煞不住:老公式新道具

us8003.jpg

一老一少,一黑一白,《煞不住》套用了很多好萊塢的萬靈公式,完成了不景氣年代的勞工價值論。

 

 

東尼.史考特(Tony Scott)執導的(Unstoppable)》用「runaway train(失控火車)」一詞來形容那輛無人駕駛,直往前衝的高速火車,偏偏《Runaway Train》卻也是俄國導演康查洛夫斯基(Andrey Konchalovskiy)在1985年根據日本大導演黑澤明的劇本完成的電影片名,台灣譯作《滅》,日本則譯作《暴走機關車》,台日片名兩相比較之下,顯然日本片名更勝一籌。

 

《滅》與《煞不住》相同的是,主角都要去止住一輛高速前行卻失控前衝的火車;相異的是,《滅》的主角強.沃特(Jon Voight)是越獄囚犯,要在冰天雪地中自保,《煞不住》則是資深火車司機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和菜鳥列車長克里斯.潘恩(Chris Pine)要煞住載有化學燃料的火車,以免毀了沿路市鎮。

 

《滅》是後有追兵的個人求生記,《煞不住》則是電視新聞現場直播下的英雄搏命演出,所以《滅》只宜在冰天雪地中孤立奮戰,《煞不住》則是在眾目睽睽下,一次解決主角的工作、婚姻和家庭困境。因此,《滅》強調生死殘酷,《煞不住》則靠親情來澆灌熱力與希望。us14.jpg

 

其實,《煞不住》套用的是類似《捍衛戰警(Speed)》之類災難電影的模式,先有個無法停止的交通工具,然後再由受困英雄排解困難,救渡眾生。《煞不住》雖然載有致命的化學原料,但是導演無意突顯化學危機(雖然,這個選擇,簡化也弱化了危機壓力),高速暴衝經過斜彎後,終將脫軌毀城的速度危機,才是東尼.史考特個人最鍾意的風格,所以從片頭開始,調度場上一列列的火車頭,都巨大得有如機械巨靈,一旦開始失控狂奔後,他又大量使用抽格剪輯的手法,改變了火車行走速度,處理得有如神出鬼沒的魅影,至於從天上俯視,平行追拍和旋轉圍繞的攝影鏡位都在追求這種速度與危機交替的節奏感。

 

不過,東尼.史考特另外試圖在《煞不住》中滲透進一些不景氣年代的勞資關係批判。差別在於他沒有偏執地批判領導階層的璊頇,也沒有刻意突顯勞資對立的情緒,而是在雙向論述中找回專業勞工的能力與尊嚴。

 

例如,《煞不住》的危機生成,並非資方的貪婪,而是勞工的粗心疏失(先是忽視了煞車套的連結,繼而是設定自動駕駛,就走下火車要調軌,從此人車分離)。

 

例如,高階經理人並非不懂危機迫在眉睫,只是他遠離了實務工作面,否決了調度室主管的建議,低估了失速風險,才會連著兩次大手筆的攔截行動都失敗了,還衍生車毀人亡的悲劇,那是危機時刻的錯誤選擇,並非故意不做為,但是接連兩次的錯誤則是要突顯有實戰經驗的黑手勞工的珍貴價值。

us08.jpg

 

丹佐.華盛頓飾演的是已經接到資遣通知,十九天之後就得離職的「老」員工,卻要奉命訓練擺明的就是要來取代他們這些老人的「菜鳥」克里斯.潘恩,職場上的那股怒火矛盾,先是在「托育所」和「養老院」的口水戰有些火花,但是在克里斯.潘恩私事纏心,多接了五節車箱後,激出最火暴的對峙情緒,只不過,一旦遇上危機,「鐵道員」的使命感頓時油生,立刻化消了代溝,因為一老一少非得齊心合力,才能解除危機,全片就此走進了制式公式的老套框架了。

 

《煞不住》的關鍵雖然在於只有老鳥看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完成了追撞連結,然後才能兩度飛車猛跳,終於重回車頭,但是父女的誤會,夫妻的僵局與職場的現實,卻全在他們的冒險賣命下,瞬間瓦解,卻也太過好萊塢的夢幻祈願了(因為導演只透過兩個男人在火車上分享生命片段,就算交代了男人的苦情觀點,完全忽略了女兒與妻子究竟爭些什麼的幽微心情),以致於雖然有個大圓滿的結局,但是觀眾只像個局外陌生人,只有旁觀,很難喝采了。

 

 

