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28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春節推荐DVD《劍岳》

春節期間,九天連假,誰不想出外走走?但我們要問:登山的人兒目的究竟為何?

以下的四個選項,你會選那一個

01見識自然之美

02健身練膽識與意志

03較勁比賽

04厚植國力,完成地圖堪輿

 

summit003.jpg日本著名攝影師木村大好首次當導演所拍的《劍岳》就以登山為題材,細剖了人們登山的目的,有的就是要搶第一,有的則是要實踐使命,不論所為為何,黑部立山絕美的山色搭配男兒競爭的主題,以及韋瓦第的四季音樂,都讓《劍岳》成為假期中最適合全家一起觀看的電影。

使用音樂:四季:夏;《四季:冬》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春節推荐DVD島嶼寫作

island326.jpg 

2011年最讓人興奮的創作突破就是一群紀錄片工作者試圖將文學與電影做出另類的結合,完成了《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從《尋找背海的人》—-王文興;《朝向一首詩的完成》—-楊牧;《如霧起時》—-鄭愁予;《逍遙遊》—-余光中;《化城再來人》—-周夢蝶到《兩地》—-林海音,都為文學創作者留下了美麗的歷史與身影!

 

2012年島嶼系列團隊創作者還要「往下走」,下一步想拍香港作家,如西西、董啟章,一切就像知名哲學家康所說的:「島嶼因在廣大的海洋漂流,所以分享了那廣大的海洋。」 

使用音樂:島嶼寫作原聲帶;「向海洋」和「車過枋竂」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春節推荐DVD《博士熱愛的算式》

 

今年春節有九天假期,適合出遊,亦適合看電影,不論到戲院看新片或者租DVD回家看,就讓我們推荐幾部適合全家一起觀賞的電影。

pmms0313.jpg 

首先是讓全家老少一起認識什麼叫做完全數和友愛數的數學電影:《博士熱愛的算式》,數學課也可以是人生哲學的縮影,何等美妙。

 

《博士熱愛的算式》也可以教小朋友從棒球員的背號中找到魅力與特質。例如全壘打王王貞治的背號是1號,他的死對頭江夏豐卻是28號,28就是第二個完全數,象徵著球藝和人生的完全。

 

數學人生何等美妙,創作者的巧思更讓人拍案叫絕。

 

使用音樂:《博士熱愛的算式》主題曲

加古隆創作音樂

 

01月07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最新電影音樂:《金陵十三釵》

朋友送來張藝謀最新作品《金陵十三釵》的電影原聲帶,原本淡而視之,可是一看到陳其鋼的名字,我就迫不及待想要打開來聽了。

 

fow053.jpg理由之一:張藝謀的前一部作品《山楂樹之戀》有點可笑,但是音樂極其動人,同樣是陳其鋼的手筆。

理由之二:陳其鋼寫過《大紅燈籠高高掛》芭蕾舞劇和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主題曲《我和你》,用札實的古典音樂訓練,來寫流行音樂,韻味自是不同。

理由之三:《金陵十三釵》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當年譚盾的配樂寫得極其沈重,如今呢?我充滿好奇。

電影還來不及看,但是既然有了音樂,就先從音樂切入吧。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年度回顧:2011十大外語電影》

我的年度十大外語片排名是:

01.選戰風雲

02.博士熱愛的算式

03.借物少女

04.更好的世界

05.我愛故我在

06.猩球崛起

07.落日車神

08.玩命關頭5

09.魔球

  10.傷心潛水艇

 

且讓我分成三個單元來介紹:

第一部份:我最心儀的三部作品:

選戰風雲》的魅力在於突顯人性的醜陋,理念可以掛在嘴上當行銷,一旦遇上利益衝突時,你的選擇就更加突顯了人性的現實與無情

《博士熱愛的算式》的魅力在於清淡但有韻味,所有的生命哲理轉化成為數學來解析時,似乎都會有了新的體悟。

借物少女艾莉緹》的魅力在於透過比例尺的改變,看見了大呼小叫,大驚小怪的基本人性,透過「借物」概念進而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pmms037.jpg使用音樂:《選戰風雲》原聲帶

借物少女艾莉緹》原聲帶

第二部份:三部探索人間暴力的歐洲作品:

更好的世界》透過在非洲戰場行醫的父親,回家鄉面臨自己小孩受到同學霸凌,自己也遭人羞辱的諸多人生暴力情貌,讓暴力造成的世界悲劇有更多引人深思的迴旋空間。

《傷心潛水艇》透過一對兄弟在兒時照顧小弟,卻不幸往生的傷痛,進展到他們頹廢人生中,仍想為下一代盡點心,卻力有未逮的人間殘酷。

我愛故我在》一齣極盡物質與欲望之美的中年女人愛情故事,不對稱的愛情,要如何才能確定你的愛情是真?值得犧牲一切去追逐呢?

使用音樂:《更好的世界》原聲帶

我愛故我在》原聲帶

 

第三部份:幾部好萊塢作品:

首先是討論續集電影究竟該怎麼拍?

