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不僅提供娛樂,還能帶動思考,其實是很多電影創作者都曾有過的創作潛意識,魏德聖在《賽德克.巴萊》中的藝術堅持,就挑動著許多台灣人的成見及敏感神經,語言就是其中一項。
首先,從頭到尾以日語和賽德克語為主的《賽德克.巴萊》,讓絕大多數的台灣影迷都得看著字幕才能理解電影內容(其他外國觀眾當然更要看外語字幕了),這是多新鮮,又多意外的觀影經驗?台灣人看台灣電影,何以得靠字幕才能明白內容?
語言的問題其實是歷史的問題,歷史的問題當然只有歷史才能解答。魏德聖的創作始意在重現台灣歷史的一頁章節,《賽德克.巴萊》的語言選擇其實只是歷史重建工程的必要堅持(梅爾.吉勃遜堅持《阿波卡獵逃》要片中演員都講馬雅語言,觀眾非得看字幕不可,亦是同樣的理念),一旦換成漢語演出,歷史的質感與味道就銳減不只七分(語言政策對電影的強暴,就曾經讓1980年代的台灣文學電影《看海的日子》和《桂花巷》等片,大失其趣)。
看電影配字幕,對於熟悉好萊塢電影的台灣影迷而言,從來不是問題,但是南島語言和東瀛話語真正挑動的焦點爭議不在視神經或聽覺細胞,而是重新去認識台灣與重新界定台灣人定義的政治與歷史意識洗禮。
使用南島語言的原住民是台灣歷史上最早的住民,日本亦曾統治過台灣五十年(另外包括曾經軍事佔領的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以及透過文化與政經勢力滲透影響台灣的美國人),加上四百年來曾經經營台灣的各地漢人,他們的存在都讓台灣歷史更複雜與多樣,他們使用的語言與文化習慣亦曾留下歷史烙印,可以籠統放置在台灣的名目下,讓台灣的枝葉情貌變得更繁複,亦更有趣。
《賽德克.巴萊》的時間背景鎖定在1895-1930年代的台灣,地理區塊則以霧社為主軸的台灣中部山區,政治主流是日語,文化主流是賽德克語,不但呼應著政治現實,亦還原了那段歷史的必然情貌,做一位歷史導遊,魏德聖無非就是想讓《賽德克.巴萊》更接近原汁原味的時空情貌,縱或不全然寫實,至少亦做到了模擬與重建。至於當下的台灣人同樣聽不懂曾經是台灣主流語言的困境,其實是另外一堂文化歷史課,只要去看了《賽德克.巴萊》,面對語言的挑戰與刺激,就有了歷史啟蒙的開光效應了。
侯孝賢1989年的《悲情城市》試圖以南腔北調,雞同鴨講的語言拼盤,還原歷史動亂(其實那只是錯綜複雜的228事件的諸多成因之一),其中,台灣人開始學習「你那裡疼?我肚子疼」的北京語課程場景,對照《賽德克.巴萊》中,日本人在霧社教導賽德克幼童日語的場景,這兩個不同世代的導演其實都察覺了政治與語言的緊密與敏感連結,差別在於魏德聖做得更徹底:所有參與演出的演員(不管素人或者職業演員),都得先接受語言訓練課程(當年的梁朝偉如果能夠因此學會字正腔圓的台灣話,他的角色就不會只是一位瘖啞的時代見証者),而且在拍片現場還得查覺演員的口白表演符不符合戲劇精義?究竟要不要NG重來?或者後製時期再重配?這些既陌生又纖細的作業細節,攸關創作者的專業與敏感,一點一滴都讓《賽德克.巴萊》的語言工程更紮實,更有力。
伴隨語言而來的小小爭議同樣圍繞著《賽德克.巴萊》的語言比重,既然日語和賽德克語佔了《賽德克.巴萊》九成九以上的語言比例,這種電影算不算傳統定義下的華語電影(包括北京話、粵語、閩南語或客語等各種語言,或者海外華人以全外語所拍攝的),以獎勵華語電影為職志的金馬獎又會如何看待呢?
新聞局曾經將「國產電影」與「本國電影」給予簡單的定義(「國產電影」主要是看幕前幕後的工作者身份,導演或二分之一以上的主配角中華民國身份証,就算;「本國電影」則是針對跨國製片來討論,只要台灣投資者資金過半,亦算),比較機巧地迴避的語言爭議。
金馬獎的參賽章程原本設立目標是要獎勵優秀「國語」電影,但是隨著政治環境的逐日開明與自由,相關規定一再調整與鬆綁,先是將「國語」改成了「華語」,成為「電影片中使用語言必需二分之一以上為華語(華人地區所使用之主要語言或方言)」;既而又加增了一條但書:「導演必須為華人,其他主創工作人員(演員、編劇、攝影、美術、剪輯和音效等)中五位以上需為華人」,算是針對製片實務做了相當程度的放寬與調整。
我一點都不擔心《賽德克.巴萊》參加金馬獎競賽的資格,今天的討論只是透過語言議題,順便檢視了過往的政治干預對於藝術創作的綑綁限制。我相信並尊重創作者找尋最合適的創作方式(從素材到語言),這才是影片的真正高度,其他的紛擾,時間都會証明那是愚蠢的笑話了!雖然如此,政治的緊箍確曾影響了作品的內涵,例如王禎和作品《嫁妝一牛車》中的「簡先生」一角,用北京話發音就完全失去了作者透過閩南話發音夾藏的性暗示了,那個年代的台灣創作者又能如何堅持呢?相對之下,《賽德克.巴萊》的語言堅持,亦是斷然率脫政治干預的漂亮身影了。
使用南島語言的原住民是台灣島上最早的住民?冰河時代的長濱文化、左鎮人,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臺灣「人」,他們和目前的原住民沒有直接關係。
老師您好
剛看完賽德克巴萊,很感動
覺得老師寫的很棒
不知可否把老師的影評轉貼在臉書上?
謝謝老師
魏導是有很強烈的企圖心, 但有些場景切換略顯唐突, 完整版電影就已經如此, 那坎城減成 2.5 小時版本, 要維持其敘事鋪陳的流暢度想必是難上加難.
有些畫面怪怪的, 如: 日本鐵道路線探勘隊出發時, 站在門口的日本士兵 (臨時演員) 眼珠偏移偷喵著中央日本軍官如何走位, 就跟著移動. 莫那帶領族人向前走時, 兩旁族人 (臨時演員) 也是眼珠偏移偷喵著中央莫那跟著走位...
或許是礙於經費或技術, 有些畫面運鏡沒辦法像好萊塢一樣靈活多變 - 莫那山頂跳舞那段, 好萊塢應該還從地面慢慢升起到高空俯瞰或 360' 旋轉運鏡. 魏導就只能在地面定點拍攝莫那的舞姿.
我今天才知道當初梁朝偉演的悲情城市,是因為不會講台語才演啞巴的喔,有點好笑,不過他啞巴還是演很好呀!
如果他講起台語,或許就更可笑了,還好沒有,誤打誤撞的結果,反而有了動人的結局,也是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