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21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titanic005.jpg

台北愛樂電台FM99.7《電影最前線》節目,星期六晚 上八點到十點,聆聽網址如下:http://www.e-classical.com.tw/voice/radio/index.cfm    

第一小時:第一部份:

經典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

 

你看電影時,曾經做過多少瘋狂的事。

 

想不想自已站到銀幕上去觸碰銀幕呢?或者讓自己的身影也溶入電影之中呢?

1997年的經典電影。十五年之後重看,人事全非,感想良多,

包括:

一,人事全非:十五前是爺爺牽了孫手的手去看這部電影,十五年後,爺爺已經到天上去了,輪到的是孫子牽著女朋友的手再去看這部電影。也許,再不多時,我亦會去牽孫子的手去看電影了吧。

 

二,記憶會騙人:男主角李奧納多曾經在鐵達尼號的艙頂甲板上高喊:我是世界之王!I am King of the world!但是閃失的記憶卻一直簡化成為是他和蘿絲一起站在甲板前沿上相擁之際,激動喊出的話語,重看,因而得以洗清塵埃。

titanic002.jpg 

三,細節才動人: 《鐵達尼號》動人的不只是沈船始末的重現,更包括了人物細節的刻畫:蘿絲的母親一方面親自為她綁繫內衣束腹,另一方面告誡她不得再與傑克交往,嘴吧說的手上做的,有如平行交響曲,何等動人......。

 

《重返鐵達尼號》原聲帶

 

第一小時:第二部份: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黑蝶漫舞(Black Butterflies)》

 

文字不曾建立王國,只有武力才能安邦建國,但是歷史上的政治與軍事風雲人物,如今安在哉?反而是文人王國的隱形勢力在作家百年之後依舊屹立在沒有國境的城邦之中。

 

荷蘭導演寶拉.凡德.奧斯特(Paula van der Oest)所拍的《黑蝶漫舞(Black

Butterflies)》,讓我們看見了南非詩人Ingrid Jonker的詩文,與浪漫一生。

 

電影透過南非黑人總統曼德拉對這位白人詩人的致敬與誦詩,歌頌了一位偉大詩人與時代的互動深情,字裡行間能有歷史的血跡與呼吸,就有了不凡的意義與地位。

 

《黑蝶漫舞》對Ingrid Jonker的剖析包括了文學、愛情和親情三個層次。文學的世界中我們在節目中介紹她的兩首詩,一首是《The child is not dead/孩子沒死》,另一首則是《Gesig van die liefde (Face of love)/愛的臉龐》。部份重點bblies007.jpg如下:

The child is not dead/孩子沒死》

The child is not dead 孩子沒死,

The child lifts his fists against his mother 孩子的母親高喊著非洲

Who shouts Afrika ! shouts the breath 呼喊著自由的氣息

Of freedom and the veld 對著前哨站的冷血士兵

In the locations of the cordoned heart 高聲喊著

 

The child lifts his fists against his father孩子的父親世代都

in the march of the generations 世代都在努力

who shouts Afrika ! shout the breath高喊著非洲

of righteousness and blood 呼喊著正義

in the streets of his embattled pride 昂首闊步淌血前行

 

The child is not dead not at Langa nor at Nyanga 不論是在Langa或者Nyanga

not at Orlando nor at Sharpeville 不管是 Orlando或者 Sharpeville

nor at the police station at Philippi 或者Philippi的警察局

where he lies with a bullet through his brain 就算子彈穿腦而過讓他倒地,孩子沒死

 

The child is the dark shadow of the soldiers 孩子就是這群拿著槍枝與盾牌的軍士

on guard with rifles Saracens and batons 最黯黑的陰影

the child is present at all assemblies and law-givings 在所有的聚會上都會現形

the child peers through the windows of houses and into the hearts of mothers 都會隔著窗子探視,直入母親的心

this child who just wanted to play in the sun at Nyanga is everywhere 想在Nyanga的陽光下戲耍的孩子,其實無所不在

the child grown to a man treks through all Africa長大後,他們會踏遍全非洲

the child grown into a giant journeys through the whole world 長大後,他們會壯遊全世界

Without a pass無需通行証

 

bblies005.jpg 

Gesig van die liefde (Face of love)愛的臉龐》

 