傳統是一集接一集,順著故事劇情走下去,

第二種則是回到源頭,詳加解釋人物爭鬥的源起

第三種拍法則是人物相彷,但是故事單獨成立,可以單獨觀賞

《哈利波特》屬於第一種

X戰警:第一戰》屬於第二種

《猩球崛起》屬於第二種的變形記。

《玩命關頭5》屬於第三種

另外再簡單介紹《魔球》

至於《落日車神》就且待來日了。

12月31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年度回顧:電影精選片單

 

 

過去這一年,我們看過多少精彩的電影呢?我整理了自己的觀影筆記,列出了今年留下印象的中外電影,有些是商業片,有些是藝術片,有些來不及公開放映,有些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力作;有些賣座電影沒有列入,有些藝術作品我也看不懂,無論如何,列入清單中的就是我在觀影時,有所觸動的作品。

 

 

外語片

華語片

 

一月

借物少女

生命之詩

我愛故我在

非誠勿擾2

 

二月

真實的勇氣

王者之聲

趙氏孤兒

 

三月

博士熱愛的算式

愛的自由式

藍色情人節

讓子彈飛

 

四月

更好的世界

妳離開的時候

尋找背海的人

 

五月

異想奇謀

傷心潛水艇

 

消失打看、關雲長

沈沒之島爸爸節的禮物小林滅村事件首部曲

 

六月

永生樹

玩命關頭5

命運化妝師、歸途

小偷,下落村的來電

 

七月

猩球崛起

武俠、河豚

 

八月

險愛勿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翻滾吧阿信

 

九月

落日車神

賽德克巴萊

 

十月

魔球

美髮師的夢想

阿爸、皮克青春

牽阮的手

 

11

裝扮遊戲

我不要死

到阜陽六百里 鋼的琴

轉山  星空  刀見笑

 

12

選戰風雲

夢露謎情

10+10

龍門飛甲

今天的節目中我則是選了幾首台灣電影的主題曲來回味這一年,其中包括了《星空》的主題曲「星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主題曲「那些年」、《阿爸》的主題曲「阿爸」、《賽德克巴萊》的主題曲「看見彩虹」及「父子重唱」,以及《翻滾吧阿信》的主題曲「完美落地」。主要原因即是今年的台灣電影市場幾乎全是台灣電影的天下,台灣電影工作者拍出了好看的電影,自是讓人由衷欣喜的事,所以自是要在2011年最後一集播出的節目中,把所有的榮耀都歸於華語電影了。

 

第二小時:

第一小段:年度回顧:我的最愛

ws1098.jpg 

有了片單,難免就會想繼續追問,那最愛的影片為何呢,以下就是我的選擇:

01. 10+10

02.賽德克巴萊

03.尋找背海的人

04.讓子彈飛

05.牽阮的手

首先,《10+10》讓我看見了台灣創作者的才情與志氣,雖然僅是短短的20部五分鐘電影,卻有太多的靈光與火花,讓人動容,其中,我更把最有時代精神與戲劇張力的《潛規則》選為年度之最。

 

其次,有不少小瑕疵的賽德克巴萊》無疑是今年最關鍵的電影,從企圖到執行,台灣電影的高度與密度,頓時就有了不同的視野,ws1092.jpg提到凝聚力與工業高度,對台灣影迷和工作者而言都是重要的里程碑。

 

至於紀錄片,我選擇了《尋找背海的人》和《牽阮的手》兩片,因為他們都紀錄了動人的歷史事件,前者讓我們看見了文學家的心靈與身影,後者讓我們看見了熱血中年的終身志業以及民主血花,都是值得傳承子孫的精彩作品,更重要的是有人選擇了這麼冷門的題材持續去關注,持續去紀錄。

 

商業娛樂電影中,深得嬉笑怒罵之趣的《讓子彈飛》無疑是讓人看得開懷的首選,最特別的是機關環扣之密,對白與戲劇線索的張力都高度緊繃。

dlbfd90.jpg 

選用音樂:

01.國旗歌

02.尋找背海的人》主題音樂

03.太陽照常昇起》主題音樂

 

第二小時:

第二小段:告別2011

節目很難得能夠再度遇到除夕夜播出,理所當然地就要選播最適合今天晚上播出的音樂Auld Lang Syne」,中文譯作「驪歌」

主要歌詞為: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never brought to mind ?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auld lang syne*?

意思是:豈可遺忘老友,不再想起?
豈可遺忘舊昔相識,以及美好往日?

過去有那幾部作品中曾經採用過Auld Lang Syne」呢?是不是每回音樂出現時,就格外淒美動人了呢?

各位朋友,聽完節目,2011即將落幕,2012即將來到,祝大家新年快樂!

12月10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知名導演:肯.羅素(Ken Russell

 

讓我們向曾經啟迪我們心靈,增廣我們見聞的前輩創作者致意吧!

