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02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電影音樂:《魔戒交響曲(The Lord Of Rings symphony)》

今天節目要從郭子究老師的經典音樂做開場,帶領大家回味經典的魅力。

《回憶》國語版歌詞  陳崑.呂佩琳/填詞

 

春朝一去花亂飛 又是佳節人不歸

記得當年楊柳青 長征別離時

連珠淚 和針黹 繡征衣

繡出同心花一朵 忘了問歸期

思歸期 憶歸期 往事多少盡在春閨夢裡

幾度花飛楊柳青 徵人何時歸

 

《回憶》台語版歌詞  陳黎

 

美麗春天花蕊若開,乎阮想起伊。

思念親像點點水露,風吹才知輕。

放袂離,夢中的樹影黑重。

青春美夢,何時會當,輕鬆來還阮?

 

思念伊,夢見伊,

往事如影飛來阮的身邊。

(往事如影往事如影飛來阮的身邊)

心愛的人,你之叨位,怎樣找無你?

 

美麗春天花蕊若開,乎阮想起伊。

思念親像點點水露,風吹才知輕。

放袂離,夢中的樹影黑重。

心愛的人,何時才會,加阮再相會?

 

但是今天第一小時的重點則在向大家介紹《魔戒交響曲》,由作曲家Howard Shore打造的《魔戒交響曲》是在電影《魔戒三部曲》問世十周年之後,開始環遊全世界演出。

 

lord-of-the-rings3jpg-28.jpg

《魔戒三部曲》是21世紀第一個十年中,非常重要的電影,該片的音樂更有如電影的心臟,源源不絕地供應魔法養份,作曲家Howard Shore2003年根據這三部曲的電影音樂寫成了《魔戒交響曲(Lord of the Rings Symphony)》,一共有六個樂章,長達兩個多小時,多達225人編制的交響樂團和合唱團,合奏出讓人難忘的音樂精華,重聆音樂,就有如重溫了《魔戒三部曲》的動人時候

 

使用音樂:魔戒交響曲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電影話題:微電影《調音師( L’accordeur

 

電影是科技的產品,從默片到有聲片,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寬銀幕到三D電影,科技改變了電影的風貌,讓電影從非得到戲院看,逐步演變成可以在家裡的電視機、電腦,如今則是手機上都可以看了,載具改變了,電影的長度與密度亦都改變了,微電影的誕生實為時代趨勢,但是不變的事,影片不論長短,好看最重要,只要好看,形式和長度都限制不了觀眾的心。

L'accordeur001.jpg 

今天介紹的就是一部獲得法國凱撒獎最佳短片的《調音師( L’accordeur)》,描寫一位音樂比賽失利的鋼琴家,決定扮瞎子當調音師,他的工作哲學與人生理念都饒富興味,電影邁入黑色電影的結構後亦極為發人深省。至於採用舒曼詩人之戀》的音樂更是結合電影劇情的精彩表現了。

 

網路上很容易看見這部電影,只要在GOOGLE首頁的蒐尋列上打上調音師三個字,就能看見了,還有熱心影迷加上中文字幕哦(http://www.youtube.com/watch?v=3IlTas3o0s8&feature=related),祝大家觀影愉快。

 

使用音樂:舒曼詩人之戀》─「Hör’ ich das Liedchen klingen(當我聽到心上人的歌)」演奏版。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電影話題:日本巨星北野武的新書─《菊次郎與佐紀》

 

KUJIROU.jpeg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有什麼樣的爸媽,就可能有什麼樣的兒子,從這個觀點來看日本巨星北野武的父親母親,是不是很有趣?

 

菊次郎就是北野武的父親,佐紀則是他的母親,父親沈默,母親呱噪,老愛碎碎唸著兒子,只因母親從來不喜歡兒子向娛樂圈發展,但卻又不忘每個月催他寄錢回家,也會找藉口敲他竹槓,一直要到母親去世,見到母親留給他的遺物,他才明白什麼叫做天下父母心。

 

《菊次郎與佐紀》這本書比起北野武所拍過的每部電影都好看,只要開卷,就會一口氣讀完它,今天的節目只能做到拋磚工程,真正的閱讀幸福還是得留給大家去開卷搜尋了。

 

使用音樂菊次郎的夏天原聲帶

 

05月26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最新電影:《瀕臨邊緣的人(Stopped on Track/Halt auf freier Strecke)》

 

我們常在戲院追逐夢想,用笑聲忘卻人間憂煩;我們常在戲院追逐陰影,用淚水洗滌人間悲情;不管是夢想或者陰影,電影院都有如心理診療所,讓充電完成的我們得到更多能量,迎接人生試煉。

 

《瀕臨邊緣的人》是一部疾病電影,亦是一部人性電影。疾病電影通常強調人性對抗的光輝,但是本片的主角並沒有演出生命奇蹟,男主角Frank並不想死,他很想再與妻子一起照顧八歲兒子Mika及十二歲的女兒Lilli,但是上帝並未垂憐。

