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挑剔配角戲,畢竟就只是配角吧,戲不多,只要稱職做好綠葉,就足以讓人印像深刻,但是配角也可能壞事,《查無此人》中的配角戲份,其實就造成相當的遺憾。
提到林美秀和蔡振南,沒有人會懷疑他們的專業與敬業,能邀得他們來助陣,肯定也是《查無此人》的導演鄭芬芬的始意,卻因劇本的不完整,以及剪接排序的凌亂,兩位演員卻成了個性矛盾,性格不完整的平板人物,根本無法展現角色的內心層次,既可惜又浪費了。
首先,電影中的蔡振南是一位經常酗酒,然後會對女兒鄭宜農施暴的父親,鄭宜農手腳上一條條長印痕,全都是他的「傑作」。初出場的蔡振南以紅臉代表了酒意,以僅剩100元做為他花天酒地,不顧家庭生計的證據。這款開場,雖然無啥新意,用來交代他的不負責任,卻已足夠。
問題在於林美秀開始怨噌了起來,只剩100元,日子要怎麼過?鄭宜農怎麼去學舞?他們家很窮嗎?為什麼蔡振南要罵鄭宜農是賠錢貨,嫌她不會賺錢?她不是還只是學生嗎?如果家計困難,林美秀是否也得被迫去工作持家?否則鄭宜農怎麼有手機?又那有餘裕可以去學芭蕾?
100元是很低微的物質生活水平,渾身上下只剩100元的男人,給人的印像根本就是長期失業的貧民水準,但是從蔡振南與林美秀可以坐在客廳裡一起看電視的場景,不論是家中裝潢或者生活方式,都像極了小康家庭,完全感受不到100元的莫大嘲諷,更沒有捉襟見肘的壓力,他們的互動關係頂多只像是「床頭吵架床尾合」的一般夫妻,不像是彼此經常緊張對立的怨偶,甚至當鄭宜農終於敢頂嘴的時刻,觀眾也感受不到情緒的累積與爆發。
太多的省略與鋪排不足,應該就是《查無此人》最大的創作瓶頸,鄭宜農的手上傷痕,反應著她的成長陰影,但是前無鋪排,後無關連,蔡振南唯一成功傳遞的訊息就是蠻橫不講理的父權形象,稀少的戲份,卻不足以支撐這個角色的心理和行動動機。
同樣地,鄭宜農的小房間貼滿了好友林奕萌(黃姵嘉飾演)寫給她的便條,林美秀推了房門進來,卻像初次來訪的親友一般喳呼尖叫了起來,如果關心女兒,她不會不知道女兒房間的異樣,她的喳呼則是顯示了她對女生的陌生與疏離,這樣的母親又如何會在家計艱難的情境下,依然堅持要送女兒去跳舞呢?如果她能夠與有家暴傾向的丈夫悠閒地看電視,觀眾又如何能感受到她的生活壓力呢?
林美秀配上蔡振南,理應是小人物生活寫真的絕配,但是劇本對他們的忽略,卻讓他們英雄無用武之地,根本就是白忙一場。
至於黃姵嘉的外型雖然符合了青春叛逆的設定,但在狂戀執迷的感情偏執戲上,卻顯得保守而拘謹,感覺上或許是受到電視規格的綑縛,以致於表演上礙手礙腳,必要的裸露戲都多了些遮掩與藏蓋,喪失了電影上追求真實力道的尺度碰撞,以致於她的迷戀貪歡,欠缺那種自以是地為愛犧牲一切的狂野,甚至於在愛情與友情間的徬徨無措都顯得太過蒼白,導致最後跌坐在賓館長廊的背影,亦不能因為癡傻而喚起太多的同情。
綠葉不夠綠,紅花的紅澤也就褪了光彩,《查無此人》的演員關係,大致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