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唇影,傳唱動人的情歌,世間的煩惱就忘卻大半了。
文章和戲法一樣,人人會變,只是巧妙各不相同,有人喜歡單刀直入,破題就直中紅;有人偏好收尾高潮,餘韻嬝嬝。
電
影中添加歌曲,其實也基於相同思維。萬仁導演的《油麻菜籽》最後用了主題歌曲,點出了陳秋燕與蘇明明所代表的普世母女親情,讓人在溫韾又感動的心情下走出
戲院;白景瑞導演的《金大班的最後一夜》也是靠著蔡琴的「最後一夜」,點出了「紅燈將滅酒也醒」的惆悵人生……這些歌曲都只適宜放在電影終場前做總結,太
早出現,就乏了煽情力道。
但是李行導演的《小城故事》卻是在電影開場兩分鐘後,就直接從獄中工作坊切進了小鎮,鄧麗君主唱的「小城故事」
歌聲立刻就來點題;同樣地,John Maybury執導的《愛的邊緣(The Edge of
Love)》更是一開始就從一張豔紅的嘴唇唱出了「大溪地藍月(Blue Tahitian
Moon)」這首歌,看似為了展現歌姬美豔,卻是要到全片看完,「大溪地藍月」的歌聲再度響起,觀眾才會從小情歌的惆悵韻味中赫然發覺,歌詞中的男女關
係,竟然與電影劇情有了平行論述的共振力量。
演唱這首「大溪地藍月」的歌姬就是女主角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飾演的薇拉,畫面先從她的雙唇特寫往外拉,從五官輪廓,舞姿身影及獻藝的小酒廊,她的美麗及身處的時代自然浮現,迅速就完成了時空鋪陳。
但是,最迷人的是這首「大溪地藍月」歌曲,一方面是因為歌詞簡單,但是癡情纏綿,輕易就能捉住觀眾的心,歌詞大意如下:
Once a native maiden anda starnger met 以前有位鄉下女孩在大溪地藍色月光下
Underneath a blue Tahitian moon 遇見了一位陌生人
The stare were in her eyes 她的雙眼有星星跳閃
Guardians in her hair 天使在髮頂飛舞
And they vowed to care forever 她們誓願要永遠相守
Then one lonely day the stranger sailed away 但在斷腸的那一天,
With a parting kiss that came too soon 陌生人匆匆吻別而去
And now the Trade winds sigh 船兒遠颺而去時
When ships go sailing by 海風也不禁歎息
Underneath a blue Tahitian moon 在大溪地藍色月光下
薇
拉的歌聲動人,身姿更迷人,不但觀眾看了動心,男主角Cillian
Murphy飾演的威廉也看呆了,立刻想要追求她,偏偏,薇拉卻與名詩人狄倫.湯瑪斯(Dylan
Thomas)往來密切,狄倫已婚,卻視薇拉為靈魂伴侶,即使在妻子面前也毫不避諱他的親密與信任,要贏得薇拉的愛,威廉就得永遠與狄倫的魅影糾纏相鬥,
憂慮與猜忌,就形成了《愛的邊緣》拉扯不休的劇情輪動了。
愛情真的能切開成靈魂與肉體兩部份嗎?世人都想兩者得兼,只能擁有一半,不會甘
心滿足的,於是就會起爭鬥,就會生事端,曾經愛過的靈肉悸動,曾經有過的美麗,最後面對殘酷無情的人生際遇時,可能都被現實消磨殆盡了,眼中滿是星星,天
使都在頭上跳舞的美麗時光,最後真的不堪回首嗎?看完《愛的邊緣》,聽完「大溪地藍月」,你心中滿是惆悵與不捨,電影的美麗就此駐紮在你心房,再也離不開
你了。不管你喜不喜歡《愛的邊緣》,我相信你一定很懷念「大溪地藍月」再度響起的聲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