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蘭嶼的文化符號

一個電影節落幕了,如果沒有人討論得獎作品的內涵與成就,這樣的活動算是成功嗎?與其責怪文化評論的失職,不如率先做一點文化觀察吧

第一眼看到曾嘉琪的動畫短片《飛魚》時,立刻就會被那種兼具炭筆與潑墨的混血筆觸被吸引,獨特美學的形成,一方面在於對題材的嫻熟,另一方面則在於對創作手法的自在與自信。

 

《飛魚》的重心在於蘭嶼,在台灣東方海洋上的這塊島嶼,它的魚、它的人和島上的風情。屬於達悟民族的人們穿著,音樂和祭禮(特別是大船祭)一直是最鮮明的文化標誌,但在曾嘉琪《飛魚》中,那些文化符號只是轉場的連結,不可缺少,卻非重點,一如電影片名,曾嘉琪的重點在「飛魚」,它在海洋上的移動與幻化,讓這部動畫短片有了更精準的原生活力。

2011anit2501.jpg 

電影從兩滴水紋開始,既而就是一尾飛魚在畫面左側往上遨遊的身影,既而來到島嶼上的土地與樹影,飛魚如夢一般穿梭而過,極其詩意地呈現海魚與人和土地的互動訊息。

 

飛魚的鰭翅,讓飛魚比起其他海魚有了更寬闊的活動空間,也提供了導演更開闊的畫面布局,不論從乘風而來的正面飛行,或是踏浪而去的背影,甚至側身而過的橫向素描,都有了跡近一百八十度的視軸移動;接下來,導演再把視覺由旁觀轉成直觀,拉到飛魚在海平面上與浪翻舞的互動,因此出現了網格,出現了人們捕魚的狩獵工具,遭到網捕的魚兒進入了書冊裡,開始有了人形,有了住屋,有了獻祭,有了島嶼上的各式民生和文化活動,從魚的觀點書寫蘭嶼,不再以人做為唯一的觀點,更是曾嘉琪的美麗選擇了。

 

不過,整部《飛魚》最有趣的論述是「魚非魚,鳥非鳥」,一般人認知的飛魚,雖有翼,本質還是魚,曾嘉琪卻以「會游泳的鳥(Swimming Bird)」做反向思考,游泳只是偶而的遊戲,會飛,才讓飛魚得能以更自在的身形逐波飛行,才讓島嶼有了呼吸,海洋有了思考,動畫的美學空間才更不俗。2011anit250.jpg

附記:2011台北電影節頒給《飛魚》最佳藝術設計獎,得獎理由如下:濃烈卻又簡潔的藝術風格,讓整體視覺效果質樸而微妙,單純而蘊含無窮,充分展現主題內在生命力的流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