STOP04.jpg 

即使滿心不願意,但亦別無選擇,無從迴避,就是疾病電影的主要邏輯之一,《瀕臨邊緣的人》的動人元素之一是由Milan Peschel飾演的男主角Frank,精準詮釋了癌症患者的身心煎熬,他的木然,藏著難以言述的懼;他的逐步失能、失智、失神,抗癌失敗而撒手人寰的歷程,讓這部劇情片真實得有如一部癌末患者的臨終紀錄片。

 

不過,電影的觀點並非只有癌症患者一人,他的父母、妻子、朋友和子女,各有不同的反應,有的是恐懼,有的則是無法形容的茫然,不同的面對方式,反應著各自的成熟度與堅強程度,同樣都是重要的人生風景。

 

當然,男主角面對死亡的態度,有時茫然,有時憤怒,有時還有所堅持,每個細節都讓《瀕臨邊緣的人》多添了讓人回味咀嚼的空間。

 

使用音樂:《銹與骨/De Rouille et d’Os (Rust & Bone)原聲帶

《暮光之城2:新月(The Twilight Saga: New Moon)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昭和感官物語

 

如果說,漫畫是給小孩子看的玩意,那就太小看了漫畫;同樣地,如果說,卡通是給小孩子看的玩意,那就太小看了卡通。

 

昭和感官物語》是一部特別的混血電影,因為它從頭到尾講日語,描寫日本漫畫家辰巳嘉裕(辰巳ヨシヒロ/Yoshihiro Tatsumi)的人生傳奇及漫畫精選,但是整部電影的關鍵人物卻是新加坡導演邱金海,一切只因他們都同樣熱愛漫畫與卡通。

drifting33.jpg 

節目的重點內容之一是介紹1926年到1989年的昭和天皇時代,包括音樂選曲也是亦那個年代的陽剛軍歌及陰柔情歌;重點之二則是在於辰巳嘉裕在青年時期曾經親炙大師風采,受到手塚治虫的啟發與影響,但是後來另創新風格,改走「劇畫」路線,以極其實寫的筆觸談到原爆下的人性、退休前夕的男兒心情、人與寵物的自私心情,昭和時期的日本曾經軍力極盛,亦經歷了戰敗到復興的歷程,殘酷與無情成為這部卡通片最鮮明的符號。

 

使用音樂:昭和時代歌曲

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電影音樂:Bee Gees 的青春印痕

 

外電傳來Bee Gees 合唱團的主唱Robin Gibb病逝的消息時,多數都與迪斯可音樂與電影《周末夜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做連結,但是我所知道的Bee Gees 合唱團其實年代更早,與電影的結緣更不一樣,一切得從1971《兩小無猜(Melody)》談起

Bee Gees 002.jpg 

Bee Gees 合唱團有那首歌可以從1970年代紅到2010年代呢?

Bee Gees 唱紅的歌曲中,你最愛那一首呢?

我的選擇是First Of May

一切只因為他們唱出了最癡情的情歌

We used to love while others used to play

聽到這樣的歌詞與歌聲,你怎能不迷戀?怎麼不輕歎聲:「好幸福!」

05月19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電影話題:坎城與夢露

 

誰能夠告訴我什麼叫做永恆?

 

法國作曲家聖桑(Saint-Saëns)在‘1886年創作完了「動物狂歡節(Le carnaval des animaux (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128年後,其「水族館(Aquarium)」的主題樂音,依舊是坎城影展作品開映前,必放的音樂,聽見「水族館」,坎城蔚藍海岸的風情就依舊躍現我眼前。

Monroe.jpg

 一代女星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今年適逢逝世五十周年(她在196285辭世),第65屆坎城影展四月公布了官方海報,選用了一張她在慶祝自己卅歲生日時,吹蠟燭的嫵媚照片做為主視覺,影展期間,她的倩影,她的嬌笑,就會在蔚藍海岸旁四處浮現。

一頭金髮,說話嗲聲嗲氣,身材妖嬌婀娜的瑪麗蓮.夢露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美國甜心,卅六歲就撒手人寰,反而讓她的青春與美麗永遠停格,永遠不老了。電影事業需要明星,明星亦需要電影發光發亮,今天我們就從她多種不同層次的歌聲中,細說她的往事吧,特別是一個世界知名的影展,如何與巨星搭上邊呢?