Your face is the face of all the others 你的臉就像其他人

before you and after you and your eyes calm as a blue你之前或之後的其他人一般

dawn that breaks again and again 眼睛深沈得有如破曉前的藍

herder of the clouds一再穿透雲霧

keeper of the white ever-changing beauty守候這善變的白色仙子

the landscape of your declared mouth that I have discovered你唇邊的風景

retains the secret of a smil依舊保有神秘的一抿

like small white villages beyond the mountains有如遠山的白色村落

and your pulse the measure of their rapture血脈裡有著讓人狂喜的悸動

there is no question of beginning無需質疑開始

there is no question of possession無需質疑擁有

there is no question of death無需質疑終

face that I love我愛的臉

the face of love愛的臉龐

 

她對世人的愛情有大愛,亦有小愛,那些都是女人的心聲。

她對父親的親情,既有著孺慕,亦有著對抗。

 

使用音樂:《瓶中美人》原聲帶

          《溫莎公爵夫人》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 《丁丁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吸引我去看 《丁丁歷險記》的前提之一是史匹柏拍卡通片了。

Tintin--004.jpg 

之二是 《丁丁歷險記》是史匹柏與《魔戒》大導演彼得.傑克森的合作,採用了影像捕捉的數位技術。

 

之三則是 《丁丁歷險記》是一部漫畫改編的電影。

 

但是看完 《丁丁歷險記》之後,你亦只能說那是 《法櫃奇兵》的卡通版,更可惜的是John Williams的音樂雖然華麗流暢,但卻少了讓人記憶的音符。

 

使用音樂:《法櫃奇兵》原聲帶

《丁丁歷險記》原聲帶

 

 

6 Comments

原來我跟藍大哥是同路人呢,我以為只有我這個傻子會再看一遍15年前的電影,還被同事笑....但我依舊喜愛它。

同為癡人吧。

老師….老師…
Rose小姐雖美,
但, 您別真的飛入銀幕ㄋㄟ……

被學生這樣吃豆腐,也真是有趣。

輕輕地‧呼吸著每吋你曾存在的氣息
淡淡地‧覓著你曾走過的每一步
~ Rose & Jack ~

謝謝陪伴與打氣。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2012歐洲電影獎:得獎

      2012年歐洲電影獎頒獎落幕了,台灣媒體一向重美輕歐,明天見報版面最多不過一則圖文吧(電視或許提都不提),就讓我在這裡默默做我想做的事吧。...

  • 12月01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台北愛樂電台FM99.7《電影最前線》節目,星期六晚 上八點到十點,聆聽網址如下:http://www.e-classical.com.tw/voice/radio/index.cfm    ...

  • 安娜卡列妮娜:蜀道難

    知名小說不易拍成電影,偏偏有的知名小說就深受創作者狂戀,所以前仆後繼,樂此不疲,江山代有新片出,但因只有走上改編之路,才知蜀道難,難過上青天。...

  • 浮士德:走過經典長廊

    要想挑戰經典,超越經典,必定先要有定見,還要有方法,俄國導演蘇古諾夫(Aleksandr Sokurov)執導的《浮世德(Faust)》,光是魔鬼與浮士德的造型,就已充分透露出他的顛覆企圖。 ...

  • 金馬獎感歎:六點建議

    今年的金 馬獎頒獎典禮,讓我感慨良多。批評容易,做事難,有意見才容易聚焦,本文提出的六點觀察,是我的意見,亦是我的建議。書生只有一隻筆,一張嘴,正在做事的人肯聽多少?要怎麼做?才是關鍵。   金馬獎如果成功,雜音就少,最怕的是明明異見很多,卻滿意現況,不求變革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謝大家的回響與留言,我統一在這裡答覆:   01.舉辦近五十年的金馬獎,到底要把它做大,還是做小呢?我的看法是:做好。不是國際化的問題,亦不必拿釡山來對比,做好該做的事才是正辦。所謂該做的的事在於:金馬獎有沒有撩起台灣人對台灣電影的熱情?   02.坎城影展很少把最佳影片頒給法國電影,但是凱撒獎一定是頒給法國片,影展定位不同,做法就不同,要討論的是影展定位。以台灣電影為主體,無關降格與否,那是台灣需不需要國家級影展的問題?如果需要,就要思考那個影展才是國家影展,那是定位問題。  ...

Plur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