 

今天的節目一開始,我們從「Walking in the air」來體會季節的聲音,繼而分享從名曲中衍生出來的「kiss goodbye」變奏版,是的,又到了冬季耶誕時分了。kr613.jpg

 

人生機緣非常巧妙,兩個星期前才向大家介紹法國作曲家Georges Delerue的創作人生,還重讀了英國名導演肯.羅素對他的《夏日之戀》譽為只有上帝才能創造的讚美詞,沒想到就接獲肯.羅素於20111127在醫院病逝的消息,享年84歲。

 

肯.羅素是激情浪子,敢於挑戰禁忌,常常走在時代前端。我在青春期看著他的作品成長,必需承認不論《戀愛中的女kr616.jpg人(Women in Love)》或者《樂聖柴可夫斯基(The Music Lover)》,都帶來極強烈的震撼,前者讓我對人生的情欲面向,以及工業文明與原始人性的矛盾擦撞;後者讓我知道了同樣一首古典音樂,在蒙太奇的技法協助下,可以那麼優雅自然地穿梭古今,既能踩著華麗的音符前行,又能自在詮釋作曲家的孤寂與榮華。

 

肯.羅素在1960-1970年代的慓悍,到了21世紀的今天,已然成為眾人熟悉的陳規了,開風氣之先,如今卻已浸漫成了俗世技藝,那是文明的進步,難的是開風氣的豪情與才情,今天的電影故事與人物故事,無非都是在見証一個時代的流變。

 

使用音樂:「Walking in the air

戀愛中的女人》原聲帶

夏日之戀》原聲帶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1812序曲」和「如歌的行板」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歐洲電影獎:《大藝術家》新音樂家的成績

 

我從不諱言自己對法國作曲家Alexandre Desplat的喜愛與佩服,但是今年的歐洲電影獎,卻有一位法國音樂家Ludovic Bource取而代之,拿下了最佳電影音樂獎。art006.jpg

 

Ludovic Bource的名字對很多人都很陌生,他交出的配樂作品是重現黑白默片精華趣味的《大藝術家(The Artist)》,該片已經先奪下了紐約影評人協會的年度最佳影片,後勢看好。該片是法國導演Michel Hazanavicius繼賣座的OSS117之開羅諜影(OSS 117: Cairo, Nest of Spies)》和《特務117之里約團團轉(OSS 117: Lost in Rio)》的大膽嘗試,片中有大量的默片場面,又是黑白畫面,主題鎖定好萊塢電影從默片要跳進有聲片的關鍵期,默片演員面臨的表演和愛情挑戰。

 

我還沒看過《大藝術家》,但是知道默片時期,音樂是最重要的聲音元素, Ludovic Bource音樂確實有情緒亦有畫面,很能撩動想像,所以讓大家先聽為快。

 

使用音樂:《大藝術家》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到阜陽六百里》

 

華語電影是否適用外語歌曲來詮釋呢?我選擇了挪威女歌手Kari Bremnes的歌聲來詮釋台灣導演鄧勇星執導的《到阜陽六百里》。

rt035.jpg 

《到阜陽六百里》描寫的是大城市裡的小人物浮沈故事,因為是小人物,所求不多,無非就是生活安順,心願得圓,但要在大城市營生,「騙術」似乎是必要的手段,有時候是騙自己,有時候是騙別人,《到阜陽六百里》透過「大小騙術」譜成了一闕社會哀歌。

 

《到阜陽六百里》的焦點核心在於透過春節「遊子回家」卻不易買到車票的心情,帶出「家」對於當代男女的意義,有人是傷心不返家,有人是功名無成誓不還,有的人則是夢醒後返家療傷,但是還有人懂得利用返鄉機會再賺上一票。

 

《到阜陽六百里》的格局不大看似輕描淡寫,卻也細數著人心的破裂傷痕,搭配。

Kari Bremnes一塵不染的嗓音,形成了一場美麗的邂逅。


專輯曲目
使用音樂: 01. Mote
02. Mitt hjerte hamrer og hamrer
03. Erindring

04.EN ELSKER I BERLIN

12月24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音樂:金球獎焦點》

 

適逢平安夜播出的「電影最前線」要獻給所有的聽眾朋友三個耶誕小禮物,首先是讓大家聽見不同版本詮釋的「Amazing Grace」,沾點節慶氣息,接下來的第一份賀禮是一口氣介紹五首第69屆金球獎最佳電影歌曲入圍作品:

Lay Your Head Down《奇異人生(Albert Nobbs)》

Hello Hello, 《糯米歐與茱麗葉(Gnomeo and Juliet)》

The Living Proof,《姐妹(The Help)》

The Keeper, 《重裝教士(Machine Gun Preacher)》

Masterpiece, 《溫莎公爵夫人(W.E.)》

 

第一小時: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音樂:古典與流行》

 

Pina-2011.jpg「電影最前線」在平安夜要獻給聽眾朋友的第二份賀禮是德國名導演溫德斯獲得今年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的《翩娜(Pina)》。

 

我個人很喜歡《翩娜》這個片名,既是大舞蹈家碧娜·鮑許(Pina Bausch)姓名諧音,亦有著翩翩起舞的含意,一「音」雙關,豐富極了。當然,這部電影的原聲帶亦有著讓人聞樂起舞的動能,極為動聽。