使用音樂:動物狂歡節

瑪麗蓮.夢露歌唱精選集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 《費里尼黑與白(Fellini Black and White)》

 

世人用Paparazzi一詞來形容「狗仔攝影」,但是這個詞卻是從Paparazzo這個字所發展出來的,他是名導演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在1960 年的《生活的甜fellini56.jpg蜜(La Dolce Vita)》一位專拍名人照片,專門挖掘隱私的記者。

 

費里尼是奇才導演,1954年就先以新寫實主義風格的《大路(La strada)》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57年他再度以《卡比利亞之夜(Le notti di Cabiria)》獲得提名,從來不曾去過好萊塢的費里尼決定親自參與頒獎典禮,但是人到了洛杉磯後,陰錯陽差失聯了兩天,他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就是《費里尼黑與白》想要挖掘的真相,畢竟從那一年之後,費里尼的創作風格起了大變化,從以往的寫實主義,變成了天馬行空的想像路線,強調視覺,強調非理性的邏輯運作。

費里尼失聯的那兩天,據說泡在酒館裡,聽了好多爵士樂,也去了海邊衝浪,更談了一場短短的小戀愛,每一個生命的意外,都像極了種子,日後就會開出意外的花朵。

 

使用音樂:費里尼作品精選集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 《寶米恰恰》

今年金曲獎的入圍名單有很多的電影音樂入圍,我除了揀用了自己喜愛的音樂來分享之外,也用這些音樂來介紹最新的一部電影《寶米恰恰》,是新生代導演楊貽茜根據自己的雙胞胎成長經驗,發展出來的好看電影。

cha21.jpg 

世人對於雙胞胎都有刻板印像,也因此雙胞胎自己的心聲就顯得格外有趣,本片的主題無非就在於:「當你千方百計想要成為你自己的時候,偏偏就是有人把你認錯,這絕對是最慘的。」

 

這是一部集結了《藍色大門》、《陽陽》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電影特質的青春電影,有趣的是本片的雙胞胎寶妮和米妮都是由黃姵嘉飾一人分飾的,亦即你要去細分誰是姐姐,誰是妹妹?還會去享受兩人同在球場上,或者同在家裡的合成與鏡位調度,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極其流暢,是今年至今看過最有活力的作品。

 

使用音樂: 《被遺忘的時光原聲帶   《雙面維若妮卡原聲帶

蔡健雅的《說到愛

侯勇光的《家書

亂彈阿翔的《春天回來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人生點滴:歌的傳承

 

六年前,齊邦媛老師交給我一張CD,叮嚀我:「你不是有個廣播節目,不是很喜歡Robert Burns的詩嗎?這張CD就給你拿去用吧。」那張CD裡,就有一首「My Love Is Likw A Red Red Rose」,是我初識英詩之美的入門詩,今天節目中就選播了Eva Cassidy所唱的「A Bold Young Famer」、「My Love Is Likw A Red Red Rose」和「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05月12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第一部份   

電影話題:母親的電影,母親的音樂sound-of-music_001.jpg

 

首先是一種對母親的思戀溫存感覺,容我以「玫瑰香」做開場吧。

 

繼而是母親最愛哼唱的電影歌曲真善美主題曲「小白花」,那是童年時最美的催眠曲;小時候,就是母親牽著我的手進戲去看電影的,一見就鍾情,纏綿半世紀了。

 

電影中不時會有一些母親教的歌,但是能溶入劇情,成為轉折關鍵的歌曲day.jpg並不多,擒兇記》的主題曲「Que Sera Sera」,堪稱是希區考克的妙用。

 

母親的愛其實很像托著翅膀能夠高飛的風,看不見它,卻極其有力地支撐;當然,母親的愛可以是非常唯心的母子(或母女)對話,亦可以是對人類的愛,特別是在當下油電雙漲的艱難時期,聽見這首「Million Voices」,大家一定更有感受;至於安排在最後的「Bring Him Home」則是最深情的詠歎調了。

 

使用音樂:紅玫瑰白玫瑰原聲帶「玫瑰香」

真善美主題曲「小白花」

擒兇記主題曲「Que Sera Sera

真善美主題曲「Wind Beneath My Wings」和「Bring Him Home

真善美主題曲「Million Voices

 

第一小時:第二部份

第二小時: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親愛的別哭(La guerre est déclarée)》

 

母親節陪母親看什麼電影呢?我會推荐《親愛的別哭》。

 

因為這不是一個來不及長大的傷心電影,中文片名教你別哭,其實就是要向病魔宣戰,戰場無情,誰能全身而退?就算斷肢殘臂,最重要的是母親要打贏孩子的這一仗。

guerre008.jpg 

世間上有多少不變質的愛情?誘惑是常見的藉口,疲勞或者倦怠則是另一選項,但是《親愛的別哭》的當事人卻在並肩作戰的過程中傷了身,也傷了心,不再是原來的自己,也失去了原本的夢想。

 

一歲半的小孩得了腦瘤,做人父母的該怎麼辦?一則電視劇裡常見的劇情,能用什麼方式來說這款故事?法國女星華蕾莉.董澤利(Valerie Donzelli)執導的第四部作品,採用了通俗的愛情公式,音樂,還有充滿動能的線形運動。

guerre012.jpg 

很多電影講究技法,技法來自品味,品味攸關格局,從通俗樂到古典樂,讓人從耳朵聽進心裡,產生共鳴與震動才是本事。

 

使用音樂:親愛的別哭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電影音樂:名人談音樂

01.虎豹小霸王的雨滴不斷打在我頭上/只為歌曲服務的電影畫面

02.坎城大師講座的六年二度:戴斯培的榮耀與觀點。

 

mutch-cassidy-ride-a-bike-007.jpg使用音樂: 《新浪潮:從高達到歐狄亞原聲帶

虎豹小霸王

05月05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最新電影:《我的青春煉獄(King of Devil’s Island/ Kongen av Bastøy)》

