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革命:白忙一場

主辦奧斯卡獎的美國影藝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最近新聞鬧得很大,因為董事會決定明年的最佳影片獎項要增加入圍影片數,從現在的五部,變成十部。

 

理由之一是可以減少漏網之魚,今年未能擠進最佳影片之林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和《瓦力(Wall-E)》,就有機會進榜了,而且可能因為競逐者眾,在票源分散的情況下,變數益增,最後的贏家得主更難預料,競賽會更激烈。

 

理由之二是最佳影片從五部增加為十部,可以讓更多演藝人員的心血獲得肯定,甚至能為電影票房再帶動一波熱潮,畢竟,影藝學院的成立目的就是推動美國電影事業的發展。

 

這些理由都說得冠冕堂皇,煞有介事,其實,那是別有算計的,一切就像美國紐約時報記者DAVID CARR在他的那篇「奧斯卡要的是更少,而非更多」的文章上所說的:「那不是為了電影,而是為了電視。」多了五部提名作品,可以炒作的話題就多了,可以動員的明星亦多了,收視率會因此大好,奧斯卡如此考量,翻版奧斯卡的金馬獎,亦有近似的考量,每年似乎只要金馬獎頒獎典禮辦得熱熱鬧鬧,一切就容易過關,至於給獎公不公平,對電影有多少幫助,坦白說,盛會。

 

奧斯卡頒獎典禮原本只是美國電影事業的年度盛會,透過電視實況轉播,再搭配好萊塢征服全球市場的強大威力,就虎虎生風成了全球年度大事,很少有媒體敢於略過奧斯卡獎不報導,那不但是行之有年的傳統,而且是持續在發生中的歷史了。

 

以前獲得奧斯卡獎加持的影片確實能夠在票房上再添一二成進賬,片商也樂於配合奧斯卡的作業習慣,把年度佳作留到年底前再推出,一方面進攻各影評團體的年度大獎,另一方面再搭奧斯卡提名的順風車,創造映演聲勢。然而,近年來的奧斯卡獎已經不再是那麼緊密貼合或護衛票房了,例如打敗《斷背山》的《衝擊效應》就是提前三個月上映的作品,該看的人都看了,該賺的錢亦都賺了,附加價值真的有限,少了「一登龍門,身價百倍」的鍍金效應了。

 

其次,奧斯卡的收視率近年來直線下滑,今年雖然勉強有了起色,還是不盡如人意,於是才有了擴大入圍影片分母,藉以吸聚人氣的構想。

 

這個充滿改革企圖的點子立意良善,卻違反了物以稀為貴的魅力原則。正因為名額有限,能夠入圍的作品才有了千錘百煉的身價,得主也才有備極榮寵的光彩,配著年度前五強的光環,出席盛會,等待榮耀加身。一旦得獎機會從五分之一變成了十分之一,嗯,難度是更高了,得不得獎也更沒把握了,但是也必定會出現雞兔同籠的現象,在文人相輕的性格作用下,必定使得議論更加混亂(例如阿貓阿狗都可以入圍,阿呆阿瓜何以就不行的言論必定因應而生),被指涉點名的入圍者,顏面未必光采,競逐起來也覺得意興闌珊。

 

而且,一旦確定自己是吊車尾勉強擠上榜的(其他獎項依舊保持五個入圍者的規定),或者是孤影隻身進榜,是不會更悶?還乏味?

 

奧斯卡獎的魅力的確來自電視轉播穿堂入室的滲透力,典禮難看的原因很多,冗長又陌生才是主因。奧斯卡獎肯定所有技術獎項得主,這些人多數都隱身幕後,除了少數族群相識相熟外,普羅大眾都覺得陌生,也因此每回技術獎項得主揭曉時,多數電視機前的觀眾其實很難產生共鳴,多數人關心的其實就是男女配角和男女主角,再加上導演及影片六項獎罷了,是的,你可以笑觀眾很庸俗,不懂門道,但是觀眾心理學不正是所有電影人都必修的學分嗎?給大家看一個精簡有力,重點都融鑄一堂的頒獎典禮不是更好嗎?至少,多數明星大家都叫得出名字,也都欣賞或崇拜他們的表演成就,至於技術獎項,關起門來在自家人面前頒發,不需要勞師動眾做轉播,會不會讓典禮更流暢,更精彩,更能吸引及滿足觀眾的期待?

 

問題是:誰敢得罪那些勞苦功高的幕後工作人員,他們不也同樣是影藝學院的會員嗎?奧斯卡獎不就是他們投票產生的嗎?剝奪了他們在全球觀眾前亮相的機會,他們怎麼肯善罷甘休?

 

改革真的很難,尤其是一些歷史悠久的獎項,想要驚天動地做大變革,真的很難,明明,傳統的包袱壓得人家喘不過氣來了,卻依舊不肯變動祖宗宗法,所以才會想出一些五花八門,卻完全打不到要害的噱頭,奧斯卡獎和金馬獎頒獎典禮如果都能比照一部電影的時間長度,把節目和流程壓縮到九十分鐘內,會不會創造更多的話題和精緻滿意度呢?

 

至於技術獎項的得主頒發,可以事先舉行,或者預錄,讓得獎者亦能有影像曝光,但是把精華時段與話題焦點留給真正的幕前巨星,或許一切就不一樣了?

 

但是失意又失望的技術工作者會不會因此砍我罵我呢?會的,這也是革命始終艱難的原因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