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天鋼索人:虛擬真實

wire9208-thumb-300x232-4461

紀錄片也需要演出,《偷天鋼索人》的史實紀錄可觀,戲劇演出的功力也不遑多讓。

焦點明確,所有的取捨剪裁就顯得容易,不致猶疑,詹姆斯.馬許(James Marsh)執導的紀錄片《偷天鋼索人(Man on Wire)》對於可能誤導焦點的旁枝細節,就有精準的拿捏。

 

偷天鋼索人》的焦點就是法國人菲利普.佩帝(Philippe Petit如何召集同夥,完成了在美國紐約市世界貿易中心南北雙塔之間走鋼索的表演,「但為圓夢故,其他皆可拋」不但是菲利普的心聲,同樣也是導演詹姆斯.馬許的選擇。

 

菲利普的冒險故事發生在1974年,足足隔了卅多年才想要來拍紀錄片,導演詹姆斯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主角老了。要菲利普坐在攝影機回憶往事不難,往事如何重建?才真是難。

 

詹姆斯.馬許做了兵分兩路的選擇,老菲利普其實身材還保持得不錯,英語也說得流暢,很有英雄魅力,擔綱做主角依舊有號召力,但是熱情逐夢的青春往事,其實欠缺足夠的影像素材,光靠斑黃的老照片,觀眾很容易就厭煩了,找「真人」來扮演少年菲利普,成了最佳替代的手法,畢竟影片想要「做舊」,只要衣著美術合符時代模樣,再用黑白底片來拍攝,就易油生「舊檔案」的錯覺,比起硬要把年華已老的主角「返老還童」要來得容易太多了。

 wire9204.jpg

詹姆斯.馬許於是請演員Paul McGill來詮釋青年菲利普,他就是得像菲利普一樣輕鬆自在地走臥鋼索,沒事還能騎獨輪車拋擲油瓶,那種本事還真的要「專業」演員才能勝任。而且,不僅是他,所有冒險集團的成員都有演員來詮釋他們的青年時光,所以,明明是一部紀錄片,卻有大半的情節都是由「演員」來模擬演出,即使一切皆有所本,而且當事人都還健在,可以逐一指導,還原歷史真實,但是「演出」就是「演出」,「演出」就是戲劇,就與一般人認知的「紀錄」不同,《偷天鋼索人》不但挑戰了多數人的傳統印像,同時也挑戰了「誰說紀錄片不能有戲劇演出」的成見。

 

侯孝賢在溫德斯訪台的座談會上,應來賓之邀比較了劇情片和紀錄片的異同時,曾經說過:「紀錄片是召喚真實,劇情片則是再現真實。」不論是「召喚」或「再現」,都與真正的真實有一丁點的距離,只能追求極度接近,高度相似,卻無法完全近似,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真人詮演,可以讓短缺的史實影像有了肉身詮釋的素材可資運用(至於選角是否近似本人?身手是否同款敏捷?場面是否同等可觀?則是戲劇築夢的必要基本動作了),再穿插當事人的現身受訪和往事憶述,演員的青春順利連結上本人風華,創造了可信度極高的「等號」,《偷天鋼索人》的冒險魅力因而具現。

 

詹姆斯.馬許在處理一些看似無關輕重的小人物時,也極盡巧思,例如駐守WTC頂樓的警察,原本只是配合演出,創造緊張氣氛的臨時演員,但是負責逮捕菲利普的警察,卻也在類似新聞紀錄片的片段中接受媒體訪問,說出了:「一生僅此一次(Once in a life time.)。」的文化與生命觀察名言。詹姆斯.馬許要的是這句話?還是這個人?有這段檔案影片,當然好,花錢買下版權就可植入,少了這段影片,也不是太難,找人演出,再說一段就好了,畢竟有了這段話,全片的歷史難度和高度才得以呈現,製造影像竟然也成了必要的手段。

 

其實,面對假似真,真似假的虛實交錯效應後,我已經很難分辨什麼是真實?什麼是演出了?但是重要嗎?面對菲利普的冒險人生,這些細節都成了疾駛而過的列車窗外風景了。

 

但我真正佩服詹姆斯.馬許的剪裁卻在於他對菲利普的輕輕針砭。平心而論,從《偷天鋼索人》中你很難看到菲利普的日常生活情貌,電影的重點就在於他如何追逐和實踐自己的夢想,他的女友安妮不但是最死忠的支持者和訓練員,更是站在紐約街頭目睹歷史,還一度擔心高空飄下來的黑點究竟是人或衣服的知情觀眾,但是就在菲利普完成鋼索冒險之後,菲利普立刻黏上了愛慕他的女粉絲,他和安妮的感情其實就終結在走上紐約雲端的那一刻。 

 

他們的愛情為什麼變質?這件事複雜到可以另外拍一部愛情電影,但要加到《偷天鋼索人》中卻容易混淆了焦點,詹姆斯.馬許寧願安妮用三言兩語就心平氣和地交代了質變的結果,也不陷入菲利普在高度緊繃後,驟然解脫後的無情與縱情辯証上,那些都只是鋼索事件後的後續,有了,就更貼近事實,多了,反而容易錯焦。詹姆斯.馬許的剪裁拿捏,都歸因於他很清楚自己要拍一部什麼樣的作品,而且確實執行完成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