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種喝采:自閉症人生

「當我在電梯裡發現Jason時,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他這輩子就只能困在自己的電梯裡。而我們也只能陪著他上上下下。」Jason 的父親Micro 噙著眼淚向妻子分享心事。

很久不曾遇見可以熱淚盈眶,哭得這麼痛快的電影,德國導演Marc Rothemund
執導的《56種喝采(Wochenend Rebellen/Weekend Rebels)》結合了自閉症、足球和陪你到天涯海角的父子情,邀請大家走進自閉症患者和原生家庭的世界。

哭,是因為Jason飽受自閉症之苦:同學霸凌、師長不耐、成人誤解辱罵……家人也要放下自我,耐心體諒、陪伴和引領。Jason 每一回的情緒失控和尖叫,都在撕裂觀眾的心。

痛快則是因為電影中的父子達成共識,Jason 承諾盡力做好情緒管控,Micro答應每個星期六陪兒子走遍德國56座職業球場,找到他想支持的球隊。Jason 的邏輯很簡單:若未逐一比較,如何確定最愛?

從《Weekend Rebels》到《56種喝采》,我必須先給海鵬影業大大喝采,《56種喝采》的中文譯名更開闊,也更有想像力。一開始不懂片名指涉什,一旦懂了,你就會愛上他,剛好呼應電影主題:一旦理解了Jason,你也會疼惜他,呵護他。

自閉症孩子很難跟外界溝通,Jason有一堆跟別人不同的習性:食材得分類放置,不能混染;對聲音雜訊格外敏感;講話有違邏輯立刻糾正;老師講福音傳奇,他只相信愛因斯坦…..別人觸及他身體,他會尖叫;為了看足球,他可以忍耐。只因為要做到想做的事,他也可以修正自己的原則。《56種喝采》就從這個縫隙中找到折衷點,讓教育和親情都找到了呼吸空間。

Micro知道自閉症無藥可治癒,他不可能守護Jason一輩子,打造社交泡泡,讓Jason無憂無慮做自己,光是走遍56座球場就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的足球鐵粉。這種陪伴開啟了Jason的視界與世界,也讓Micro真正明白陪伴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

飾演爸爸Micro的Florian David Fitz演來極具說服力,從逃避到盡心,從好脾氣到爛脾氣再到好脾氣,他不只是守護天使,也是被天使啟蒙與祝福的幸運兒,他的焦慮與挫敗,我們理解;他的氣憤與挫敗,我們同感;他的突圍與認真,我們自知不會做得更好。他緊緊捉住的不只是Jason,更是所有觀眾。

這對父子往返穿梭五萬六千里的足球長征,不僅守住了誓言,也守住了親情的尊嚴與驕傲。《56種喝采》更讓觀眾親眼目擊足球運動如何深入歐洲民間(沒有一部電影有該片本事,動員百萬瘋狂球迷又叫又吼,忘情演出),對照正在廝殺的歐洲國家盃賽事,《56種喝采》現場直擊的力道,簡直就是德國庶民史,呈現的足球熱浪比任何一位足球大使都更強更猛,而且電影還會告訴你:6比0的球隊,不如2比1的球隊更值得你認同。

電影有一句歌詞,讓人感慨:有時只是一線之隔(a thin line),有時則是浩瀚無界(a broad line)。理解自閉症,只是第一步,陪伴、扶持與相處是一輩子的功課,《56種喝采》讓大家認識自閉症、足球和父子情(還有天文學及太陽風暴),哈利路亞,多美好的生命課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