 

第三份賀禮則是剛上映的新片《不可能的任務4:鬼影行動(Mission: Impossible Ghost Protocol)》原聲帶。

 

gp2011.jpg這一套從電視影集發展而來的電影,在過去半世紀以來,已經是兩個世代的不同記憶,但是不管主角怎麼變,不管任務難度是不是更艱難了,不可或許的主題音樂一直是傳承《虎膽妙算》香火的精髓主軸,從原創的Lalo Schifrin到接棒的Michael Giacchino,都讓音樂發揮了點題與煽情的烘托功能。

 

第二小時:

最新電影:《10+10

 

10+10=20是最基礎的算術,但是透過美術設計的變動,10+10卻也可以解讀成民國100年台灣電影工作者獻給影迷的一位特別賀禮。

 

20位電影工作者各有五分鐘的時間來拍攝短片,究竟要如何說好一個故事呢?這考驗著創作者的才華與功力,因此有的人就回顧過去的創作歷程,擷取了最嫻熟的創作模式,用更精練與精熟的語法來訴說一則傳奇,例如朱延平導演的《無國籍公民》就承繼了他的《異域》系列,訴說著泰緬邊界的難民子女來到台灣落腳後,依舊得不到妥善安置的孤兒際遇,當然,再度聽見「亞細亞的孤兒」這首曲子時,還是會痛心,都這麼多年了,這首歌曲還在訴說著台灣人無解的政治悲情,還是「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

10-02.jpg 

例如最會拍兄弟情的王童導演則以一對兄弟扛著裝備上山放電影給神明看的《謝神》短片,再度讓我們瞧見了台灣人的憨厚與魯直;同樣地,何蔚庭導演的《100》則是紀錄了一位已經100歲的老先生依然能夠行走散步的平常人生;鄭文堂導演的《老人與我》則是以魔幻的語法訴說著一位宜蘭的失智老先生迷途出走,驚動全村上下,集體協尋的農村深情,讓觀眾看見濃郁的台灣人情味。

 

吳念真的《有家小店叫永久》則是站在文明演進的角度帶領大家回味一個不想被時代潮流淹沒的小雜貨店的故事,連老鄰居都去隔壁的7-11買飲料了,連兒子都勸母親把這家名叫「永久」雜貨店給收掉時,老太太為什麼堅持不肯?背後的故事,其實也是一段人間真情。

10-05.jpg 

至於侯季然執導的《小夜曲》則是透過周藍萍創作的「綠島小夜曲」串連起兩個年代,一個是1954年新公園放送亭裡,播送著紀露霞在錄音室裡現場演唱,即時播出的「綠島小夜曲」,然後再回轉到2011年,早已人去樓空的錄音室,不變的是紀露霞還依舊幽幽唱著同一首曲子,差別在於她已經75歲了。時光對照的美麗與歎息,最是迷人。

 

陳玉勳導演的《海馬洗頭》則是透過一個燈光古怪的洗髮室裡,一則要把掌管人類記憶的大腦的海馬迴清洗乾淨的靈異傳奇,反證出集黑色驚悚與當代愛情批判趣味於一爐的喜劇風格。

10-06.jpg 

至於《256145樓之1》則是《一頁台北》的導演陳駿霖走在台北街頭時,見証到的搬家景色,從中體會出一對即將結婚的情侶,其實還沒有完全準備妥當的焦慮心情,既寫實,又充滿寓意。

 

我無法以一個小時的節目長度介紹完這20部精彩短片,有些我中意的片段,就留待下星期六再與大家一起分享了。

 

使用音樂:《異域2孤軍》原聲帶

薛嘯秋《無聲曲》鋼琴演奏曲;

周藍萍《綠島小夜曲》;

12月17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選戰風雲

 

台灣政治人物正為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聲嘶力竭的此刻,觀看喬治.克隆尼自編自導自演的《選戰風雲》,其實是很具備對照參考的趣味,特別是政治人物總會鼓吹一個夢想,營造無窮的希望,但是又有多少人不以破滅做收?

ides28.jpg 

但是《選戰風雲》除了讓我們看見政治現實如何逼使曾有理想的人,逐步在面對政治戰爭那種「贏家全拿,輸家全無」的殘酷現實時,不得不一再修改容忍下限,不再堅持當年自己引以為傲的理念,一個你不再是你的人性逆轉,即使獲勝了,又有什麼意思呢?不,很多人,真的只求勝利,不問理念的,當年同樣面對著那具麥克風,那樣舌粲蓮花的時候,你還是原來的你嗎?如果不是了,你的轉變是進化?或者沈淪呢?

 

選戰風雲》同樣也對所有在職場工作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警訊,愛情劈腿的人,往往會被罵負心或薄倖,在政治或者工作上腳踏兩條船的人,是投機?還是買保險?一旦忠誠不再獲得信任的時候,你準備好,去做叛徒了嗎?

