看到的全是小朋友的眼淚,這一刀是怎麼也切不下去的……

另外,導演麥可.派屈克.金恩(Michael Patrick King)則在《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The Movie)》中混搭了「Auld Lang Syne」與「Bring It On Home To Me」。

女歌手Rebecca Pidgeon演唱的混血版本,與Robert Burns採集的蘇格蘭民謠都有勸世惜情之意,

電影中,Cynthia Nixon飾演與丈夫分居的米蘭妲,除夕輪空,只能獨守空閨,百般不是滋味,打了電話給同樣飽受逃婚失戀苦的好友凱莉(Sarah Jessica Parker),同是天涯傷情人,在理應闔家團圓的夜晚聽見「Auld Lang Syne」反覆提醒:「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豈可遺忘老友?

And never brought to mind?不再想起。於是凱莉匆匆起床披衣,拿起酒,就趕到米蘭妲的寓所,把酒談心,所有寂寞惆悵全都拋付腦後了。

2024年最後夜晚,我們天各一分,透過網路,透過臉書,我們聽著,想著,回味著一次又一次的「Auld Lang Syne」,想起美好往日,親愛的朋友,為了美好往日,就讓我們舉杯,隔空浮一大白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