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當自強:金馬奇譚

2025年新年祈願:
傲氣面對萬重浪
熱血像那紅日光

金馬獎歷史上有哪一部作品,以同樣一段音樂,連著兩年拿下金馬獎?

1991年最佳電影音樂:《武狀元黃飛鴻》,作曲:黃霑,戴樂民。

1992年最佳電影歌曲:《武狀元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詞曲:黃霑。

《武狀元黃飛鴻》取材自古曲「將軍令」,黃霑說粵語電影拍過近百部黃飛鴻電影,「將軍令」等同黃飛鴻出場曲,他得去蕪存菁,才能拚出新意。

他認為「將軍令」躉葉橫拔,越行越遠,找來二十多個不同版本,聽了個多月,又中樂大師吳大江找來國樂團總譜,反覆推敲,寫了五個不同的版本,都不愜意。卻因為得悉林子祥想唱「將軍令」,茅塞頓開,有歌能唱,絕對勝過器樂,連夜填好歌詞,修整古曲,第六個版本「男兒當自強」獲得導演徐克認可,舊曲得著新生,很快就轟動江湖。

「男兒當自強」曲式簡單,節奏明快,稜角鮮明:歌詞更是搭配得天衣無縫,既勵志又熱血,最後的高八度更是將情緒帶到最高點:

元旦聽這首歌,很是意氣風發。正因為有這首歌,才有了海灘練武的傲氣豪情場面,才讓「讓海天為我聚能量,去開天闢地 」有了精準的視覺對話,為武打電影添加了史詩能量,也豐富了時代參數,因而轟動江湖。

問題在於「男兒當自強」,第一集就唱過了,大家耳熟能詳,續集只是換了成龍主唱,怎麼就入圍了?還得獎了?一魚兩吃,還花開並蒂?

1991年,小蟲的《阮玲玉》入圍音樂、歌曲,雙雙敗北;1992年,伍佰的《少年吔安啦》同樣入圍音樂和歌曲,最後也雙手空空。

金馬獎評審的口味與眼光,真的與眾不同,第一年「男兒當自強」沒入圍歌曲,第二年竟然還可以報名,而且得獎,寫下金馬奇譚。

上海之夜:憶徐克往事

張艾嘉2024年五月將帶著4K修復的《上海之夜》到坎城影展作經典電影修復特映。修復幕後最大推手就是導演徐克和監製施南生。

徐克早年作品部部精彩,充滿創意靈光,《上海之夜》更是瘋狂喜劇的極致。

徐克告訴過我他最喜歡的中國電影是《烏鴉與麻雀》,鄭君里導演在1949年拍攝的這部影片,對蔣氏王朝的官僚貪污腐敗有極嚴厲批評 。《上海之夜》同樣也對國民黨撤離中國之前,金圓券快速眨值的經濟崩盤,物價狂飆,極盡嘲諷能事。

不過,《上海之夜》還是一部愛情電影,黃霑打造的「晚風」,一直是我愛在廣播中介紹的電影主題曲,主唱又主演的葉蒨文因此大紅特紅,張艾嘉的瘋狂喜趣表演,也是她在香港時期的顛峰之作。

至於徐克本人也客串演出一角,飾演被陽台灑下的污水淋溼一身的路人甲。

他很像希區考克,老愛在自己的電影中客串一角,《新蜀山劍俠》他演出五代十國的小兵,和同飾小兵的洪金寶一搭一唱,躺在死兵堆裡尋找生機,順便痛罵都是藍軍和紅軍搞得天下大亂。

那時台灣還在戒嚴時期藍軍擺明罵國民黨,紅軍則是共產黨,可是讓當時的御用文人怒火中燒,還投書報紙痛罵徐克,記憶中似乎還主張禁演或修剪?

後來呢?後來,我在戲院中看到的版本,徐克依舊罵著紅軍和藍軍,觀眾也笑得很開心,喜劇嘍,幹嘛那麼嚴肅?

台灣的電檢尺度就這樣在各界衝撞之下,慢慢鬆動起來,那也是徐克的小小貢獻了。

《上海之夜》40歲了,那是香港電影最飛揚的黃金年代才可能出現的神作,張艾嘉依舊那麼年輕。昔日小妹如今已是金馬獎三金影后,應該走上坎城紅地毯接受歡呼致敬。恭喜張艾嘉,沒看過《上海之夜》的朋友千萬別錯過修復版的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