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風雲:台灣第一聲

m83.jpg

台灣人從日治時期就開始拍電影,著名的《望春風》就曾經是流行電影的片名和配樂,只是多數人無緣得見電影,也就不知道流行樂和電影的關係,台灣脫離日本後,一直要到一九四九年才有劇情片的拍攝工程,片名叫做《阿里山風雲》,藝術成就不高,但是卻因該片的主題歌曲「高山青」名聞遐邇,得能在電影史上佔有獨特地位。這首知名歌曲的作曲者就是這張圖片的主人翁。

 

作曲家黃霑先生曾經撰文推崇一代武俠宗師導演張徹先生為大才子,他的第一個理由就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會聽到『高山青』的歌聲。這首被很多誤認是台灣民謠的不朽名曲,其實不過是他少年時代手揮五弦的戲作而已。」

 

「高山青」人人會唱,但是很少人知道那是電影《阿里山風雲》的主題曲,更少人知道《阿里山風雲》是一九四九年(即民國三十八年)拍攝的電影。那個年頭, 台灣人心惶惶,深恐國民黨軍隊在中國大陸兵敗如山倒的慘狀會波及台灣,很少人會關心有兩位姓張的年輕人到阿里山頭拍電影的小消息,但是第二年的二月十六日,《阿里山風雲》先映演了一個星期,主題曲「高山青」風靡一時,於是兩個月之後的四月十三日再度重映,又接連演了五天,一切只能以盛況空前來形容。

 

那個年代的電影檔期能演上四天就算不錯了,一般電影不管白光、王元龍或李麗華等明星主演的電影都是二天到三天的壽命而已,《阿里山風雲》的導演張英和張徹都是從香港過來台灣拍片的年輕人,兩個人都是初次掌鏡,肚子裡或許有一點電影概念,卻完全沒有實務概念,而且風雨飄搖的年代裡,連投資片商都要打退堂鼓了,這兩位年輕人卻依舊埋著頭苦幹,不知不覺就締創了影史紀錄,成為台灣電影史上在台灣脫離日本統制後,由中國人在這塊土地上自製自拍,而且是國語發音的第一部劇情片,更因為賣座鼎盛,吸引了不少後繼者投身電影拍攝。

 

張徹導演在「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這本回憶錄中曾經寫著他認為《阿里山風雲》影片本身並無可取,當時他才二十六歲,全無經驗,對電影的所知所能都是靠著一點點從書本上看來的一些導演理論和技法,尚可一提的只有他作曲的「高山青」,但是他在作曲上的「成就」也就只有這麼一首作品,如果不是後來音樂廣受歡迎,許多會以山地歌舞宴客迎賓的場合都用這首音樂來編舞,讓「高山青」成為家喻戶曉的流行音樂,更讓許多人誤以為「高山青」是台灣民謠,卻完全忽略了這首歌曲和台灣電影的淵源。

 

「高山青」還同時造就了兩位年輕人,一位是不時填詞的鄧禹平,及幫忙張徹騰稿編曲的作曲家周藍萍,替台港的流行文化貢獻了極多心力。

 

電影是綜合藝術,簡言之就是流行文化的火車頭,一旦電影事業蓬勃,就會帶動許多相關產業,再加上華人電影都偏愛歌唱,幾乎只要有機會就要讓主角在電影中引吭高歌,就能創造電影音樂的勃興盛況。

 

一九四九年的《阿里山風雲》開啟了台灣電影的風潮,也讓流行音樂工作者得能和電影有更多的實務交流與回饋,後來即使是五0年代的台語電影,六0年代的黃梅調電影,七0年代的三廳電影,都少不了動聽的音樂,只可惜少了電影原聲帶的行銷概念,也未能留下精彩的電影聲音紀錄。

 

八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不再迷信單靠一兩首電影主題曲就能暢行無阻的賣埠行銷功能,而是把主要力氣用在打造影像敘事的新語言,然而再怎麼蛻變或演進,其實都和音樂有著綿密的互動關係,有時候是娓娓 敘事的歌曲,有時候是抒情兼言志的曲子,有時候則是電影的節奏有如音樂旋律,「如歌的行板」成為台灣電影世界最奇特的現象,也成為研究台灣電影時,一個很有趣的切入角度。

 

今年五月七日在國家音樂廳舉行的華語電影百年音樂會,以及今年八月要在台北光點推出的電影音樂主題影展都是基於這個切入點而構思發展的活動了。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