 

睽違多時的老朋友能再見面,塵封的音樂得能再重新聆賞,都是人生樂事,因為看了挪威導演Marius Holst執導的《我的青春煉獄》,在我唱片架上站了許多時日的衛兵CD《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惡魔島(Papillon)》與《飛越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竟然都能重回播放器內重新展喉高歌,真有故友重逢的樂趣,我相信那也是年輕影迷很陌生的一塊領域,今天的節目就從這些經典電影的代表樂聲中展開。

 

 《我的青春煉獄》描寫20世紀初年,挪威一座少年管教院內的暴動事件,因為地點是孤懸於海洋上的小島,我想起了《惡魔島》,因為對象是一群11歲到18歲青年,於是我想起了《蒼蠅王》,更因為主題是犯了錯的青年要接受感化教育,於是我想起了《飛越杜鵑窩》,這種類比未必精準,卻讓我找到了音樂與故事來解讀《我的青春煉獄》的切入角度。

kdevil042.jpg 

《我的青春煉獄》戲劇火花在於原本對立的年輕學員,卻從一位被凌辱的同學身上找到了共識與勇氣,於是憤而抵抗成人世界的虛偽與腐敗,青年的血性,讓這部標榜青春的電影,有了讓人認同與關切的共同標的。

 

至於電影的戲劇象徵手法(受傷的鯨魚)與階級對立的矛盾,都是非人迷人的敘述,當然,兩位其實我叫不出名字的男演員都很惹心疼愛,也是青春的具體符號。

 

使用音樂:《蒼蠅王》原聲帶

《惡魔島》原聲帶

《飛越杜鵑窩》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 《勇者無敵(Warrior)》

 

人生最難的抉擇就在於同為血緣兄弟,卻都急需一筆錢解決他們的生命難題,可是只有一人能夠獲勝,你會支持誰勝出呢?

warrior427.jpg 

蓋文.歐康諾(Gavin O’Connor)執導的《勇者無敵》就設定了一個古典悲劇經常出現的兄弟鬩牆故事,一再地考驗著觀眾你究竟會支持誰?一位是靠智慧與技巧勝出的格鬥選手,一位則是靠著鋼強實力,一路過關斬將的殺手英雄,鋼者與柔者的競爭,熟悉中國哲學「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剛強」之說的影迷,理應知道結果,但是依舊會懸著一顆心,關心著戲劇的變化。

 

《勇者無敵》也替電影音樂做出有力的註解,如果要用現成音樂,是順勢而為,還是逆向操作,還是從音樂中挑揀出想要的元素,做出全新的註解,看完《勇者無敵》時很多人都想知道:為什麼是貝多芬?為什麼是《快樂頌(Ode To Joy)》?我試著提出自己的解答。

 

使用音樂:勇者無敵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電影音樂: 今年前四個月的動人音樂

lady719.jpg 

因為翁山蘇姬順利當選了緬甸國會議員,並已就職開始民主改革,我手上剛取得的《以愛之名:翁山蘇姬》原聲帶有了可以播出的媒介,於是從「Once Upon A Time In Burma」開始,我把自己手上擁有的幾張原聲帶,重新整理播出了一回,相信大家聽過這五部電影的音樂,過去四個月的美麗觀影人生,就又歷歷如現了。

 

使用音樂: 《溫莎公爵夫人原聲帶

《變裝男侍》原聲帶

《以愛之名:翁山蘇姬》原聲帶

《逆轉人生》原聲帶

《碧娜鮑許》原聲帶

04月28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最新電影:《碧娜鮑許(Pina)》

 

德國導演文溫德斯對德國現代舞大師碧娜鮑許致敬的3D紀錄片。

 

pina-571.jpg01.何許人:1940-20090606碧娜鮑許十五歲即進入以音樂與舞蹈聞名的福克望學校學習舞蹈, 1968年完成第一齣舞作,1972年碧娜鮑許接下了烏帕塔Wuppertal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一職,並突破傳統形式,融合舞蹈與劇場元素,替舞蹈帶來嶄新面貌。20096月,碧娜鮑許被檢驗出罹患癌症,五天後便溘然而逝。

 

02.何許事:電影中重現了碧娜四齣經典舞作:「春之祭」、「穆勒咖啡館」、「交際場」和「滿月」。大量的重覆是她獨特的風格印記,刻畫男女之間的情感互動與糾葛

 

03.傳奇之一:電影連結:《悄悄告訴她》,阿莫多瓦也在片中放入了碧娜鮑許的代表作品「穆勒咖啡館」

 

04.傳奇之二:觀看表演藝術與觀看電影的差別:放大與解析pina-570.jpg

 

05.傳奇之三:紀錄片主角不回答問題,只請大家看她的作品,舞者的回憶讓主角的未能多做註解,留下了一聲歎息。

 

使用音樂:《碧娜鮑許》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凱文怎麼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這是一部懂得用顏色訴說傷心故事的電影,看著蕃茄滋與紅色油漆的對比,那個不曾著色的血腥屠殺,就更讓人膽戰心驚了。

kevin_4.jpg 

這是一部傷心母親的電影,卻也是一位不懂得做母親的傷心人電影,但是失能與失職的母親,又會帶給孩子多大的衝擊呢?為什麼,在母親的眼中,兒子像是惡魔,在父親眼中,兒子卻像是天使?

