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打開電視,猛然想起,兩年前,我並沒有看完《超人再起》。
一部電影如果切割成兩半來看,而且是兩年後才能把沒看完的後半段看完,聽起來很離奇,卻是我不時遇上的觀影經驗。
我不是故意如此,主要還是被工作時間所限,不得不切割,不得不忍痛割愛。
前年六月,《超人再起》在台北市國賓戲院試映,我事先不知片長達到一百五十四分鐘,老以為好萊塢電影為了要多演幾場,片長應該不會超過兩小時吧,一旦確定只放映時是十二點半(通常會耽誤五到十分鐘),我就欣然赴約去看試片。
那時每天下午三點要進辦公室,如果想要看完全本的《超人再起》電影就鐵定遲到了,除非請假,就只能看到二點四十分,再飛車趕回二十分鐘車程外的辦公室了。所以,就在電影即將進入超人女友露薏絲被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飾演的壞蛋雷克斯留置扣押時,我就能匆匆離席,留下待解的最後謎團。
兩年後的八月卅一日上午,有線電視的HBO頻道再度重播《超人再起》(所謂再度重播就是指已經播出無數次了),卻吸引我坐下來看完這部電影,因為,非常神奇地,我打開電視時所看到的片段剛巧就是我離開戲院時的段落,也就是我終於能夠「接著」看下去,雖然中間已經過了兩年。
與超人有約或有緣,不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用意,而是在短短的卅分鐘結尾片段裡,我們可以清楚看見好萊塢精心算計的觀眾心理學。
露薏絲的小孩名叫傑森(由五歲童星Tristan Lake Leabu飾演),造型像是個弱不禁風的小鬼(而且他還有氣喘的毛病),但是到了最後卅分鐘,觀眾才發覺他其實是超人的孩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母親遭到歹徒襲擾時,正在彈鋼琴的傑森當然既緊張又不忍心看母親受辱,就在歹徒舉起小石塊要往露薏絲頭上砸下去時,情急的傑森雙手一推,巨大的鋼琴就直接撞向歹徒,傑森的神力就這樣神奇地救了母親。傑森的神力讓露薏絲和觀眾都明白了傑森與超人間的血緣關係與神力基因,那是《超人再起》最吸引的劇情噱頭。
如果主角天賦異稟,有了神力就恣意施用,其實很像通俗電影偏好的商業討喜公式,《超人再起》卻以相當節制及吊胃口的手法打開另一扇想像的門窗。
一旦知道兒子有神力,精明的露薏絲於是就情商傑森再顯神威,打開艙房逃生,傑森其實並不清楚剛才的鋼琴是怎麼飛出去的,當年來到地球的超人也要反覆練習才知道該怎麼飛天彈跳,一旦要再接再勵,他還真是摸不著頭緒,不知該如何下手的。好不容易他終於願意試試看,再拉動艙門把手,艙門竟然就開了,不是他天生神力,而是他的「養父」李察趕來救援,一把就拉開了艙門。
一開始的神力展示,因為始料未及,創造了驚奇;第二次的神力展示,有了期待,卻出現意外,因而創造了驚喜。不論是驚奇或驚喜,因為都超越了觀眾的觀影邏輯,所以有了逆轉效果,符合戲劇高潮的碰撞張力。所以到了第三回的神力展示時,傑森只要在飛機後座就能幫助「義父」拉起駕駛方向盤,帶動飛機飛越障礙,也就有了順應民情的冒險歡呼了。
神力三部曲的出現方式,其實示範了討好及愉悅觀眾的有效公式,先是意想不到,繼而有意外轉折,最後再回歸眾望所歸的美麗結果,這種「YES-NO-YES」的三溫暖式創作公式,真的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