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惑:八卦散如羽毛

d095.jpg

紅塵中人,誰不是罪人?誰不在自己的偏見與愚昧中過日子?

 

 

 

約翰.派屈克.薛恩力(John Patrick Shanley)或許不是一位很成功的電影導演(畢竟他只拍過兩部劇情長片),但是他很會寫劇本,劇本帶給觀眾的啟示與震撼,提供了電影工作者極紮實的創作藍圖。1989年他以《月暈(Moonstruck)》奪得了奧斯卡獎最佳劇本獎,《誘.惑(Doubt)》的舞台劇劇本先獲得了普立茲獎,又獲得了奧斯卡改編劇本獎提名,算是對他的創作人生很中肯的肯定。

 

《誘.惑》的故事發生在1964年一所天主教學校的內部,既保守又嚴厲的校長修女Aloysius在聽到了修女James 的情境描述下,就懷疑作風開放的神父Flynn可能性侵了學校內唯一的黑人學童Donald Miller,因此千方百計要把Flynn趕出教區,「迷惘」與「偏見」構成了人性中的「懷疑」推力,造成一連串的火花。

 

基本上,《誘.惑》的結構屬於傳統的舞台劇形式,透過演員的機鋒對話引爆所有的生命矛盾,對白因而成為全劇的核心,Flynn因為是神父,經常主持彌撒布道,他的公開演講內容,也就自然提供了薛恩力傳播理念的最佳管道,觀眾只要仔細聆聽他的布道言詞,就等於接受了導演意欲傳達的訊息。

 

這是個取巧的手法,明明是「說教」,卻能避開了沈重的「說教」包袱。因為如果在平常對話中「說教」,難免給人八股保守感受,但在公開「說教」的場合,用生活小故事滲透「精微教義」,卻讓人在如沐春風中接受洗禮,差別就在功力,就在時機和題材的拿捏。

 

d06.jpg開場時,Flynn神父先就美國甘迺迪總統的遇刺,點出了「懷疑」的能量其實和「信仰」一樣巨大,完成了「破題」工程。但是,我真正受到震動的卻是他用棉絮羽毛來形容八卦流言的比方。

 

Flynn神父的布道內容與靈感都來自他的生活,所以他會不時拿紙筆記下自己的感受,他被修女指控疑似性侵,內心其實是悲憤的,但是懂得說故事的他卻在彌撒中換一個方式表達生命的挫敗與困擾。

 

他的布道內容描述一位喜歡搬弄是非的婦人(不是男人,而是婦人,就是隱射說他是非的修女),因為夢見有隻巨手指著她,心生恐懼,於是找神父懺悔,「散布流言有罪嗎?」神父毫不客氣地指責她:「是啊,你這個無知的女人...你隨意踐踏人家的名譽,真是可恥!」婦人因此想要懺悔求得寬恕,神父卻要她先回家取出枕頭,上到屋頂,然後拿刀猛刺。婦人照做後,就向神父回報,「結果呢?」神父問她,婦人說:「羽毛,遍地是羽毛。」神父於是告訴她:「好,妳現在回去把每根羽毛都撿回來。」婦人坦言她做不到,「風早就把羽毛吹散了。」神父歎了口氣說:「是的,那就是流言。」

 

流言如羽毛,一傳播就隨風四散,再也難回收了!這是多精準有力的論述啊!

 

身陷流言,才知流言苦,更能懂得如何用比方來開導愚昧的俗人,《誘.惑》的創作主軸包含著濃烈的「文以載道」精神,但是能夠如此雄辯滔滔,以最簡單的比方開導世人,就已經是無上功德了。

 

看著滿天飛舞的棉絮與羽毛,你想起的會是自己曾經犯過的錯?不經意就脫口而出的流信傳播?還是自己身受的害?

1 Comment

聽見天堂的影評一整個經典
老師說了第貳
沒人敢說...一

所以
先斬後奏轉貼了
下回不會了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