 

片名叫做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中文翻成《凱文怎麼了》,但是看完電影之後,你或許更想問:孩子怎麼了?母親怎麼了?父親怎麼了?家庭怎麼了?學校怎麼了?社會怎麼了?每個情節,每個場景,都會觸動你的心情,比對你走過的青春道路,比對你正在走過的人生/父母/師長/子女/學生/職場的種重經歷。

 

一部沈重的電影,一部教人歎息的電影。

 

使用音樂:Cloclo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全面突擊The Raid: Redemption

 

這是一部很熱鬧的印尼電影,是的,台灣市場極少見的印尼電影,而且強調的是大家也很陌生的印尼武術的肢體展演。本片的主要特色如下:

raid305.jpg 

01.格鬥電玩的真人版:一棟黑幫大樓的攻防戰,人事時地物符合古典戲劇裡所謂的三一律,焦點集中。

 

02.電玩遊戲的模式:有著打不死的英雄,更有打不完的敵人。但是提起電玩電影的名稱,可能就有人會先入為主,設定了電影成就,還好,我沒有被誤導,因此看到了一部打鬥非常精彩的作品。

 

03.電影的內容雖然是在執行格殺方程式,但是武術的身段,演員的俐落,攝影的精準、剪接的精細,音樂的煽情都頗有可觀。

 

使用音樂《全面突擊》原聲帶

 

04月21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第一部份:

經典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

 

你看電影時,曾經做過多少瘋狂的事。

 

想不想自已站到銀幕上去觸碰銀幕呢?或者讓自己的身影也溶入電影之中呢?

1997年的經典電影。十五年之後重看,人事全非,感想良多,

包括:

一,人事全非:十五前是爺爺牽了孫手的手去看這部電影,十五年後,爺爺已經到天上去了,輪到的是孫子牽著女朋友的手再去看這部電影。也許,再不多時,我亦會去牽孫子的手去看電影了吧。

 

二,記憶會騙人:男主角李奧納多曾經在鐵達尼號的艙頂甲板上高喊:我是世界之王!I am King of the world!但是閃失的記憶卻一直簡化成為是他和蘿絲一起站在甲板前沿上相擁之際,激動喊出的話語,重看,因而得以洗清塵埃。

titanic002.jpg 

三,細節才動人: 《鐵達尼號》動人的不只是沈船始末的重現,更包括了人物細節的刻畫:蘿絲的母親一方面親自為她綁繫內衣束腹,另一方面告誡她不得再與傑克交往,嘴吧說的手上做的,有如平行交響曲,何等動人……。

 

《重返鐵達尼號》原聲帶

 

第一小時:第二部份: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黑蝶漫舞(Black Butterflies)》

 

文字不曾建立王國,只有武力才能安邦建國,但是歷史上的政治與軍事風雲人物,如今安在哉?反而是文人王國的隱形勢力在作家百年之後依舊屹立在沒有國境的城邦之中。

 

荷蘭導演寶拉.凡德.奧斯特(Paula van der Oest)所拍的《黑蝶漫舞(Black

Butterflies)》,讓我們看見了南非詩人Ingrid Jonker的詩文,與浪漫一生。

 

電影透過南非黑人總統曼德拉對這位白人詩人的致敬與誦詩,歌頌了一位偉大詩人與時代的互動深情,字裡行間能有歷史的血跡與呼吸,就有了不凡的意義與地位。

 

《黑蝶漫舞》對Ingrid Jonker的剖析包括了文學、愛情和親情三個層次。文學的世界中我們在節目中介紹她的兩首詩,一首是《The child is not dead/孩子沒死》,另一首則是《Gesig van die liefde (Face of love)/愛的臉龐》。部份重點bblies007.jpg如下:

The child is not dead/孩子沒死》

The child is not dead 孩子沒死,

The child lifts his fists against his mother 孩子的母親高喊著非洲

Who shouts Afrika ! shouts the breath 呼喊著自由的氣息

Of freedom and the veld 對著前哨站的冷血士兵

In the locations of the cordoned heart 高聲喊著

 

The child lifts his fists against his father孩子的父親世代都

in the march of the generations 世代都在努力

who shouts Afrika ! shout the breath高喊著非洲

of righteousness and blood 呼喊著正義

in the streets of his embattled pride 昂首闊步淌血前行

 

