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讓我們先從楚浮(François Truffaut)說起。雖然,本文要談的是Fanny Ardant和她主演的電影《我的美麗爸爸(Lola Pater)》。
分類: 電影史
江湖行:我的武俠時代
2017年的金馬盛會上,出現了她們的名字,以及照片,在黯淡樂聲中,歷史悄悄翻了一頁,年輕影迷,沒聽過她們名字,更難想像她們的昔日風采,但是,我記得。
記得,就不應任其空白。這篇文章是替塗翔文新書《與電影過招》所寫的序文,腦海裡浮想的全是我在西門國小的小木桌上曾經一筆一筆描畫過的武俠電影夢。 閱讀全文 江湖行:我的武俠時代
吳天明:昨天我還年輕
坎城之最:金棕櫚排名

法國坎城影展每年都會把金棕櫚獎頒給評審們最愛的電影,過去69屆來,這些金棕櫚獎得主,誰才是禁得起時間考驗的真正經典呢?
2016年的法國坎城影展已經來到第69屆了,評審們每年都會選出金棕櫚獎得主,評審品味不同,參賽作品亦不同,誰勝誰敗其實見仁見智。
得獎有時靠運氣,有時還要看你和評審來不來電?得了獎或許影史能夠留名,但是唯有影迷願意不時重看,才是最實在的勝利,因此,時間才是最後的評判。
美國媒體「好萊塢報導者(The Hollywood Reporter)」日前動員旗下的影評人重新審視過去六十九屆的金棕櫚獎得主,選出他們心中的最愛,重新排序(也就是金棕櫚獎得主也有輕重之別)。
所有的評比都反映著評審的品味或者偏見,因此這種名單,坦白說,參考就好,不是真理,亦不是一錘定音的影史排名。不過,這種英雄榜的重新排名,很有噱頭,也會引起討論,於是我譯出了前廿名的得主,提供大家參考。
認可也好,不認可亦好,至少,因為這份名單,我又重看了《浩氣蓋山河(The Leopard)》,看到年輕氣盛的Alain Delon,聽見了風華正茂的Nino Rota氣勢磅礡的配樂,1960年代還真是美麗的黃金年代。

至於其他名單,請大家點選這個連結嘍: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lists/cannes-palme-dor-winners-ranked-891143/item/padre-padrone-palme-dor-winners-891089
20.《馬泰事件(The Mattei Affair)》 (1972) 導演:Francesco Rosi
19《木鞋樹(The Tree of Wooden Clogs)》 (1978) 導演:Ermanno Olmi
18《美麗蘿賽塔(Rosetta)》 (1999) 導演:Jean-Pierre and Luc Dardenne
17《撒旦天空下(Under the Sun of Satan)》 (1987) 導演:Maurice Pialat
16《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 (1980) 導演:Bob Fosse
15《假如…(If …)》 (1969) 導演:Lindsay Anderson
14《我父我主(Padre Padrone)》 (1977) 導演:Paolo and Vittorio Taviani
13《拒絕長大的男孩(The Tin Drum)》 (1979) 導演:Volker Schlondorff
12《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1994) 導演:Quentin Tarantino
11《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 導演:Francis Ford Coppola
10《影武者》(1980) 導演:黑澤明
9《櫻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 (1997) 導演:Abbas Kiarostami
8《對話(The Conversation)》 (1974) 導演:Francis Ford Coppola
7《薇麗狄雅娜(Viridiana)》 (1961) 導演: Luis Bunuel
6《雁南飛(The Cranes Are Flying)》 (1958) 導演:Mikhail Kalatozov
5《秋水伊人(The Umbrellas of Cherbourg)》 (1964) 導演:Jacques Demy
4《春光乍現(Blow-Up)》 (1966) 導演:Michelangelo Antonioni
3《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1976) 導演:Martin Scorsese
2《生活的甜蜜(La Dolce Vita)》 (1960) 導演:Federico Fellini
1《浩氣蓋山河(The Leopard)》 (1963) 導演: Luchino Visconti
2014凱撒獎:法國品味