3 Comments

藍老師您好:
引用:父女的誤會,夫妻的僵局與職場的現實,卻全在他們的冒險賣命下,瞬間瓦解,卻也太過好萊塢的夢幻祈願了(因為導演只透過兩個男人在火車上分享生命片段,就算交代了男人的苦情觀點,完全忽略了女兒與妻子究竟爭些什麼的幽微心情),以致於雖然有個大圓滿的結局,但是觀眾只像個局外陌生人,只有旁觀,很難喝采了。

筆者以上觀點,我則有不同解讀。父女的誤會,我想從子女角度出發,為人父母或許忙於工作而對家庭疏忽,這也是現實藍領階級的悲哀吧~而子女在片中在HOOTERS餐廳打工,HOOTERS餐廳是美式餐廳,在台灣算是一般美式餐廳(台北南京東路好像有一家),可是在美國算辣妹餐廳,多半服務生穿著都很清涼,這就好比在台灣子女在夜店工作一樣,父母者多半不願女兒在這樣帶有物化女性觀點的餐廳工作。也因為如此,女兒與父親之間的代溝是一定的,看看台灣日益嚴重的青少年問題就不難發現這個的確是現代父母與子女間相處的悲哀吧。可是當父親身處危境,子女在電視上看到父親的工作是多危險,我想人性的惻隱之心應該會油然而生吧~

再者,克里斯.潘恩(在片中飾菜鳥列車長)與妻子間的關係,我想劇情交待潘恩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一天到晚換工作,工作時私事煩心、漫不經心的,在妻子眼中,我想這樣的老公是很糟的吧~
後來潘恩懷疑妻子與朋友有染,有語帶恐嚇,因而被判不能見小孩(保護令)。對於妻子~我想一個不負責任的丈夫語帶恐嚇,身旁就像是有顆不定時炸彈吧~然而她心中是否就真的不愛潘恩了嗎?可能恨鐵不成鋼的心理投射吧~
然而從電視新聞中得知,潘恩身處險境,一方面惻隱之心產生,一方面確又看到他試圖力挽狂攔拯救鎮民及失控的火車,這是她認識的老公嗎?還是他改變了~
如果妻子還深愛他~為何不給潘恩再一次的機會呢?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解讀,如有冒犯~還望見諒!!


“滅”雖然跟Runaway Train沒什麼關係,但我覺得取的比“暴走機關車”有哲理多了,畢竟這不是“動作片”。

日本譯名糟透了好嗎?

留言迴響

(必填)
(必填)
本站文章搜尋(new!)

RSS 訂閱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發送者為 FeedBurner

流量統計

Recent Entries

  • 女鬼橋:人嚇人的藝術

    所有嚇人公式,《女鬼橋》用得行雲流水,時空對照參差,也很引人推想,替續集鋪下了期待種籽。...

  • 寄生上流:從感官出發

      2019年 6月寫就的評論,忘了貼上,配合奧斯卡熱潮,略做修飾後刊出。我的著力點在視覺、聽覺和嗅覺的著力。...

  • 台語片:毋甘願的電影史

    接到這本《毋甘願的電影史》,先是一呆,既而一笑。我想,我能體會作者蘇致亨的用心,以「毋甘願」做為書名,不但悲壯,亦極具批判力道。蘇致亨重寫的這本台灣電影史,其實就是想替「冤死」的台語片平反委屈,找出真正「兇手」。...

  • 挑戰:Netflix vs.好萊塢

    這篇文章的前提源自台灣媒體瞎迷金球獎,但是Netflix的崛起與威脅,卻也是不爭的事實。當初在報上發表的文章標題是「金球獎沒那麼金  愛爾蘭人也沒那麼史詩」。...

  • 張作驥:橫眉斷牛馬命

    驥是千里馬,良驥難尋,亦難馴。採訪張作驥的難度,不亞於觀賞他的電影。他的電影一如他的名作《醉.生夢死》,敘事如醉,影像如夢,魅力無窮,但要尋找意義的人卻很容易迷航。他的人則如他膺選今年金馬獎開幕片的新作《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明明無話不談,有問必答,但是回答玄奇如謎,很難精準落成文字;明明貼身訪談,卻有霧橫亙,咫尺天涯,終究有如陌生人。 「母親也很後悔把我取名張作驥,」調侃自己,他很自在:「原本想取名張作為,又怕兒子將來沒作為。沒想到名中有馬,又屬牛,注定這輩子做牛做馬。」三歲時他被人推倒在地,眉毛斷成兩截,張媽媽氣到拿著菜刀去追人家,「我兒子破相了!」是啊,橫眉破相又兼牛馬命,讓他這輩子的紅塵浮沉,硬是比別人坎坷多磨。...

Plurk

Close