The child is not dead not at Langa nor at Nyanga 不論是在Langa或者Nyanga

not at Orlando nor at Sharpeville 不管是 Orlando或者 Sharpeville

nor at the police station at Philippi 或者Philippi的警察局

where he lies with a bullet through his brain 就算子彈穿腦而過讓他倒地,孩子沒死

 

The child is the dark shadow of the soldiers 孩子就是這群拿著槍枝與盾牌的軍士

on guard with rifles Saracens and batons 最黯黑的陰影

the child is present at all assemblies and law-givings 在所有的聚會上都會現形

the child peers through the windows of houses and into the hearts of mothers 都會隔著窗子探視,直入母親的心

this child who just wanted to play in the sun at Nyanga is everywhere 想在Nyanga的陽光下戲耍的孩子,其實無所不在

the child grown to a man treks through all Africa長大後,他們會踏遍全非洲

the child grown into a giant journeys through the whole world 長大後,他們會壯遊全世界

Without a pass無需通行証

 

bblies005.jpg 

Gesig van die liefde (Face of love)愛的臉龐》

 

Your face is the face of all the others 你的臉就像其他人

before you and after you and your eyes calm as a blue你之前或之後的其他人一般

dawn that breaks again and again 眼睛深沈得有如破曉前的藍

herder of the clouds一再穿透雲霧

keeper of the white ever-changing beauty守候這善變的白色仙子

the landscape of your declared mouth that I have discovered你唇邊的風景

retains the secret of a smil依舊保有神秘的一抿

like small white villages beyond the mountains有如遠山的白色村落

and your pulse the measure of their rapture血脈裡有著讓人狂喜的悸動

there is no question of beginning無需質疑開始

there is no question of possession無需質疑擁有

there is no question of death無需質疑終

face that I love我愛的臉

the face of love愛的臉龐

 

她對世人的愛情有大愛,亦有小愛,那些都是女人的心聲。

她對父親的親情,既有著孺慕,亦有著對抗。

 

使用音樂:《瓶中美人》原聲帶

          《溫莎公爵夫人》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 《丁丁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吸引我去看 《丁丁歷險記》的前提之一是史匹柏拍卡通片了。

Tintin--004.jpg 

之二是 《丁丁歷險記》是史匹柏與《魔戒》大導演彼得.傑克森的合作,採用了影像捕捉的數位技術。

 

之三則是 《丁丁歷險記》是一部漫畫改編的電影。

 

但是看完 《丁丁歷險記》之後,你亦只能說那是 《法櫃奇兵》的卡通版,更可惜的是John Williams的音樂雖然華麗流暢,但卻少了讓人記憶的音符。

 

使用音樂:《法櫃奇兵》原聲帶

《丁丁歷險記》原聲帶

 

 

04月14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最新電影:《莎士比亞的秘密(Anomynous)》

 

莎士比亞是偉大的戲劇家,創作過的劇作和詩作,不但豐富了民間娛樂的內容,更提供了大學課堂的研究素材,如今更讓影劇創作可以發揮天馬行空想像力。相信莎士比亞確有其人者,可從《羅密歐與茱麗葉》中完成《莎翁情史》的想像與比對;認定莎士比亞真是痞子無賴,且識字多不多的人則在《莎士比亞的秘密》中完成了歷史考據與翻案的工程。

 

《莎士比亞的秘密》的趣味有三,首先在歷史的重建,沒有水泥與柏油地的十七世紀人們該如何行走於泥濘地上?長條木板的鋪地而行,就有動人的說服力。伊莉莎白時代環形劇場的重建,亦有著動人的劇場重現。

anony10.jpg 

其次則是莎士比亞究竟有無代筆人的公案追查,電影認定滿腹才情的牛津公爵愛德華(由瑞斯.伊凡(Rhys Ifans)飾演)才是正主,只是陰錯陽差從同樣會編劇的Ben Jonson手中轉到了莎士比亞手中,其間的現實計算和差錯,極富趣味。

 

第三則在女王的威儀與情史。皇帝後宮有三千佳麗,女王何必動心忍性?但是私生子不少,卻各有企圖,最後只能上斷頭台的命運,不亦說明了政治的無情。anony04.jpg

 熟悉莎士比亞的觀眾可以從電影中找到很多文學、歷史與戲劇拔河的比對趣味;不熟莎士比亞的觀眾則可以從歷史劇的觀點來理解盛世女王的君臣關係,亦有趣。

 

使用音樂:《莎翁情史》原聲帶

《莎士比亞的秘密》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逆轉人生(Intouchables)》

 

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戲劇因此好看,人生也因此精彩。

 

億萬富豪跌斷了神經,導致全身不遂,他要如何把絕望的人生變得依舊多采多姿?他可能聘用一位有前科紀錄,談吐修養和他截然不同的黑人看護做最貼身的照顧嗎?

