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未拍新片的法國導演盧.貝松( Luc Besson) ,2011年選擇了《以愛之名:翁山蘇姬(The Lady)》電影做為東山再起的作品,絕對是因為他受到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被軟禁廿一年,始終不屈不撓的人格感召,再加上翁山蘇姬在2010年11月終於重獲自由的抗爭勝利的最新發展,得到了電影拍攝的能量。
可惜的是,盧.貝松雖然了找到了外型近似翁山蘇姬的華裔女星楊紫瓊擔綱主演,然而Rebecca Frayn的劇本太過浮面膚淺,看完全片,觀眾熟悉了翁山蘇姬的名字與傳奇,卻未必能夠清楚複誦起她的政治理念與口號。
如果把一部傳記電影拍成教科書一般,肯定是枯燥又乏味的,但是如果一位值得拍攝的偉人故事,最後只有流水賬式的生命堆疊,少了傳奇精神的核心理念,難免就給人白忙一場之歎。
一如片名,《以愛之名:翁山蘇姬》的敘事重點放在愛情,政治雖是翁山蘇姬的畢生志業,如非夫婿Michael Aris的完全理解又鼎力支持,以及「天隔一方,此情不渝」的愛情相伴,她未必能順利挺過孤軍奮戰的煎熬;但是,《以愛之名:翁山蘇姬》又把愛切割成為國族大愛與夫妻小愛,大愛只是空洞而模糊的符號,反而是小愛刻畫得千迴百轉,深情動人。
《以愛之名:翁山蘇姬》雖然是翁山蘇姬的傳記電影,卻被坎城影帝David Thewlis飾演的夫婿Michael Aris搶走了所有的光彩,並非楊紫瓊不努力或者不盡職(李安說《以愛之名》是楊紫瓊的巔峰之作,並非過譽,亦非捧場阿諛之詞),而是Rebecca Frayn的劇本有如隔靴搔癢,只是依序排列歷史事件,少了內觀洞見,更捉不住一位女性政治人物真正動人的核心力量。
劇情的切入點,攸關解讀,亦牽動了故事的取捨。《以愛之名》的開場戲是翁山蘇姬的父親翁山將軍,抱著二歲大的女兒訴說國族歷史後,就遭叛變軍人槍殺,並未提及翁山蘇姬的母親後來曾任緬甸駐印度大使,亦未提及她與Michael Aris相知相惜又相戀的往事,沒有這些前塵往事鋪排,就很難解釋翁山蘇姬回到緬甸探親中風母親,只因目睹8888大屠殺的「啟蒙」,就此決志定居從政的心路歷程,太多的跳躍與省略,讓翁山蘇姬的立體浮雕頓時變得扁平了。
Rebecca Frayn的劇本或許故意避開政治口號,以致於只輕描淡寫透過翁山蘇姬在醫院裡閱讀印度聖雄甘地的書,就了悟了不抵抗主義的精神;只因為學生抗爭運動時高舉著翁山將軍的圖像,就讓她得著了傳承政治香火的正宗血統(那是家族派閥?還是英雄造神?);仰光大學的幾位教授直接登門要推舉她出面領導,又何嘗說出非翁山蘇姬不足以擔此重任的理由?緬甸境內至少有撣族、克倫族、華人、孟族等135個民族,從政後的翁山蘇姬下鄉走訪各民族時,可曾有過任何政治溝通或規畫的論述嗎?
編導採取的其實是「聖人一出天下治」的造神策略,只讓人看到緬甸少數民族的五花八門服裝或頸飾(那只是滿足了西方人的東方蒐秘般的窺奇心理),完全無法讓人理解翁山蘇姬如何與人民溝通,就算翁山蘇姬曾經說過諸如:「真正改變是通過理解、同情、正義、愛心後的內在變化。」及「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民主政治,一個有著同情心和愛心的民主政治,我們不應羞於在政治上談論同情和愛心,同情和愛的價值應成為政治的一部分,因為正義需要寬恕來緩和。」等語錄,但都不足以讓編導從中找到靈光,撐起她的政治光環,只是極其簡單地透過一張國會選舉大勝的數字表,就交代了緬甸人民做出了唾棄軍政府暴政的選擇(那不啻是一場不知何以勝出的勝利?),再透過軍人一手撕掉選舉結果單,就意謂軍政府的霸道跋扈(觀眾同樣看不見翁山蘇姬如何接受?如何隱忍?)......太過簡略,連基本關鍵都略過不表的處理手法,就讓翁山蘇姬的塑像只像美麗的花朵,少了神髓,亦少了魅力。
相對之下,David Thewlis飾演的夫婿Michael Aris,卻深得有情有義的真髓,從跑大使館去印傳單、被驅逐出境爭取一分鐘的行李打包、親自下廚餵養孩子、爭取諾貝爾獎提名、到最後罹患癌症,氣若懸絲了,仍要守候終夜的諸多深情細節,當然是因為翁山蘇姬長期遭軟禁,少了戲劇衝突點可資利用,反而是靠著一位孤獨,卻不洩氣,亦不力薄的夫婿,持續在外奔走救,反而更讓人看清楚了這對夫婦的陽光理念。
只不過,如此陽光的陳述,卻未脫造神規格,如果《以愛之名》還能多安排兩場戲,讓夫妻間有些理念溝通與生命抉擇的辯論,《以愛之名》的格局,或許就能多得著人味,也更逼近史詩氣魄,而非只像是歷史頻道的一部紀錄片。
《以愛之名:翁山蘇姬》真正有戲的人物在於David Thewli,卻非楊紫瓊,錯,當然不在楊紫瓊,而在於編導只想拍一部簡單的導覽版本,以致於楊紫瓊縱有對兒子的虧欠,對丈夫的不捨,亦有不怕槍枝頂頭,硬要前行的豪情,卻都只是看不見決志與心意的浮光掠影,就算她不時有柔情淚水澘然而下,但是那種無言抗議卻太無力了,一切只像是盤在翁山蘇姬後腦勺的蘭花,嬌豔,卻聞不到香氣。
請藍老師推薦幾部優質傳記電影(甘地就略過了),謝謝。
音樂類有Milos Forman的《阿瑪迪斯》、肯.羅素的《樂聖柴可夫斯基(The Music Lover)》;美術界有Maurice Pialat的《梵谷傳(Van Gough)》和Peter Webber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半傳記型的《美味人生(Julie And Julia)》和《時時刻刻(The Hours)》、體育類有Martin Scorsese的《蠻牛(Raging Bull)》、人物類有Gus Van Sant的《自由大道(Milk)》
上週末看到《台灣亮起來》在聊這部片,說是楊紫瓊特別去找盧貝松執導,創下「演員找導演」的特例。
另外也說楊紫瓊花了四年的時間研讀傳記以及翁山蘇姬喜愛的書籍,已經很瘦的她因為翁山蘇姬的小兒子一句「我媽比較瘦」而採用馬拉松式減肥法又瘦了1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