要怎麼形容第一次看到《在地圖結束的地方(Timbuktu)》的震動呢?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個陌生的文化,卻上演著讓人不忍面對的文化悲劇,凱撒獎對於該片的高度肯定,或許正呼應著只要看過該片的人都會打內心激賞的感動吧!
第四十屆法國凱撒獎2015年2月20日頒獎,長期關注非洲題材的導演Abderrahmane Sissako(他在茅利塔尼亞(Mauritanian)出生,在馬利(Mali)受教育,在莫斯科學電影,在法國與馬利定居拍片))以《在地圖結束的地方(Timbuktu)》一舉奪下了八項獎,最是風光。
去年以來,伊斯蘭國的戰士們以極其殘忍的斬首行動,透過網路視訊的傳播,在全世界都引發譁然,《在地圖結束的地方》恰巧就描寫著馬利共和國的伊斯蘭文化中心城市廷巴克圖(Timbuktu)被一群聖戰士佔領,厲行戒律後,形成的文化擦撞與生命悲劇。從主題、取景到音樂,在在都是精品,再搭上伊斯蘭國的風潮事件,電影所帶來的反思極其強猛,贏得八項大獎只能用「實至名歸」形容。
至於獲得女配角獎的《星光雲寂》女星Kristen Stewart,顯然已經成功擺脫《暮光之城》的刻板偶像路線,最近在《我想念我自己》中與影后Julian Moore演出母女對手戲,絲毫不見遜色,法國人也願意打破肯定凱撒獎以肯定法國人為優先的給獎宗旨,給予她演技獎(雖然只是配角),也是值得一提的歷史新頁了。
以下就是第四十屆凱撒獎得獎名單:
最佳影片(Meilleur film)
《在地圖結束的地方(Timbuktu)》導演:Abderrahmane Sissako
最佳導演(Meilleur réalisateur)
Abderrahmane Sissako《在地圖結束的地方》
最佳女演員(Meilleure actrice)
Adèle Haenel《不打不相愛(Les Combattants)》
最佳原創劇本(Meilleur scénario original)
Abderrahmane Sissako, Kessen Tall 《在地圖結束的地方》
最佳改編劇本(Meilleure adaptation)
Cyril Gely, Volker Schlöndorff《外交秘聞(Diplomatie)》
最佳男演員(Meilleur acteur)
Pierre Niney《時尚大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
最佳外語片(Meilleur film étranger)
《親愛媽咪(Mommy)》,導演:Xavier Dolan
最佳女配角(Meilleure actrice dans un second rôle)
Kristen Stewart《星光雲寂 (Clouds Of Sils Maria)》
最佳男配角(Meilleur acteur dans un second rôle)
Reda Kateb《醫手遮天(Hippocrate)》
最佳剪輯(Meilleur montage)
Nadia Ben Rachid《在地圖結束的地方》
最佳美術設計(Meilleurs décors)
Thierry Flamand《新美女與野獸(La Belle Et La Bête)》
最佳服裝(Meilleurs costumes)
Anaïs Romand《時尚大師聖羅蘭》
最佳音樂(Meilleure musique)
Amine Bouhafa《在地圖結束的地方》
最佳新導演作品(Meilleur premier film)
《不打不相愛》導演: Thomas Cailley
最佳攝影(Meilleure photographie)
Sofian El Fani《在地圖結束的地方》
最佳音效(Meilleur son)
Philippe Welsh, Roman Dymny, Thierry Delor《在地圖結束的地方》
最佳短片(Meilleur court métrage)
《里約女人(La Femme De Rio)》導演:Emma Luchini, Nicolas Rey
最佳紀錄片(Meilleur film documentaire)
《薩爾加多的凝視(Le Sel de la Terre/Salt Of The Earth)》導演:Wim Wenders, Juliano Ribeiro Salgado
最佳動畫片(Meilleur film d’animation)
《昆蟲Life秀電影版 (Minuscule – La Vallée Des Fourmis Perdues)》 dirs: Thomas Szabo and Hélène Giraud
最佳動畫短片(Meilleur court métrage)
《生活石境秀(Les Petits Cailloux)》導演:Chloé Mazlo
最佳男性新演員(Meilleur espoir masculin)
Kevin Azaïs《不打不相愛》
最佳女性新演員(Meilleur espoir féminin)
Louane Emera《貝利葉這家人(La Famille Bélier)》
終身成就獎(César d’honneur)
西恩.潘(Sean Penn)
彼得奧圖音聲四帖
歌聲.青春.記憶.電影
2013回顧:鍾愛佳片
2013回顧:外語片音樂
2013英雄榜:國際觀點
2013年已近尾聲,過去這一年,我們看過多少好片?又錯過多少好片?整理了從十二月初到今天,配合電影評論(Film Comment)第年終五十大和奧斯卡外語片的九部電影入圍名單,提供所有好電影的朋友參考。 閱讀全文 2013英雄榜:國際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