Intouchables-6.jpg 

《逆轉人生》的第一個傳奇是:白黑主僕,可以跨越種族和社會地位,成為知已。

 

《逆轉人生》的第二個傳奇是:文化教養,可以高雅與粗俗並存。

 

《逆轉人生》的第三個傳奇是:癱瘓人生,可以培養唯心之戀。

 

使用音樂:逆轉人生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電影話題:《鐵達尼號(Titanic)》

 

1997年的經典電影,時隔15年後,遇上沈船事件百年,有了重映的契機。

 

《鐵達尼號》魅力之一在於特效,如今都還很難超越。

 

titanic.jpg《鐵達尼號》魅力之二在於愛情,包括了階級的跨越與溶合,包括了最銷魂蝕骨的傑克替蘿絲所畫的人體素描,包括了站在船頭高喊世界之王的浪漫,這裡面,音樂扮演了煽情力量。

 

《鐵達尼號》魅力之三在於人格,生死之間人格自然顯現,樂隊領班的臨危一曲,讓一部生死災難電影,有了動人的人性溫度。

 

使用音樂:《鐵達尼號》原聲帶

04月07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最新電影:《羅雷司(Lorax)》

 

這部電影的趣味在於明明是一部環保電影,卻絕口不提環保的好,而是透過對比,讓你看見消逝前的美好,以及消逝後的醜陋,有了對比,無需再多言語,你自然就會做出生命選擇。根掳蘇斯博士(Theodor Seuss Geisel)童書改編的《羅雷司(Lorax)》就是在輕鬆的觀賞之下,充份吸收了隱藏的電影主題。

 

《羅雷司》描寫一座完全人工化的城市Thneedville,所有的花草樹木全是假的,但是人們甘之如飴,習慣在這種一塵不染的塑膠城市中過著鴕鳥般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位為愛癡迷的年輕人Ted奮勇找到了一顆樹木種籽,卻面臨著大財團的追殺,而掀起一場住民自覺的抗爭運動。

 

動人的童話傳奇、豔麗繽紛的色彩,逗趣可愛的人物造型,再搭配動聽的音樂,正是傳統卡通片的必備元素,《羅雷司》無不齊備,絲毫不缺,但也因為另外藏有文明開發及污染才造成的生活質變,才讓本片創造了老少咸宜的理想票房。lorax904.jpg

 

老少咸宜是一句動人的口號,說來容易做來難。畢竟老人閱歷多,也愛挑剔,故事拍得太淺,會嫌庸俗,看不下去;小朋友見聞有限,不能用最生動的方式來說故事,老講一些大道理,肯定生厭,《羅雷司》的喜樂元素,充滿狂想的魅力;《羅雷司》的生態元素,則是透過純真的愛情追求,以及悔不當初的生命覺悟,匯聚了更強說服力的能量。

 

使用音樂:《羅雷司》配樂原聲帶

《羅雷司》歌曲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 《姊妹(The Help)》

 

有一些電影純然只帶給觀眾感官上的刺激或者遺忘,有一些電影則會讓人心有所感,進而審視自己的生活處境,進而調整自己的生命步伐,Tate Taylor執導的《姊妹》,無疑就屬於後者。

help13.jpg 

《姊妹》是一部種族電影,是一部階級電影,亦是一部人權電影,故事設定在1960年代美國南方的密西西比州,一個雖然已經沒有了黑人奴隸,但是卻換成了黑人僕傭,握有經濟優勢的白人主人,可以使喚黑人,甚至把自己生下來的孩子就直接託付給黑人僕傭,原本是親切和諧,相互位存的美好社會,卻因為階級有別,膚色有別,在偏見的種族氛圍下,人性被扭曲,美好被踐踏,人權及人性議題因此有了讓人咀嚼思考的空間。

 

處理《姊妹》這種兼具種族與階級議題時,難免偏袒一方,但是全片卻透過一人白人女性要替黑人女僕寫書,看似黑人的生命血淚做主體,卻也在白人的觀點與文筆下,得著了有力背書,因為《姊妹》已然摻雜了白人的認知與覺醒,從素材篩選到重點突破,都讓主僕關係與黑白人權的議題,有了更超越的高度,不再是單向的悲情控訴,以緩和的步調達成了普世人權的陳述。

 

使用音樂:《姊妹》歌曲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電影話題:電影的人生腳步

 

人,如何看待電影呢?有人認為電影不過是一種消遣,一種娛樂的工具,於是從創作者到消費者,都信奉這個理念,持續在生產線上完成以享樂為目的的作品。

wyc022.jpg 

但是有人不甘心電影只能給人感官娛樂,希望能鑽入人心,希望能進入腦部,產生革命般的化學效應。

 

三月底四月初的台北街頭,出現了都市更新議題引發不公不義之爭的對抗場景,都更是老舊城市翻新面容的手段之一,但是更新就是變動,難免會牽扯出權益和記憶的碰撞,台灣一位優秀的導演陳芯宜就在三月的一部作品《昨日的記憶》第二段《阿霞的掛鐘》碰觸了都更與人生現實的拔河,好導演都有顆敏銳的心,能夠洞察機先,走在時代脈博之前,從這個角度對照電影與人生,世界就更開闊了。

 