使用音樂:《塔瑪拉小姐(Tamara Drewe)》原聲帶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年度回顧:《最後的美麗(Biutiful)》

墨西哥導演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是一位很有勇氣,見識亦不凡的導演,從《靈魂的重量》到《火線交錯》,他每回出手都有沈重的生命議題得以直擊人心,他在2011年交出的《最後的美麗(Biutiful)》一片,更是一部獻給天下父親的深情電影。

21biutiful.jpg 

西班牙影星Javier Bardem飾演的父親角色,原本是仲介非法勞工的人蛇集團成員,但是他一開始即已血尿,即已罹癌,來日為多,偏偏妻子吸毒,難以照顧一對兒女,就在全力規畫自己死後人生的時候,他的工作已然觸礁,手上頓時負背了幾十條人命,就在一團混亂的生命節奏中,我們依舊可以看見一位其貌不揚,其行不當的父親,如何試圖彌補自己生命的遺憾,要給子女一個更好的未來,可憐天下父母心,正是電影最後讓人看見的美麗。

 

使用音樂:《最後的美麗》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夢露謎情(Nobody Else but YouPoupoupidou)》

 

法國導演Gérald Hustache-Mathieu執導的《夢露謎情》是一部很重視細節的精彩電影。

 

前提是你要知道夢露的故事,包括前幾任老公都不懂得愛她、疼她,好不容易與總統有一段情,卻也因為公開唱出了生日快樂歌,讓所有的地下情再也無法掩藏,不但失去了愛情,連生命亦不再是自己能夠掌控的。pp601.jpg

 

但是,夢露都已經離開人世50年了,這則已經在許多新聞報導,報章雜誌反覆被人寫爛的傳奇故事,要如何才能找出新意,完成薪火相傳,既像昔日女神致意?又能夠言人所未言的真相揭弊呢?Hustache-Mathieu的手法是找來一位專寫偵探犯罪小說的年輕小說家,透過他調查一位年輕女星的殞落生命,讓相差半世紀的不同世代女人,演出了有如輪迴轉世的驚奇雷同,因此有了古今對話,因此有了人生震撼。

 

使用音樂:瑪麗蓮.夢露「請你愛我」精選集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切膚慾謀

 

skin07.jpg阿莫多瓦專有的特色符號:色彩、慾望、性別、報復、喜趣、糾纏,在最新作品《切膚慾謀》一點都沒少,即使很有舊時相識的感覺,依然以大膽用色,視覺奇觀和玄奇劇情的方式,強力地吸住觀眾的目光。

 

世人誰不對身體充滿好奇?人之患在於有身,人之愛亦在於有身,阿莫多瓦用了醫學的病例與放大的手法,找到最公然,最不受批判的方式呈現肉體之美,公開被衛道人士列為禁忌的人體私密,再以放大的形式顛覆禁忌,更重要的是Alberto Iglesias的音樂確實動人,看聽音樂,你就會醉了。

 

使用音樂:《切膚慾謀》原聲帶

12月03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年度回顧:《三個傻瓜》

 

時序來到年底,該是秋收冬藏的回顧時刻了,本周開始,陸續介紹今年曾在台灣上映,但是當時來不及多做介紹的一些特殊電影,有的賣座,有的冷門,然而至少都在2011年曾以不同的方式在台灣市場與影迷展開對話,我的目的就是重新檢視這些作品,讓不曾得見的朋友,得能即時補遺,讓已經看過的朋友,亦能溫故知新。

 

首先介紹的是印度賣座電影《三個傻瓜》,這是一部用寶萊塢的歌舞形式來探討教育與友情主題的電影,三位主角都是印度知名理工學院電機系學生,但是從新生訓練的第一天開始,阿米爾.汗飾演的Rancho就以不接受既定思潮束縛,勇於質疑與對抗,贏得其他兩位室友的尊重,進而發展出堅定不移的友誼,他們出身各不相同,有人習慣逆來順受,有人則是忍氣吞聲,Rancho則是不時挑戰系主任,從針鋒相對的言詞辯論與抗爭行動中,暴露了教育體制下的虛偽和謬誤。3idiots001.jpg 

 

《三個傻瓜》的魅力有三:

一,同情成績差的同學,透過他們的奮鬥奇蹟散播迷人的生命拚鬥訊息;二,以歌舞形式表現大學時期的悲歡離合情節,在如沐春風的歡樂情緒中,享受他們總能逢兇化吉的神奇命運;

三,做為一部青春勵志電影,所有的教條內容看似教條,卻處理得絲毫不刻板與陳腐,反而創造了「有為者亦若是」的激情感動。

 

使用音樂:《三個傻瓜》原聲帶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年度回顧:《穿風信子藍的少女》

gihb008.jpg 

這是一部製作並不成功的電視電影,如果不是葛倫.克蘿絲主演,如果不是以荷蘭畫家維米爾的畫作為主軸,也許電影至今還在出租店的架上站衛兵呢。

 

知名的荷蘭畫家從林布蘭特、維米爾到梵谷,都曾有電影人把他們的故事搬上了銀幕,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小說家看著畫作發呆之後,自己想出來的故事,透過精細的考據與歷史重建,讓畫家、畫作與人物的關係,產生了微妙的化學效應。

