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斯范桑:拒絕爆米花

r99_thumb
形式簡單的電影,往往更能帶動強烈的衝擊。

美國導演葛斯.范.桑(Gus Van Sant)在他的名片《心靈訪客(Finding Forrester)》中透過男主角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飾演的知名作家威廉.佛瑞斯特(William Forrester)的嘴,說出了一句有關寫作的至理名言:「No thinking – that comes later. You must write your first draft with your heart. You rewrite with your head. The first key to writing is… to write, not to think!(不必先思考,那是以後才要做的事。寫作時,先用你的心寫下草稿,然後再用腦袋改寫,寫作的第一關鍵就是去寫,而不是去思考。)

這是一段很能鼓勵年輕人勇於嘗試,勇於提筆創作的台詞,在我電影人生的部落格寫作上,也真心希望能在每回看完電影後,就能夠先從「心」出發,再用「腦」來修改,在感性與理性的拔河中找到自己心志意念的充份實踐。

但是,這一切真的很難,首先是你不見得有空多去看電影,其次是看完電影之後,未必會有感受及想法,心無所感,寫作就欠動能。

還好,我另外也喜歡閱讀外電的電影人物訪談紀,從中得到不少啟發,因為老外雖然是八卦狗仔的創始者,還是有不少人以文化心情看待電影,以致於在有限的版面 空間中儘量多登一些深度專訪(網路世界勃興後,版面大小不再是問題,意願和能力反而成為考驗媒體經營者的誠意與眼光的試金石)。

不久前讀到了葛斯.范.桑的訪談記,就很有意思。

「我對傳統的敘事電影已經不感興趣了,」葛斯.范.桑2003年坎城影展上以《大象(Elephant)》一片摘下金棕櫚獎,當時他就語重心長地這說:「那些讓人吃著爆米花看的電影,簡直就像是個哄小孩的保母。」

r98 沒錯,葛斯范森的電影從來都不是讓人拿著爆米花邊吃邊看的,從《追陽光的少年(Drugstore Cowboy)》到《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My Own Private Idaho)》,他關懷嗑藥青年和邊緣同志等弱勢族群的獨立製片性格就已顯現無疑,也只有他能夠從《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到《心靈訪客》中,把一般人認為泠到極點的數學天才和文學天才的故事拍成興味盎然的佳作;照著老劇本和分鏡表一幕幕重拍緊張大師希區考 克的《1999驚魂記(Psycho)》」更被人視為瘋狂…有人拍電影只為名利,他不是不在意,但他更在意自己的骨氣和才氣。

葛斯.范.桑在拍戲現場是出了名的暴君,他的拍戲策略就是把所有的工作夥伴逼到瘋狂邊緣,因為他相信只有把你逼到極限才會激發出最精彩的表現,所以他會對 攝影師說:「放棄你過去所學的那一切,重新開始。」所以他的分鏡表都是到了拍攝現場才畫出來的,因為他最怕事先畫好的分鏡表會局限了演員的創意。

葛斯.范.桑很重視拍片現場的靈感以及演員的互動,他會對演員說:「試試看,脫光衣服跳進墳墓裡去,你一定會嚇出前所未有的動作來。」和這種導演合作充滿 了創意與挑戰,所以好萊塢的大牌演員都樂意與他合作,這也是他能遊走在獨立製片及好萊塢片場機制中的關鍵原因,畢竟,有大明星幫襯,就真的容易募集資金, 排上全美院線上映,當然,他更以好劇本說服演員參與演出,例如基努.李維就在《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中演出同志,顛覆了偶像戲路;妮可.基嫚更在《愛的機 密(To Die For)》中演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美麗壞女人躍登金球獎影后。r97

但是葛斯.范.桑選中的拍攝題材都比較冷門,不走譁眾取寵路線,這種堅持獨立製片的文化叛逆性格,讓他每回籌拍新片時都備極艱辛,例如,2001年時他拿 著《大象》的劇本走遍好萊塢,根本沒人理他,因為大家一看是校園血案的題材就都縮手了,「拍電影就是做生意賺錢,幹嘛拍那些血腥鏡頭,最後還不是都會被剪 掉?」最後還是已經升格為製片人的奧斯卡獎影后黛安.基頓(Diane Keaton)帶著他去見HBO電影部門的老闆柯林.卡蘭德(Colin Callende)才得到資金,卡蘭德認同HBO不應該只發行電影,也應該投拍片,讓收視戶也可以看到一些全新又有創意的作品,唯一的條r96 件是葛斯.范.桑 得參考英國導演艾倫.克拉克(Alan Clarke)1989年的北愛爾蘭連續謀殺血案的經典紀錄片「大象」,從一系列的血案中讓觀眾思索人類的殘忍天性。

為什麼這幾部暴力血案電影片名都要叫做《大象》呢?出處是英文的古老俚語「起居室的大象」,指的是明明就是小小的起居室如果有一隻大象,你怎麼可能看不 見?問題就在於人生往往就是明明眼前有著大麻煩大問題,可是大家都視而不見,人間的悲劇血案不都是因為人們的輕忽不在意而釀成的嗎?葛斯.范.桑在《大 象》中讓觀眾看見了校園兇殺案的兇手是會彈「給愛麗絲」的普通青年,只因透過郵購就可以取得槍隻,就得以在校園行兇,一切的畫面就像是學生在玩電動遊戲中 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而已,正因為大人們對生活中的暴力束手無策,又視為未見,人生悲劇才會一再重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