同樣地,生活在同一個都市裡的人,真的熟識彼此嗎?一個角落的騷動,能否讓你更正視你所居住的城市,《心靈錀匙》就透過去遍城市的方式,讓受傷的年輕人得到了療傷的能量。

 

使用音樂:《亂世佳人》豎琴音樂

                    心靈錀匙原聲帶

03月31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電影話題》電影啟示錄

 

電影除了娛樂之外,還有啥功能?豐富我們的生活,應是最主要的功能,不論是知識的長進,或者生命經驗的傳承。

 

什麼音樂只要再度傳揚,你就知道奧運就要來了?

chariots-of-fire_l.jpg 

答案是1981年的《火戰車》,但是我們除了在2012年因為倫敦奧運即將來到,肯定會再聽到這部電影的主題音樂之外,或許,你完全沒有意料到,《火戰車》的音樂其實也可以用來註解林書豪的籃球奮戰精神。因為,從田徑選手到籃球員,他們在跑步或得分時,都可以感受到神的喜悅

 

同樣地,最近的熱門電影《飢餓遊戲》,也把生存遊戲簡單制約成為一場電視秀,

選秀節目只是人生的一場勝負,《飢餓遊戲》卻是直接剝削與壓榨參賽者的生命,這種寓言類比,不也是電影人生很有力的一種論述力量嗎?

 

同樣地,《雙面維若妮卡》中的女主角在人生最高峰時,唱出最美麗的女高音時就溘然長逝,不也曾在真實人生中有過很多讓人悸動的連結啟示嗎?

 

使用音樂:《火戰車原聲帶

《飢餓遊戲》原聲帶

《雙面維若妮卡》原聲帶

 

 

第一小時: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溫莎公爵夫人

we006.jpg 

吸引我走進戲院看這部電影有四個原因:

01.    W.E.》的W.E.是華麗絲與英王愛德華的小名縮寫,重新認識他們的故事。

 

02.    導演是瑪丹娜,爭議名人,最能體會女人心嗎?真能拍出名人情意結嗎

 

03.    瑪丹娜啟用了波蘭作曲家Abel Korzeniowsk打造了非常華麗的音樂。

 

04.瑪丹娜選用了當代女子Wally溯尋追蹤Wallis的足跡來重現女人心聲,這種平行線的手法,能拍出多不一樣的韻味

 

使用音樂:《溫莎公爵夫人原聲帶

 

第二小時: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溫莎公爵夫人

we008.jpg 

電影可以沒有聲音,卻不能沒有影像,音樂可以煽情,可以添香,但是太過耽溺,難免就太過甜腻了。Abel Korzeniowski所打造的主題音樂一般,單獨聆賞時,曲曲動人,但是瑪丹娜卻過度依賴音樂,不時就會來上一段,太滿了,聽了太多音樂,感官竟然就鈍了。

 

認識Abel Korzeniowski是這一段節目的重點,母親在波蘭克拉科夫歌劇院拉大提琴,他六歲亦開始學拉大提琴,攻得大提琴碩士學位。作品強調親切、詩意、感性;角色個性的音樂;他最敬佩菲力普.葛拉斯(Phillip Glass),因為他們都偏愛旋律的重覆,也很重視音樂的細節變化。

 

使用音樂:《溫莎公爵夫人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末日情緣Perfect Sense

 

我喜歡唸詩,因為詩的精緻語言密度,可以提煉生命精華,我喜歡有詩意的電影,因為會有餘韻無窮,深情款款。

 

今天節目中要和大家在《末日情緣》如夢似幻的琴韻聲中,分享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的詩作:《廣告》

 

我是一顆鎮靜劑,

我居家有效,

我上班管用,

我考試,

我出庭,

我小心修補破裂的陶器—-

你所要做的只是服用我,

在舌下溶解我,

 

你所要做的只是吞下我,

用水將我洗盡。

我知道如何對付不幸,

如何熬過噩訊,

挫不義的鋒芒,

補上帝的缺席,

幫忙你挑選未亡人的喪服。

你還在等什麼—-

對化學的熱情要有信心。

 

你還只是一位年輕的男╱女子,

你真的該設法平靜下來。

誰說

一定得勇敢地面對人生?

 

把你的深淵交給我—-

我將用柔軟的睡眠標明它,

你將會感激

能夠四足落地。

 

把你的靈魂賣給我。

沒有其他的買主會出現。

 

沒有其他的惡魔存在。

 

《末日情緣》是部探索感官及世紀怪病的奇片,因為全片兼具了哲學與詩意的愛情電影格局、視野和韻味都不電影表面上是因為不知名疾病造成的「萬般皆空」情境,讓凡夫俗子進從「鼻舌耳眼」的器官功能去重溫與探討「香味聲色」的人間滋味,從「失去」的恐慌進而歌詠與追懷曾經「擁有」的感官之美。

 

今年三月因為看了《末日情緣》,頓覺人生更可愛,更值得眷戀了,這是一部多情人拍給癡情人看的電影。

 

使用音樂:《末日情緣》原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