 

《穿風信子藍的少女》最犀利,也最迷人的一點則在於維米爾從來不曾畫過這一幅畫,即使是從荒煙蔓草裡蹦出來的一幅彷作,卻也因為小說家有些奇想,也讓我們看見了維米爾的那個年代,他的家園與家人,以及他創作上的困境。

 

無中生有最是難,《穿風信子藍的少女》的失敗在於故事拖得太長,而且焦點模糊了,但是光憑這個「無中生有」的豪情,就夠讓人駐足流連了。

 

使用音樂:《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原聲帶

 

第二小時:

電影話題:金馬獎點點滴滴

 

過去四十八年來,金馬獎的給獎標準究竟為何?一直沒有定論,亦不可能有定論。有時是政治掛帥,有時候標榜藝術品味,有時候則反應市場力度,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參賽組合,不同的評審,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永遠不會有可供參考或依循的標準答案。

gha.jpg 

賽德克巴萊》獲得最佳影片,已經不只是著眼於電影的藝術完整性,毋寧說是電影成就改變了台灣電影的工業格局,也提昇電影的文化影響力,《賽德克巴萊》讓台灣人和看過片的觀眾重新檢視台灣歷史,認識台灣的原住民。提到凝聚台灣共識,電影比政治的力量強得太多了。

 

有比賽就有遺珠:姜文執導的《讓子彈飛》,不但商業效果佳,整體的藝術水平更是讓人驚歎,它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一樣,在多數的細節內容上都兼及了觀眾的胃口與反應,得能名利雙收。

 

回顧2011年的台灣電影,簡單來說就是創作活力回來了,電影類型拓廣了,內容趣味提昇了,觀眾自然也就回來了,我的觀察點是以從「單車」到「火車」,分析台灣電影的起飛歷程。

 

使用音樂:《太陽照常昇起》原聲帶

賽德克巴萊》原聲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原聲帶

幾度夕陽紅

11月26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我不要死(Essential Killing)》

 

今年高雄電影節邀請到了波蘭大導演傑西.史考利莫斯基(Jerzy Skolimowski)的新作《我不要死(Essential Killing)》展出,讓台灣影迷有緣得見波蘭電影的世界觀點。

 

《我不要死》的故事其實與波蘭無關,但是卻可以放大成為世人感同身受的作品,故事描寫一位阿富汗人穆罕默德在阿富汗峽谷中,為了自保,射殺了美軍,遭美軍逮捕後,飽受酷刑凌遲,又被押送至歐洲的秘密基地盤問,車行途中卻發生車禍,翻落山谷,穆罕默德僥倖生還逃逸,開始在冰天雪地的異國環境中求生存,我不要死,成為他拚盡全力活下去的唯一信念!ek02.jpg

 

《我不要死》有三個可觀之處:首先,開場的陸空兩棲作戰,人數並不多,卻有著無所遁逃於天地的壓迫感,那是導演場面調度的高明。

 

其次,導演找來了美國影星文森.加洛來飾演這位阿富汗人,血統與膚色的錯亂因此造成多層次的解讀可能:穆罕默德的遭遇適用於任何弱勢民族;對峙的仇敵,往往只在盲動的概念下蠢動,隨時都可能主客易位;穆罕默德在困境中的潛能激發,才讓世人明白自己體內猶存有多少動物天性。文森.加洛的精彩表演,讓他一舉掄下威尼斯影帝頭銜。

ek05.jpg 

第三,《我不要死》的英文片名叫《Essential Killing》,意即最基本的殺戮,人的獵食,不論葷素,都得殺戮,因此穆罕默德既然有著「我不要死」的存活意念,從開槍殺人到乞食搶食,都有著不同等級的殺戮能量,因此讓人更深刻體會到生與死的矛盾互補性格。

 

選用音樂: Zbigniew Preisner作品《Danse Macabre

Zbigniew Preisner作品《Silence, Night and Dreams

Eleni Karaindrou作品《Dust of Time

 

第一小時:第二部份

第二小時:第一部份

電影音樂:《法國電影作曲家Georges Delerue的作品》

 

台灣弦樂團在1130邀請到法國小提琴家浦利葉(Christophe Boulier)來台,以嶄新的樂曲改編和小提琴詮釋技法,重新向台灣影迷推荐法國新浪潮georges002.jpg電影音樂大師喬治‧德勒瑞(Georges Delerue)的電影音樂精華。

 

Georges Delerue1960年代以來伴隨法國新浪潮電影一起成長的作曲家,他與楚浮導演曾經合作過《射殺鋼琴師》、《夏日之戀》、《日以作夜》、《最後一班地鐵》,無一不是膾炙人口的精彩音樂,但是這次名為「向奧斯卡配樂大師德勒瑞致敬」的音樂會上的曲目還包括《奠邊府》、《無盡的愛》、《最後的星期日》、《海豚之日》等他與其他法國導演曾經合作過的作品,多數都是改編給小提琴、鋼琴與絃樂團的曲目,足以讓影迷與樂迷感受到Georges Delerue的多元創作情貌

