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音樂電影:《唱快人生(Quartet)》
音樂電影就應該突顯音樂的魅力,《唱快人生》的劇情與歌劇有關,一開場就選擇了威爾第歌劇《茶花女(La Traviata)》的「飲酒歌(Libiamo ne'lieti calici )」,導演和音樂指導刻意透過音樂來炫技,節目中我試圖以演唱版和演奏版來做比對,讓大家想見電影中的炫技場面。
那是一家音樂前輩的養老院,談笑皆名伶,往來無白丁。年輕玩音樂,年老了,不搞音樂,不也少了樂趣?《唱快人生》就讓天籟帶著你的耳朵和心靈前進吧。
年輕時,人都難免荒唐,犯的錯也不知如何彌補,《唱快人生》卻給了恩怨難解的昔日情人有了一次補過的機會,忘不了的恨,真的無解嗎?曾經愛過的,何以不能重新找回愛的感覺,一部充滿生命豁達力量的電影,就能帶給觀眾相當多的生命啟示。
使用音樂:《唱快人生》原聲帶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紅翼行動(Lone Survivor)》
動作電影的前提就是讓觀眾看得過癮,打鬥要激烈,場面要熱鬧,根據美國海豹特種部隊在2005年奉派前往阿富汗執行Operation Red Wings(即紅翼行動)任務時,犧牲慘烈的真實故事改編的《紅翼行動》就做到了這兩點。
五分之四的劇情像是《黑鷹計畫》,軍火強大的美軍,遇上頑強抵抗的敵人,亦嘗到了被追殺的命運;五分之一的劇情則像是《搶救雷恩大兵》,同胞落難,其他人想盡辦法搭救,不料卻賠上更慘烈的代價。
《紅翼行動》其實還是一部歌頌美國英雄的電影,首先,電影強調他們受訓之苦,那是他們得以出生入死的條件;其次,電影描述他們的平民心願(任務完成後,就要返鄉結婚),第三,為了保命,要不要濫殺無辜?第四,為了救同袍,你願不願意犧牲自己?
本片的音響創造了不少加分條件,本片的音樂同樣發揮了灑熱血的功能。
使用音樂:《紅翼行動》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電影音樂大師:瓦謝奇.齊拉(Wojciech Kilar,1932-2013)
今年以來,天上的星星一顆一顆地殞落了,一月的節目中,我們介紹了李泰祥和邵逸夫;二月的節目我們要介紹去年底往生的波蘭作曲大師齊拉。
認識作曲家,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他的作品。第一次被齊拉的音樂穿透心房,主要就是他替紐西蘭導演珍.康萍(Jane Campion)的作品《伴我一世情(The Portrait of a Lady)》創作的主題音樂,甜美抒情的樂章,道盡了普世男女渴求愛情,追求幸福的卑微心願。今晚的節目選曲,就是《伴我一世情》的音樂精華。
齊拉這一輩子都優遊在古典新詮和尋訪現代新聲的雙層舞台上,他相信電影音樂就是未來的古典音樂,不時運用他熟悉的古典樂曲曲式,配合民謠曲風的吟唱風味和敘事形式,打造出風格綺麗,又充滿遐想的音樂空間。
他熱愛東歐民謠,曾經走訪各地採集民謠,也嘗試過即興演出的爵士樂和強調節奏和新形式敲打音樂的表演,至於他處理起東歐最著名的吸血鬼傳奇時,不論是人聲合唱或音樂曲風,都讓傳奇軼事備添神秘色彩和悲壯氣氛。
使用音樂:《伴我一世情(The Portrait of a Lady)》原聲帶
《吸血鬼(Dracula)》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電影音樂:IFMCA年度電影音樂
美國奧斯卡獎標示的是美國影藝學院會員的集體品味,但是那不應是欣賞電影的唯一標準,就音樂品味而言,國電影音樂評論人協會(IFMCA)的年度選項單,就讓人眼睛一亮,例如今年奧斯卡完全忽略的老牌作曲家Howard Shore與波蘭新生代作曲家Abel Korzeniowski,其實都各有力作問世,透過IFMCA的推荐,我們也在節目中要讓大家聽見不一樣的電影音樂。
今天介紹的重點以Abel Korzeniowski為主,1972年出生的Abel Korzeniowski,畢業自波蘭的卡拉考夫音樂學院(the Academy of Music in Kraków),專攻大提琴與作曲,2009年聽見他替《A Single Man》創作的樂章時,你就會開始停下腳步,仔細聆聽他如何來平衡華麗與細 緻的矛盾感情,2012年他交出的《溫莎
千夫所指亦昂然前行的人格魅力在他的音符詮釋下,得著更浪漫的身影。
今年獲得提名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的主題樂章「A Thousand Times Goodnight」,用鋼琴的獨白道盡了戀愛中人的兒女心,《逃離明天》的「The Grand Finale」更是絕望人世中的憤怒控訴,各有魅力。
使用音樂:
《羅密歐與茱麗葉》的「A Thousand Times Goodnight」
《逃離明天》的「The Grand Finale」
《哈比人:荒谷惡龍》的「Beyond the Forest」
留言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