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部電影,在不同國家上演,就有不同的海報設計,左邊這一張是美國版的海報,用藍白紅三色來顯現《光榮時刻》的法國電影特色;右邊這張台灣版海報則是直接用阿爾及利亞的綠色國旗底色取代了法國藍。有了對比,相信才會刺激更多的底層思考。
法國國旗由藍白紅三色組成,意味著「自由、平等、博愛」,若把藍色換成綠色,那是什麼意思呢?
把藍色換成綠色,這是代表法國參加201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競賽的電影《光榮時刻(Hors la loi/Outside the Law)》在台灣上映時的片商動作,我相信始意是配合電影劇情:《光榮時刻》描寫一群旅居法國的阿爾及利亞人,為了爭取祖國獨立,於是組成民族解放陣線,發動一系列的暴力流血事件,試圖喚醒世人對阿爾及利亞情勢的注意,以結束法國人從1830年到1962年的百年殖民統治。
《光榮時刻》的創作焦點在於用一個家庭,一場戰鬥來對應一個國家的獨立奮戰。故事的主角是梅薩歐、阿布德卡達和賽德三兄弟,先是家產被奪,繼而又在德軍戰敗後,發動獨立遊行,排行老二的阿布德卡達在這場遊行中就高舉著要求獨立建國綠色旗幟,但是既得利益者不願反對勢力興起,竟然公然對示威民眾開槍,導致阿布德卡達父親被軍人槍殺,阿布德卡達亦被捕入獄,三兄弟後來輾轉在巴黎相會,但是他們念茲在茲的無非就是重返故國,重建家園,但是在那個高壓的年代底下,號稱「自由、平等、博愛」的法蘭西共和國還是龐大的帝國,容不得挑戰,更不容許既得利益就從指縫間溜走,除了流血革命,他們的生命吶喊其實選擇無多。
我相信血管中流有阿爾及利亞血液的法國導演雷契.鮑查瑞(Rachid Bouchareb)當初選擇《光榮時刻》這個題材,確實是有回顧歷史,重現幽微的企圖,他認可的原版海報以法國國旗做背景,其實精準訴說著法國做為殖民宗主國,對於麾下阿爾及利亞人民的複雜情感,而且電影中的真正血淚都在法國,又獲選代表法國角逐奧斯卡,不但意味著法國人已然能夠成熟面對歷史傷痛,這樣的海報設計,用意相當單純。
我相信台灣的發行公司在海報上換上了阿爾及利亞的綠色國旗,目的只在突顯歷色的糾結與獨立建國的劇情籲求,而且,沒有經過比對,一般人其實不會知道片商動過手腳,不管海報上是什麼顏色,看過《光榮時刻》的觀眾就是能夠多懂得一頁湮沒的歷史,深刻明白即使小國百姓也有著血濃於水的家園情思。
但是把藍色換成綠色呢?非常單純的顏色選擇,是不是就此多了台灣獨有的政治的狂想連結?比對了海報之後,我笑了起來,人生中有很多微妙的細節,不一定要對號入座,也不需要拆穿點破,若有所悟,會心一笑也就好了。電影不是政治的預言,一切就讓它純屬巧合吧。
註:文章發表後,朋友告訴我(網友亦在版上留言相告),把藍色換成綠色,就是把法國國旗換成了義大利國旗了,張冠李戴,笑話鬧大了。
果然,查了一下各國國旗表,隨便更換顏色,確實會產生以下的國籍混淆,不但始意全都混亂了,更會傳遞出錯亂的訊息。顯然,隨意加工,風險太高,別小看海報,電影工程的每個細節都有機關,一旦鬧了笑話,可就糗大了。
藍老師:
我想海報上的藍綠不僅只是政黨的聯想
台版海報的國旗是義大利
反而跟阿爾及利亞扯不上關係
對於還沒看過電影的觀眾 應該會有不少誤解吧
是的,發行商與其私動手腳,不如保持原貌。多謝告知。
世界各國圖像設計,若用到國旗,有單純以顏色來表達,不一定把國旗線條形狀做出來。美國重大慶典也是以藍白紅三色佈置,只顯示國旗色,並沒有顯示美國國旗的線條形狀。
片商改成綠色其實跟義大利沒關係,他改的正是阿爾及利亞的國旗色。
原版海報顯示的並不是法國國旗,只是「法國國旗色」罷了。真要談法國國旗,藍白紅三色是三等分的,但海報沒有三等分啊。台灣片商是把海報改成「阿爾及利亞國旗色」,而不是「義大利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