 

今天的節目中共分為兩個重點,第一,向大家介紹Georges Delerue,讓他大家聽見他的成名代表作,特別是與楚浮合作的作品,還有獲得奧斯卡獎的《情定日落橋》。

 

第二則是曾獲法國「隆.堤博國際比賽」小提琴首獎的Christophe Boulier,這位法國中生代最知名的小提琴家,他的琴韻魅力就讓音樂自己來說話吧。

 

使用音樂:《Le violin sinvite au Cinema》原聲帶

Music from the Films of François Truffaut》原聲帶

A Little Romance》原聲帶

 

第二小時:第二部份:

介紹幾部最新電影:

《牽阮的手》從一首永恆的情歌,提到愛情的熱烈與對土地和人民的大愛;

 

《不一樣的月光》同樣也是透過一首浪漫的情歌,來探尋傳說與真實的距離;

 

rfh010.jpg《來自紅花坂》裡同樣有著雋永的情歌,聽見手蔦葵輕唱,生命就有如微風吹過。

 

另外,時序已經來到2011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開始要站在歲末的時間軸線上回顧過去這一年來,大家壓軸時會聽見一首特別的印度歌曲,猜猜看,那是那一部電影的主題音樂?

 

使用音樂:《月亮代表我的心》《月光小夜曲》《林蔭小路 回家的路》

 

11月19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電影音樂大師: 《莫利柯奈:50年一瞬的魔幻時刻

 

本周節目仍是繼續介紹義大利音樂大師莫利柯奈的往事回憶訪談錄,除了聆聽他的最新配樂作品:風之門:情繫西西里島(Baaria》之外,也要根據他在訪談中提到的最愛,節目中亦會再送出一本書。

 

電影大師創作一輩子,完成近五百部的影視音樂作品,難免會被人家問到:「你喜歡的三部作品是什麼?」題目很庸俗,卻符合凡夫俗子最想知道的創作秘密。

morri006.jpg 

我替大師回答的答案其實與大師自己的選擇很接近:《教會》、《四海兄弟》和《荒野大鏢客》,但是大師沒有選《荒野大鏢客》,他雖然以西部電影配樂揚名,但是臨老回顧時,西部電影配樂不是他的最愛,他另外提出了《例行公事》、《海上鋼琴師》和《風之門:情繫西西里島》三部電影。

 

所以我們今天的節目就要讓大家聽到這六部電影的音樂,重新想見大師創作時的心路歷程,特別是他提醒大家:人的耳朵很分辨兩種以上的聲音,所以電影配樂的基本精神就要簡單,明瞭。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的事。

 

使用音樂:馬友友的《電影琴緣》、《荒野大鏢客》、《教會》原聲帶、莫利柯奈精選集。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電影話題:《金馬獎入圍》

看電影遭遇突襲,其實是很有趣的觀影經驗,突襲難免意外,但也處處驚喜。cgs001.jpg

 

金馬獎前夕,我照例要緊急補充一些電影內容,看到了由葉偉信執導,獲得了女配角和視效兩項提名的倩女幽魂2011》,卻意外聽見了原本由黃霑先生在1987年版本的《倩女幽魂》中使用過的「黎明不要來」、「路隨人茫茫」等音樂,猛然一驚。

 

是的,24年的光陰彈指即過,張國榮往生了,還有人記得他,重拍倩女幽魂2011獻給他,但是張國榮不能再生,變成《梅蘭芳》裡的余少群接棒,黃霑同樣不能復生,但是他的音樂卻又換了形式重生。人生機緣,何等奇妙。

 

倩女幽魂2011有些巧思,原本只是寧采臣與聶小倩的戀情,在張炭的劇本下,卻變成了燕赤霞亦有一段情,只是獵妖的法師割斷了情緣,卻又不離不棄地守候,人與妖的愛情故事,因而多了耐人回味的餘韻。

 

使用音樂:《倩女幽魂》原聲帶─「黎明」、「黎明不要來」、「路隨人茫茫」

來自紅花阪》中一首動人的老歌─坂本九唱紅的「昂首前行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來自紅花坂   Kokuriko-zaka kara (2011)

 

用歌曲來記憶一個時代,表現一個時代,其實是最便捷的手法之一,1962年日本歌手坂本九在電影《昂首前行(上を向いて歩こう)》中與吉永小百合曾經合唱過「昂首前行」,宮崎駿父子合作的《來自紅花坂》,時空背景設定在1963年,用「昂首前行來呼應那個年代,也透過那樣的歌詞來陳述日本從戰後殘骸中逐漸站穩腳步的時代記憶。

rfh011.jpg 

別忘了,2011年日本發生了驚人的東日本大地震,曾有飲料商三得利動員了71名演藝人員合唱了「昂首前行,來振奮日本民心,此時再看《來自紅花坂》,rfh012.jpg體會這首我們童年時光亦曾聽過的日本歌曲,真的有一種清純歲月歷歷在現的美麗氛圍。

 

