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灣為基地,把新加坡列入華人電影版圖,算是今年第五十屆金馬獎最明顯的成績了。
金馬獎從1962年舉辦,那一年,台灣電影正在起飛,不回頭看看那個台灣電影起飛的年代,不回頭看看那個台灣開始有正式影展的年代,就是怪,但是今年的金馬獎盛會,很努力地整理了舊新聞影片(那,多數都來自已經不存在的台製廠/台灣電影製片廠所拍的新聞片),那是我們在1960年代看電影之前,都會隨片加映的新聞宣導片,當時對於那些新聞片總是不屑一顧,卻不知所有的影像都在紀錄歷史,都在保存歷史,唯有五十年的時間長廊,才讓塵封的歷史得著了驀然回首的沈甸質量。
負責旁白講述的是1960年代的當紅童星張小燕,是的,唯有五十年的電影盛會,才讓人們願意停下來回顧那段「被遺忘的時光」,這也充份說明了何以蔡琴在典禮上演唱的老歌,一首接一首,在觀眾席上吸引那麼多人跟著一起哼唱......
這一幕,呼應了我選擇用「金馬50,金曲100」的老歌重唱方式,在我的廣播節目「電影最前線」中持續播送這些時代老歌的考量:歌聲比影像更有穿透力,更容易在唇齒間創造共鳴。
這一幕,讓我更加確認通俗歌謠無堅不摧的感染力,特別是你看見中國和香港的影星也都能跟著唱出我們的80年代老歌時,你會確信,藝術的感動可以那麼深植人心。那是台灣流行音樂群雄並起,百花齊放的燦爛時光,那個黃金盛世是否正在悄悄褪色呢?我相信,受到感動的人,會把更多的才情放進這塊創作領域,持續開出奇葩的。
沒有看過所有的電影,就不宜多張嘴做評論,這是我相信的原則,今年金馬獎的五部最佳劇情片入圍作品,我只看過《一代宗師》、《爸媽不在家》和《毒戰》,缺了《郊遊》和《天注定》,就不宜做總評,也不想做總評,而是看到評審團選出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這麼一部精緻流暢的家常小品做為年度最佳影片時,我清楚感受到評審「放眼未來」的選擇。
我的看法有二:
首先,這個選擇,看似對大師傑作未必公允,前提卻要是《爸媽不在家》也要夠份量,禁得起檢視。答案是成色或許不盡百分百金純,卻也夠讓觸動觀眾心弦的。有關這部作品的評論文字,就請大家參酌我在
其次,《爸媽不在家》是新加坡電影,是導演陳哲藝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他也是金馬學院的學生,算是來台灣留學拚出名號的佼佼者,金馬獎走出台港中的傳統格局,將目光與掌聲投向新加坡那個國度,無疑地,華語電影的版圖經由這次的給獎,肯定會在新國浥注極大能量,那是一個有影響力的電影獎該去做的事,當年的侯孝賢、李安、蔡明亮和王家衛等人,誰不是在這類慧眼能量的加持下,才能有花果繽紛的節氣?
最佳影片動員了歷屆影帝和影后上台,是巧思,亦是創舉,金馬執委會另外整理了過去五十年的影帝后得獎作品,一一重現,算是對歷史盡心,對電影人盡力的努力,值得喝采。
但是金馬盛會不是頒完獎就結束了,今天下午三點,在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 2樓多功能展演廳(台北市光復南路133號)還有個「國聯五鳳」再聚首的活動,因為當年帶動台灣電影起舞的重要推手─國聯影業,就是在1963年起步走的,匆匆50年了,金馬獎執委會宣布邀得了當年「國聯五鳳」甄珍、江青、鈕方雨以及李登惠再度聚首(新聞稿上漏寫了汪玲,但是既為五鳳聚首,理當會全員到齊才是)。
1960年代的台灣電影,先有國聯,再有聯邦(還有無數的獨立製片),加上有執政黨色彩的中影、台製和中製等團隊的相互競爭,才有後來的熱鬧繁華,我就是那個年代中成長的孩子,曾經在報章雜誌上細讀著這些電影和影人趣事的小讀者,看到這張五鳳海報,還真有滾滾長江東逝水之歎!金馬50以國聯五鳳畫下五十年影史的句點,算是漂亮的歇手式了。
您的評論真的很棒,看到第五十屆的金馬獎,可以聚集那麼多華人地去的重要電影人,顯示金馬獎已經被普遍認同且肯定,真是台灣的驕傲。
誠如您所說,把新加坡列入華人電影版圖是今年金馬獎明顯的成績,因此,我認為不適宜再把金馬獎窄化為僅以台灣電影為主的獎項了,台灣電影應該勇敢接受華人甚至國際的競爭與挑戰,因為有更強有力的督促力量,得獎將是對於台灣電影人更大的激勵!讓世界"看見台灣",台灣加油!
那是兩個不同的理念,金馬獎要走華人影展的路,我沒有意見;台灣其實需要另外一個台灣電影獎,讓在土地上工作的人持續得到肯定與關注,而且不同的評審組合就會有不同的結果,獎項的結果,永遠只是參考。
同意,台灣應該有另一個台灣電影獎!
"不同的評審組合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感謝一語點醒夢中人!
金馬創辦於1962年喔!
多謝提醒。
蕭煌奇唱過一樣的月光及英文歌
不錯喔
台北電影獎一直在鼓勵台灣電影
問題可能是我們一直以為它夠大了
但其實只侷限在平常有在關心台灣電影的人而已
跟金馬相比,還是不成比例的小,知名度真的差太多
應該多給台北電影節一些資源才對
筆誤「台北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