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今生今世一線微振

story05-L01.jpg

看男導演來詮釋女作家的幽微心事,你能瞧見屬於男性的筆觸與手痕呢?

w02.png

閱讀張蕙菁的小說《蛾》時,心頭浮想起的第一個歎息是:哦,《雙面維若妮卡(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觀看鄭文堂的電影《蛾》時,心頭同樣想起的是:哦,《雙面維若妮卡》。

 

或是巧合,或是心有靈犀。有何不可?有何不好?

 

奇土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執導的《雙面維若妮卡》請Irène Jacob一人分飾Weronika / Véronique兩角,她們唯一眼神交會的剎那就在廣場上的驚鴻一瞥。驀然相逢,若有所感,卻說不精準,只能若有所悟。22.png

 

但是其中一位,就在音樂聖殿的高音中猝逝;另外一位則在偶戲師的行囊中遇見了愛情,也遇見了無可名狀的人形傀儡。

 

鄭文堂執導的《蛾》中,米索是米索(鍾瑶飾演),小襄是小襄(葉星辰飾演),不同的臉,不同的靈魂,少了神秘主義的巧合,卻把說不精準的生命神秘,更朝深處走了下去。

 

w05.png

米索與小襄不曾眼神交會,但是她們曾經共同出入一間老屋,歎息留不住的韶光,她們唯一交會的剎那就在手機鈴響的那零點一秒。乍然聽聞,若有所感,卻再無緣。

 

奇土勞斯基用了玻璃球的意像,雕琢了一個扭曲、倒置的闇綠世界;鄭文堂有老宅的玻璃倒影,再加上張蕙菁筆下的避債蛾,再加上已然乏味的愛情,已然陌生的距離,還有水泥建築與斑駁木柱,以及蔓草荒煙的千絲萬縷,台灣心靈與筆觸就如蛾的展翅,悄悄振動出自己的節奏。

story05-L03.jpg 

鄭文堂的《蛾》顛覆了張蕙菁的小說結構,最後一章,挪到了開場,同時你也被倒置的時間序給迷失了座標,分不清何時是35歲的米索,那裡又是25歲的米索,但是你清楚看見了城市的面貌正在翻新,寫在老宅橫眉上的那個電話號碼,或者是刻在柱子上的身高刻痕,若非有緣,誰有悸動?一生一世有多長?剎那一刻又多短呢?

 

電影終場後,鄭文堂留下的餘韻迴波,終於還是得回到張蕙菁文本的字裡行間之中,那則是另外一闕神秘主義的小曲了。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第四公民:四個啟示錄

    為什麼我要用Citizen Four做代號呢?我不會是第一個,亦不會是最後一個,就叫我第四公民吧。...

  • 晚風細雨:父親的氣味

    老去的肉體總有些酸敗的氣味,你會如何記憶父親的氣味呢?或許就看你曾經多麼親近你的父親了。...

  • 五月一號:精彩的綠葉

    還來不及寫文章肯定我喜歡的蔡桃桂,她的青春已像小鳥一般飛走了,還好,電影留駐了不老的容顏。...

  • 忠犬追殺令:人狗之間

    親密伴侶與敵對仇人的距離,是一線之隔?還是遙若天涯?...

  • 送報伕:改編的突圍術

    素材夠拍成一部長片的,最終只能以20分鐘的短片形式亮相,改編的策略因而重要,畢竟,要不俗又有神,需要巧思與巧手。...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