《來自紅花坂》是宮崎吾朗執導的第二部動畫長片,他也找來了曾在《地海戰紀》中唱紅主題曲的手嶌葵再度演唱了「再會吧夏天(さよならの夏)」,堪稱是2011年最動人的電影歌曲,也是本集節目中播放的音樂重點了。

 

《來自紅花坂》其實有點像日本的「未央歌」,一群高中生參與了社團,也捍衛了學生社團活動中心的大樓,男生與女生的好感,清純自然又美好,人與人的關係能夠如此單純,也是極美的人間風景了。

 

使用音樂:《來自紅花坂》原聲帶Satoshi Takebe  武部聰志

11月12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電影音樂:

秋收季節,又是論功行賞,推崇優秀作品的好時節,陸陸續續有一些電影獎要宣布入圍和得獎作品了,能夠讓聽眾朋友先聽見精彩電影音樂,一直是「電影最前線」的努力目標,今天我們就先讓大家聽見大師John Williams在八十高齡前夕,完成的最新作品《丁丁歷險記》原聲帶,可以聽見一些熟悉,還有一些創新。

tin.jpgskin.jpg 

另外,則是介紹甫獲今年歐洲電影獎最佳歐洲作曲家(top European Composer)提名的作曲家Alberto Iglesias的最新作品《切膚慾謀》的音樂,他再度與阿莫多瓦合作,同樣描寫人心的傷痛,音樂也極其動人,《切膚慾謀》目前正在金馬國際影展上映演,有緣的影迷可以先睹為快,我能夠看到的作品有限,先用音樂作引子,帶出今天下半段的重點。

 

使用音樂:

《切膚慾謀》原聲帶

《丁丁歷險記》原聲帶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扮裝遊戲》

 

《扮裝遊戲》是我今天在金馬國際影展上看到的第一部電影,就如同片名一般,這是一部童年時光的遊戲電影,主題在於裝扮,在於性別的混淆,童年的性別分際其實並不明顯,童年還真的純真歲月,青春期還沒有萌牙,人生還在充滿感性與曖昧情感的階段。

tom03.jpeg 

電影故事一如一般的兩小無猜電影類型,原本應是小男生與小女生的青春故事,卻陰錯陽差成了兩個女小生的青春際遇,關鍵在於11歲的洛兒是外型很男孩子氣的女孩,和父母親剛搬到新社區,卻被鄰居女孩麗莎誤認成男生,洛兒將錯就錯,乾脆改性換名,成了「米可」。那是一個很暢快的暑假,洛兒可以打赤膊踢足球,玩起所有男生熱愛的遊戲,卻也和麗莎有了牽手與接吻的好感碰觸,那個夏天的遊戲,其實正是她們在青春前期的性別啟蒙。

 

本片的姐妹演員非常精彩,導演席安娜就是很會拍青春故事,曾經在台灣推出過愛上壞女孩的法國導演。

  

使用音樂:《愛上壞女孩》原聲帶

 

第二小時:

電影新書:莫利柯奈:50年一瞬的魔幻時刻

 

這一段的節目要做三件事

01.介紹一本新書,那是義大利音樂大師莫利柯奈的往事回憶訪談錄,揭露了許多創作秘密。

02.介紹莫利柯奈的最新配樂作品:風之門:情繫西西里島(Baaria

03.送兩本書給收音機前的聽眾朋友。

1256003250_baaria.jpg 

電影大師創作一輩子,完成近五百部的影視音樂作品,難免會被人家問到:「你喜歡的三部作品是什麼?」

 

看到這裡,我把書本闔上,拿出紙筆,寫下三部電影片名:《教會》、《四海兄弟》和《荒野大鏢客》,第三個答案是因為那是我第一次聽見大師的音樂,那時還在唸國小的我,怎麼可能知道那是莫利柯奈的音樂手筆,但是人生的初戀又未必需要知道名姓,就可以纏綿思念終生的。

 

我的答案與大師的答案,出入點就在第三個選擇。其他的就讓大家從節目和書本中找尋靈光吧。

 

要介紹《風之門:情繫西西里島》的音樂,當然是因為那是大師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的扛鼎之作,只可惜電影在台灣上映時,沒有得到太大回響,連帶影響了音樂的共振回響。既然本集節目要介紹大師的書,也不宜只放經典音樂,讓大家聽見更多更新的作品,正是我製作「電影最前線」的動機之一。

 

風之門:情繫西西里島》的結構有如南柯一夢,1930年代,一位在街上玩樂的佩皮諾被父親叫去買香菸,並說若他能在吐出的口水乾掉以前就能把煙買回來會獲得獎勵,於是年幼的佩皮諾拚命跑過村鎮上唯一的大街,跑著跑著整個人就飛了起來,歲月開始跟著飛奔前進,他的人生也快速往前滾動,只是最後這位一直快跑前進的男孩會不會撞見自己老邁的身影?還是另外一個世代的青春呢?。.

本集節目要送書,答案就在節目的談話內容中,只有三個字,請注意聆聽節目嘍。

 

使用音樂:喬琪亞.芙曼蒂 / 世紀美聲精選

 《風之門:情繫西西里島(Baaria》原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