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妳轉身時:死生契闊

昨天觀看綠光劇團《當妳轉身之後》整排。上一回整排經驗是六年前的《當迷霧漸散》。

戲劇整排,代表還有調整空間;整排就願意開放旁觀,一方面是聆聽建議,追求完美,另一方面則說明了團隊信心。

第一張照片就是女主角得知自己罹癌後,依舊燦笑的神采,然而與病魔搏鬥,很難一路微笑。

感傷很難與微笑連在一起,綠光世界劇場《當妳轉身之後》,卻把這兩款情緒送到眼前,時而淺笑,時而滴淚。

例如,蔣捷 「虞美人」,從少年、壯年到鬢已星星的老年,三個階段聽雨聲,心境層次故不相同,最動人的那句:「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相信很多人都會背誦。《當妳轉身之後》同樣用這首詞大作文章,卻把「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改成「一任一桶(點滴)到天明」,雨聲變成營養劑的了「滴落」聲,是幽默,也是苦中作樂的嘆息。

點滴變奏曲清楚標示出《當妳轉身之後》的人生老病主題:一位教學嚴謹的文學女教授,意外發現自己身患卵巢癌,而且已經到了末期,昨日光環毫無意義,只能躺在病床上接受最高劑量的化療,卻也註定等死。是的,「生老病死總無情」聽著「點滴」到天明,還真的有點像奪魂鈴。

《當妳轉身之後》改編自1999年普立茲文學獎得主Margaret Edson的得獎作品《W;t》,主角是英國文學教授,縱貫全劇的詩詞是英國詩人John Donne的十四行詩「Death Be Not Proud」,綠光劇團譯成中文後,身分改成中文教授,文學內容則是李商隱、李清照、蔣捷和莊子都滲透了進來,詩詞意境更能同感共振,也更能催動笑聲和淚水。

王琄是《當妳轉身之後》的關鍵核心,一上台就下不了台,從幕啓演到幕落,從活生生演到病懨懨,從直立再到平躺,春夏秋冬在一身,悲歡離合在眼前,這個角色既是演員夢寐以求的機遇,也是考驗。身型靠服裝、髮飾幻化,口條和身段才是動人所在,抑揚頓挫、悲歡轉換、滄桑驚夢,全都落在她身上…….整排結束後,所有演員抱著她哭在一起,是感佩,也是感傷。

生病後、 罹癌後,人生全變了,這種感歎其實多數人都有感,《當妳轉身之後》加了很多醫病現場的描寫,教授讓學生觸診的尷尬與不適,確實不難理解與同情,只是對醫護團隊稍嫌尖銳苛刻了些,尤其是成為用藥實驗個案,最後成為論文主角的「無情」現實,可以轉身為肉身獻祭的犧牲,不必陷入怨嘆泥沼。

倒是最後明明都已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事到臨頭還是急到拚命搶救,《當妳轉身之後》對人性真情的實感描寫,確實會在觀眾心頭丟下一顆顆石頭,看看劇中人,想想家裡人,心頭激盪的漣漪就是戲劇送給觀眾的禮物了。

《當妳轉身之後》探討的生死議題其實全民有感,綠光劇團的企圖與努力,讓我願意再次走進劇場,再次感受「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的生死握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