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功過:文章得失

l35_thumb
影評人和片商的戰爭不但自古有之,而且中外皆然。

文人相輕,自古皆然,以往影評人的戰爭多數發生在片商和影評人之間,如今卻是寫電影文章的人相互批判,戰火之猛,讓人瞠目結舌,而且一切都是《300壯士》惹的禍。

四月三十日出刊的「時代(TIME)周刊」登出了該雜誌電影專欄的執筆人李察.柯里斯(Richard Corliss)的一篇「別讀這篇文章(Don’t Read This Column!)」短文,第一段就直接挑明了說:「在電影事業中,有本事的人就去拍片;不能拍片的,就去寫影評;不能寫影評的,就去罵影評人!」

炒起這場影評論戰的放火者,並不是李察.柯里斯,而是在1967到 1974年間曾經在派拉蒙電影公司(Paramount Pictures)任職,參與過《教父(The Godfather)》和《失嬰記( Rosemary’s Baby)》等片發展企畫與前期製作的美國著名娛樂雜誌「綜藝(Variety)」總編輯的彼得.巴特(Peter Bart)。l34

彼得.巴特於三月十五日在「綜藝」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影迷不認同影評人(Film reviewers, moviegoers disagree)」的文章,直接點明美國紐約時報影評人史考特(A.O. Scott)在《300壯士》的影評文章中嘲笑這部電影:「跟《阿波卡獵逃(Apocalypto)》一樣暴力,卻加倍地愚蠢。」不但如此,洛杉磯時報的影評人肯尼斯.杜蘭(Kenneth Turan)也點出了《300壯士》的暴力內容,同時還說「觀眾怎麼能容忍一再重覆看著身上已經中刀挨箭的軍人還打死不退,持續作戰。」

讓他更無法忍受的是不只《300壯士》的影評很差,好萊塢在二、三月推出的《博物館驚魂夜(Night at the Museum)、《惡靈戰警(Ghost Rider)》和《荒野大飆客(Wild Hogs)》等片都慘遭影評撻伐,但是這些電影的叫座盛況,卻讓他的反彈文章找到了著力點。

電影片商一向相信能夠賺錢的電影就是好電影,反之,再會得獎,影評再好,都是虛名,遠不如現金落袋來得重要。這種「數字會說話」的心理,一直是他們瞧不起影評人的重要關鍵。

事實上,《300壯士》的第一周就賣了七千萬美元的票房,如今全美票美已經突破了二億美元,顯然看電影的年輕人很能接受《300壯士》的風格與敘事方式。

同樣地,《博物館驚魂夜》的全球票房超越了六億美元,《惡靈戰警》的首映周末票房是五千二百萬美元,如今收入也破了一億美元…類似這種「不叫好卻叫座」的現象讓彼得.巴特得到了「就算主流媒體無視大眾流行文化,至少應該有人試著接近通俗文化」、「年輕孩子才不管影評寫什麼,就是要一窩蜂搶著去戲院看大眾電影」、「影評人應該先安息一陣子,等好萊塢推出藝術佳作再來評論,因為多數人都只是想進戲院找樂子」等結論。

李察.柯里斯看完了彼得.巴特的文章後就以「別讀這篇文章」來回應,他指出和電影產業界關係密切的彼得,眼中只看到票房與新世代影迷,因為這些人特別著迷於恐怖片和電影特效,愛死了撞入眼簾的這些銀幕奇觀,這正是好萊塢片商全力以赴的重點,因而他們都認定挑剔的影評人真是太嚴苛了。基於這樣的心態與認知,所以片商越來越不想辦試片,真要辦試片,能不請影評人就別請了,一直要到時序入秋,各家媒體開始要報導奧斯卡熱門作品或者是票選年度十大佳片了,片商態度才會轉越積極,要藉影評人的金口與金筆來宣傳造勢。

片商對影評人是又愛又恨的,遇上寫好話的影評人,一般片商還會笑臉相對(冷酷的片商則視做理所當然);遇上臭批狠罵的影評人,一般片商就算勉強裝笑臉,嘴上也難免叨念幾句(冷酷的片商則肯定暴跳如雷,先罵個祖宗三代,再嚷著要封殺)。但是懂得利用影評人,還是能夠替電影貼金,發揮一點口耳相傳的傳播魅力,所以只要沒踩到大地雷,這種既矛盾又緊張的關係,就會如此持續著。

關鍵其實在於影評人。

不入流的影評人,深怕得罪片商,斷了免費看試片的機會,不是在文章中大量複製片商提供的宣傳稿,就是輕描淡寫、避重就輕,做一些抒情式的自由連想,不傷人也就不會傷己了。

多數的影評人其實未必是電影實務專家,而是電影愛好者。他們熟悉一些電影名詞,有自以為是的品味,卻未必有實戰經驗,真的懂得電影攝製技法,但也各有所長,能夠自己的專長領域中看到電影底層的聲音與美學成就,他們擅長以文字或聲音表達出自己的看法,而且能夠獲得一定影迷的共鳴回應(包括善意的讚歎,或者是不以為然的駁斥)。

最重要的是影評文章從來不能影響電影票房,卻能夠提供影迷不一樣的觀影視野,特別是基於良知推荐發掘的一些藝術作品,往往能替百忙中不知如何挑揀影片的影迷,找到能讓他們感動的電影。

李察.柯里斯的結論是:「各位讀者,如果我們對某部影片的看法完全不相同,我不在乎,你也不必在乎,我不是在告訴你如何去思考,我只是求你要去思考。」

讀完這兩篇文章,我更加確認影評人和片商之間的戰爭不但中外皆然,而且糾纏相鬥的情勢一直不曾中斷;通俗文化與專精文化的拔河,也始終找不到一個中間平衡點。但是網路文化的勃興,已經使得隨筆影評四處氾濫,愛寫啥就寫啥,是網路文化的普遍現象,但是能夠傳播的,能夠讓部份人停下來仔細閱讀回味的,永遠是言之有物的文章,不管那是讚美,或是批判,不管你是感動,或是反感,都是文化人生的情貌之一而已。

網路時代是一個各取所需的年代,影評人的價值主要在於專業意念的完成,有人囂張狂妄,有人咬文嚼字,有人不知所云,有人不膨脹,不吹噓,只求忠實反應,不管文章怎麼寫,不管寫得好不好,其實都各有支持者、愛看的人,或者是不以為然的人,這是一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年代,讀者的心房和眼睛都各有一把尺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