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約翰藍儂浮雕

lennon003.jpg

看到約翰.藍儂(John Lennon)的肖象拼圖出現在敦奧閉幕式上時,我不禁要提接替開幕式導演丹尼.鮑伊(Danny Boyle),負責閉幕典禮所有演出的前芭蕾舞星 Kim Gavin鼓了鼓掌,讚歎一聲:「You made it!


 

就一場運動賽事的閉幕典禮而言,2012倫敦奧運的閉幕典禮,嫌冗長了些;就一場音樂會而言,2012倫敦奧運的閉幕典禮,卻是流行音樂的精華盡現,好或壞,讚或眨,一切就看你從什麼角度來解讀了。

 

一如開幕式,倫敦碗千變萬化的現代化燈光機能值得大筆一書,從燈光到色彩,視覺意像的精準與突出,舞台區塊的組合變化,觀眾席隨時變身電子看板的圖形搭配,中央舞台可以切割成為英國國旗,再配合主題變身成為大型遊樂場,甚至是博奕特區裡的一尊輪盤賭桌,可大可小,隨心所欲調整變形,堪稱是凝聚了英倫表演藝術的五百年精華。lo-closing-ceremony004.jpg

 

敦奧閉幕式不再像開幕式時玩了那麼多的電影元素與技法,但是只需畫龍點睛的輕輕一筆,同樣可以劇力萬鈞Kim Gavin在執行製作人Stephen Daldry(電影《時時刻刻(The Hours)》的導演協助下,剪接刀法極其犀利且精準,就在 Emeli Sande 演唱Read All About It」時,先是以標準音樂會格局的畫面呈現演唱風情,但是主歌歌詞唱完一輪時,進入第二輪的演唱時,一張張哭泣的臉孔出現了,有人是勝利奪牌之後的百感交集,有人是不幸落敗後的崩潰抽搐,有人孤單坐在競技台的角落黯自神傷,有人則是精疲力盡卻又心有不甘的無奈...流淚的原因或許各不相同,但是伴隨著歌聲浮現運動員的眼淚時,奧運精神就從影像與音樂的對話中,自然溢射出來了:

I wanna sing, 我想唱

I wanna shout,我想吼

I wanna scream till the words dry out 我想喊到聲嘶力竭

So put it in all of the papers, I'm not afraid 就讓一切聲音印成書頁,我不畏懼

They can read all about it, read all about it  任誰都可以讀到它,讀透它

Oh  

Nothing to hide   沒啥好藏的

Strive for the smother 努力去撫平

Suffered and cried 受苦的與哭泣的

Strife made me tougher 奮力讓我更堅強

Never mumbled or shy'd 絕不囁嚅或羞怯

The trouble i rise above em 我會超越困難

Expectations to get rep 我會完成期待

Ain't never begged yet 絕不乞求

When I wanted to get pence, hustle,無論是求分文或者勞役

To be, I'm exactly what my neck says.. Lucky 我的頸姿說明我的一切

 

流行音樂大集錦是敦奧閉幕式的主軸, Emeli Sande 開場後(只有她一人跨兼開幕與閉幕表演,別忘了她在開幕時演唱的「Abide With Me」,同樣唱得真情畢現,前無古人,來都亦難追矣),一代新人,多代舊人,接力上場,只能說英國流行音樂界真是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年,但是只有約翰.藍儂(John Lennon)一人偷走了所有的光采。

 

關鍵在於主辦單位採用了「Imagine」這首歌,先是男童合唱團的齊聲誦唱(很合理啊,藍儂都已經辭世卅二年,如何重返舞台,但是敦奧少了藍儂,不就像是缺了一角的拼圖嗎,重現藍儂的風采(取得他的珍貴影像,讓一代巨星的聲與影,重現舞台,你可以想見那一剎那,倫敦碗的八萬人群有多強烈的騷動),成為主辦單人的秘密武器,而且兵分兩路,先從音樂下手,當你聽見他做為一代先行者的歌手,透過「Imagine」的歌詞點出當代人的問題癥結,來對照有多少運動選手是全力在為國爭光?又有多少人真正在意自己的是否「更快更強」?這首「Imagine」因此成為全場真正讓人去咀嚼歌曲意義的經典歌曲了。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想像如果沒有天堂

It's easy if you try  只要去試,很容易的

No hell below us  亦沒有地獄

Above us only sky 在我們頭上的只有天空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for today 想像所有的人們只為今天而活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想像如果沒有國家

It isn't hard to do  這也不是什麼難事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不必為啥去殺戮或者犧牲

And no religion too  如果也沒有宗教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 想像所有的人都能和平相處

 

You, you may say  你或許會說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我是個夢想家,但不是只有我一人

I hope some day you'll join us 希望有一天你會加入我們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那麼世界就大同了

還記得1985年的四月天,從電影《殺戮戰場(The Killing Fields)》中,看到吳漢飾演的高棉難民死裡逃生,歷經千辛萬苦,逃出共黨掌控,終於看到難民營的紅十字會旗時,導演羅蘭.約菲(Roland Joffé)同樣在此刻插進了「Imagine」這首歌,用詩人的情懷來質疑人間的戰爭與屠殺,聽見旋律,再細品歌詞,就一定心酸,果然就掉淚了。誰知,2012年的八月天,同樣這首歌,同樣讓我感動莫名。

lennon002.jpg

感動的不只是「Imagine」的再現,另外一半的原因則在於約翰.藍儂的圖騰。

的確,現場的大銀幕(我們的電視機畫面)出現約翰.藍儂的演唱神采時,現場就起了歡呼與騷動,但是Kim Gavin想玩的不只這些,他另外玩起了肖像拼圖遊戲,用沙雕的構想,用拼圖的概念,把一張張的紙板截疊成藍儂的肖像雕塑,特別是那具架在鼻樑上的眼鏡,真的有畫龍點睛之效,而且是橫看成嶺側成峰,每個角度都有如藍儂再生,煞是迷人,更別提最後的鳥瞰鏡頭了(敦奧真的該把這尊藍儂立體浮雕保留在倫敦碗的空間上,因為那象徵了英國人的才情巧思與工藝能力。

lennon004.jpg

lennon001.jpg

至於其他知名歌手的演唱,只能用繽紛華麗來形容,場面規模或許堪稱一時之選,也是英倫軟實力的一次展現,但是如果能夠再濃縮一點,多一點運動精神,少一點嘉年華狂歡,倫敦奧運閉幕式才更貼近運動的本質了。lo-closing-ceremony009.jpg

5 Comments

藍老師,閉幕典禮的導演似乎不是Danny Boyle,是Kim Gavin,引用下面這則新聞,創意團隊的成員包括設計師戴夫林(Es Devlin),音樂總監大衛·阿諾德(David Arnold)、燈光總監帕特裏克·伍德洛夫(Patrick Woodroffe)、以及執行製片人,也是斯蒂芬·道德利(Stephen Daldry)。Danny Boyle不在名單當中。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uk/2012/08/120810_olympics_closing_director.shtml

你的資訊是正確的,多謝指正。

沒看到 adele 有些小失望

既然如老師說的"展現軟實力"

這位近來英國全球最賣的歌手

沒出席的理由是不是肚子太大了?

還有 照輩份資歷

elton john 上不了台

也輪不到 荒腔走板打歌的喬治邁可

Imagine這首歌好像是為《殺戮戰場(The Killing Fields)》量身打造的主題曲一樣(雖然是首老歌),也讓最後兩位老友相逢的畫面成為經典。

由於配合的天衣無縫,一聽到這首歌就讓我想到殺戮戰場這部電影。不過藍老師真的是電影達人,好像圖書館的調閱系統對於電影的任一畫面都能馬上捕捉,真是太神了。

先有歌,後來才有電影採用,歌聲一響,意境即出,淚水即流,確實是極其高明的歌曲安排。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煮酒論金馬:影片總評

    電影競賽不像跑百米,誰最快,誰就拿金牌,電影競賽很唯心,評審團的品味、學養與恩怨糾葛,決定了最後結果。雖說標準不一,但從每部作品的精華結構,依舊可以清楚辨識創作者的才情與精算。第五十四屆金馬獎的五部最佳電影入圍作品,各有犀利刀法,但就「新創」指數來論,台灣導演的銳猛與圓熟,更勝一籌。...

  • 表演論:許瑋甯┼陳竹昇

    變老或醜,是明星大忌,卻是演員利多,外型考驗著他們的專業與奉獻,多數人只關心明星的花草韻事,卻不知道該如何理解演員的表演專業。今年金馬獎上,以《紅衣小女孩2》中沈怡君一角入圍最佳女配角獎的許瑋甯,以及在《阿莉芙》飾演變性人Sherry入圍最佳男配角的陳竹昇,都在外型上做出重大改變,演技更讓人驚豔。他們不約而同透露:「嗅覺」就是讓他們得以能「入戲」的關鍵。   整理:楊媛婷  攝影:王藝菘那一天,我先後訪問了許瑋甯和陳竹昇,一方面是他們都入圍了金馬獎,另一方面則是他們的演技都有了大躍進。台灣媒體從來不缺八卦新聞,卻很少討論演員的功課,這篇訪問是我試圖開拓的新方向。...

  • 追思巴卡洛夫:伯樂情

    人生有貴人扶持,奮鬥歷程就比別人省力得多,知名電影音樂作曲家路易斯.巴卡洛夫(Luis Bacalov)就曾遇上兩位伯樂,一位叫尼諾.羅塔(Nino Rota),一位叫安尼歐.莫利柯奈(Ennio Morricone),在他們的賞識與推荐下,才華洋溢的他才有了後來的成就。...

  • 追思巴卡洛夫:郵差情

    知名電影音樂作曲家路易斯.巴卡洛夫(Luis Bacalov),11月15日在羅馬辭世,享年84歲,他的一生有多少傳奇故事?今天先從《郵差》談起。...

  • 2017歐洲電影獎:初賞

    2017年的歐洲電影獎日前公布了技術獎項的得主,名單有參考性,另外也簡單整理了給獎意見,供影迷們參考。...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